![]() ![]() ![]() |
|
|
|
2007/07/10 22:26:54瀏覽1398|回應13|推薦37 | |
(照片:看的出這個人是誰嗎?答對了有獎!) 好熱好熱的天氣!火辣辣的陽光大片的打過來,那種感覺彷彿一鍋熱湯潑到身上;我甚至懷疑在熱的幾乎就要融化的柏油路上打個雞蛋,不多時就會有顆美味的荷包蛋可以吃囉,如此的陽光威力由此可知:一個不小心,皮膚被曬傷的機會有多大了。 七月初全家帶著南下的小姑奔向墾丁,每個人行裡包裡都帶著防曬乳液。我帶的防曬乳液防曬係數高達SPF58(PA+++),每隔一個鐘頭我就擦一次,頭上還帶了頂可以遮住臉的遮陽帽呢;至於晚上逛墾丁大街的夜市時,個個攤位上用的都是會讓人發熱流汗曬黑的黃色燈泡,這下白天晚上的防曬都得做了,所以也不過兩天一夜的旅程,整瓶全新的防曬乳液帶回高雄時只剩下三分之一,家人都笑我防曬乳液是用喝的不是用擦的,饒是如此,我還是曬黑了! 其實陽光對於皮膚的殺傷力很大,而防曬最主要的防護對象就是紫外線。 紫外線除了會使皮膚曬黑之外,還可能導致皮膚老化甚至皮膚癌等病變。一般人認為陰天沒有太陽或在室內曬不到太陽,所以不用防曬,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孰不知因為光線散射與折射的關係,所以不論晴天雨天、室內室外,甚至在雪地或沙灘上,紫外線是會無所不在的囉。而至於黃色的燈(鹵素燈)則是最好不要使用,要不然能躲就躲,否則白天特地待在屋裡不曬到太陽,反倒是在室內曬燈光的話,那躲太陽也是白躲了,躲太陽就是為了不想曬黑啊。因此防曬品是必須每天使用,甚至晚上逛街或到PUB狂歡時也不要忽略了防曬的重要性。 紫外線依其波長的不同可分為:長波UVA,中波UVB,及短波UVC。通常 UVC在到達地面上即被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吸收掉了,所以對人體不致造成傷害;一般UVB造成皮膚的殺傷力最大,它不僅導致皮膚曬紅、曬傷、曬黑及脫皮之外,甚至於會導致皮膚癌;而UVA則是看不見的隱形殺手,卻可透過窗戶、雲層及衣服由表皮到達皮膚的真皮層, 雖不會引起曬黑,但會破壞真皮組織以致皮膚乾燥鬆弛, 是皮膚老化的主因,並也可能導致痣的發生而提高皮膚癌的機率, 因此塗抹防曬品是預防皮膚老化, 曬傷的必備條件之一。 皮膚受紫外線過量照射,皮膚表面水分和油份會減少,所以皮膚被曬傷時可能會有脫皮現象。而塗抹防曬品不僅只是為了愛美怕曬黑,更是保持皮膚健康的不二法門,所以防曬不是女人的專利,全民更應該把它視為一種生活習慣與功課。 有些人會說塗抹防曬品也不見得有效,因為若流汗就會把防曬乳液隨著汗水都擦掉囉。其實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防曬品都標榜著防水防汗,若真的時常流汗的話,就最好每半小時補充一次。防曬乳是把我們被曬傷的時間往後延長而已 ,不是塗抹一次就保證一天下來都不會曬黑唷。日常保養時,使用防曬係數SPF15即可,若是外出或是長斑者才需要用到防曬係數35以上。 塗抹防曬品為每日白天保養的最後一道程序,因為日曬之前三十分鐘擦防曬品,效果最佳。有些人在臨出門前才匆匆忙忙的擦上防曬乳液,卻不知道擦完乳液就出門的20~~30分鐘內,皮膚已經被曬黑囉;所以耐心一點:擦完防曬乳液之後二十分鐘再出門較為妥當。 現在市面上的防曬品很多,有高價位的專櫃品牌,也有高貴不貴的中低價位開架式品牌,且不論價錢的多寡,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品才最重要。 