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深解紅樓,得讀《明史》,尤其明末那幾十年的。馬英九本可不用上煤山 王熙鳳影射誰?反正不是徐熙娣:)
2015/07/07 14:48:54瀏覽333|回應0|推薦0
要深解紅樓,不能不讀《明史》,尤其是明末那段幾十年的歷史。我黨從毛澤東開始歷來擅長從歷史中借鑒成敗得失,毛澤東就是熟讀明史,堅決不做第二個李自成。 如今習大當家,依然經常給領導幹部講歷史,這不,前不久“學習時報”就發表了“習驊”的署名文章《崇禎本可不用上煤山》,此篇文章借古喻今,給人很好的啟迪。對我們解讀《紅樓夢》也大有裨益。所以特轉載於此。

【註】:習驊,習話也。學習時報,乃學“習”時報也。(有人肯定笑話我解讀紅樓都入魔了,連著也牽強附會瞎聯想。) 信不信關系,但此署名常發表習大的內部講話,比如此前發表過狠批慶親王的文章。 其每一篇文章都是有很強的政治用意的,大家自己體會就好。很多事不可多說,我們還是談紅樓、讀歷史。

轉載文如下:

【轉載】崇禎本可不用上煤山

一個王朝的滅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擋不住,但歷史不是一條直線。老天爺曾經給過崇禎兩次機會,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當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成為復興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腦、無休止的會議和一個又一個文件,還是把他和他的國家逼上了煤山。

    第一次機會:南遷

    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軍挺進山西,兩個月就可攻進北京,形勢瞬息萬變。大年初三,崇禎叫來太子辦公室的李明睿開小會,研究應急方案。

    李明睿的意見是南遷,他認為,只要向南進行戰略轉移,就能緩過氣來。當年宋高宗趙構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繁榮富庶的南宋,趙家天下又延續了150多年。咱大明的條件比那時候強多了,地方比它大,物產比它豐富,關鍵是祖宗當年遷都北京時,設南京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在。

    李明睿敦促,只要您下決心南下,東山或可再起,大明中興有望。沿途的河北、山東、江蘇的情況目前還不錯,安全不是問題。總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盡快動身為好。

    李明睿說得有根有據,崇禎聽得入神,兩人深談了一晝夜。

    不過,按明王朝的制度,皇帝的重大決策需要得到政府部門支持;而且崇禎還擔心,如果自己出頭提出放棄首都和祖陵,身後一定挨罵。最好由政府部長們在會上先提,自己假裝不同意,部長一再勸遷,這樣的決策過程最完美。

    會上,崇禎帝流著淚試探說:“形勢都這樣了,我想親自上前線,戰死疆場,你們都別拉著我。”各部部長爭著要為領導分憂,代皇帝出征,就是沒人提南遷。

    李自成大軍越打越近。崇禎暗示李明睿寫一份報告,把南遷議題公開化,試圖倒逼政府。政府首席部長陳演反對南遷,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人心大亂。他還嫌不夠,指使一個小幹部向上遞材料,攻擊南遷是別有用心,是“邪說”,要求嚴肅處理李明睿。

    政府堅決反對南遷並非偶然:

   一是意識形態上的。士大夫階層長期被正統教育洗腦,堅信撤退可恥,在政治上是錯誤的。

    二是為了保命和推卸責任。南遷成功還好,萬一失敗,出主意的、附議的,肯定沒有好下場。

    三是實際利益上的。美宅良田不可能帶走,丟了北京還不知便宜誰。最要害的問題在於,南遷之後,南北兩個政府一合偋,肯定要裁員,官員們思量的是俺的位子還有沒有、好不好?

    這樣,大家都覺得等等看看最保險,不願輕易下賭注。

    李明睿非常氣憤,又加以回擊。支持和反對的都撕破了臉,一時間材料紛飛,會議不斷,轟轟烈烈,就是沒有結果。

    崇禎皇帝急得不行,有一次開會前,他甚至把話說白了:“老陳,這事兒請您替我擔待著點兒!”但是陳演在會上一直笑而不言,崇禎幾次逼他發言,他都是笑笑而已,氣得崇禎一腳踢翻了椅子。

    這樣一折騰,一個多月就過去了,形勢更加兇險。在二月二十七日的會上,崇禎呼籲大家敞開說,說錯了不要緊。他尋思,哪怕兩派勢均力敵,他也好拍板,但結果依舊。緊接著,李自成大軍攻下了居庸關和昌平,北京危殆。

    崇禎終於忍不住了,他果斷跟李