一般來說防曬品可分為物理性防曬及化學防曬兩種。物理性防曬品是利用二氧化鈦及氧化鋅的顆粒分子來反射、分散紫外線,所以使用上會有粉質以及厚重感,但是比較有遮瑕力,一般幼童也比較適合使用。化學性的防曬品是利用化學成分吸收紫外線波段,使皮膚不受陽光的傷害,使用上皮膚的負擔較為輕薄清爽,但是許多人常擔心化學性的成分是否會傷害了肌膚,事實上這幾年經過不斷的技術改良,消費者已經不用再擔心這類的問題囉。 最後告訴大家:所謂SPF值是指防曬效果能保持的時間,數值越高就表示它能維持越久(也就是說能隔比較久再補擦),而防曬效果的話則要看PA值,PA值是以+號來表示的,加號越多表示防曬效果越好(一般最多只會到3個加號,就是PA+++)。 或許又有人會以為防曬係數SPF、PA值越大,則防曬效果越好?事實不然。雖然防曬係數越高對皮膚的保護性越高,但是還是得視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活動來挑選防曬係數,選擇適當的防曬品讓肌膚無負擔感覺,這樣才能完全吸收有效果喔。 除了皮膚需要防曬之外,豔陽當空之下外出,別忘了也要戴上太陽眼鏡幫眼睛作防曬。有些人沒有戴墨鏡的習慣,也認為沒事又不會盯著太陽直看,作啥戴太陽眼鏡呢?我們已經知道陽光的殺傷力了,相同的,陽光也會把裸露在外的眼睛曬出毛病來啊。沒有人會盯著大太陽直瞧,那樣是很蠢也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如此說來眼睛怎麼會受傷呢? 鐵球的兩個大眼睛裡的黑眼珠旁都長了醜醜的贅肉,當我向眼科醫生求診時才知道那叫做眼翳。 眼翳病是常見的角結膜病變。它是一種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向角膜內面侵襲的退化性病變,發生的確切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但是它與紫外線的曝曬有強烈相關性,所以推測它的發生與進展和長期的外界刺激有關。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乾熱的氣候、灰塵、風沙及結膜的慢性炎症等都可能是刺激其發生的因素。因此,愈靠近赤道的國家發生率就愈高;台灣地屬亞熱帶,因此也是好發國家之一。 眼翳病多半沒有症狀,也極少影響視力,所以許多人忽略它們。但是因病灶內有新生血管成分,所以患者會覺得眼睛容易充血發紅,特別是有合併炎症時,紅腫更是厲害,因此造成美觀上的障礙。此外,因為它侵犯角膜,會使得角膜上皮鄰近眼翳處變得不平滑,影響淚液的均勻分佈,而容易造成角膜乾燥變薄,病灶前端鐵質沉積,甚至導致感染發炎。進展中的眼翳會逐步向角膜中央部位蔓延發展,雖然大部分進展速度緩慢,但是一旦侵犯角膜中心則會遮住瞳孔,嚴重影響視力。此外,異常肥厚的病灶也可能造成嚴重不規則性散光,進而造成視力模糊──以上所提供的是眼科醫師給的資料。 鐵球的大眼睛有著嚴重散光,也有乾眼症及白眼球上血管增生,就這樣美中不足帶著缺陷美了,要知道地面也會折射陽光傷害眼睛,就算你在行進間正視前方,太過光亮的光線也是容易讓眼睛與視力受損的唷,所以還是乖乖戴上太陽眼鏡以保視力安全才好。 總之做好防曬工作,當個美女或帥哥就不是難事啦。 PS:答對的人取第一名領獎囉,十里趕緊來高雄,我帶妳去高雄吃大碗公的清涼剉冰喔! |
|
( 休閒生活|美妝保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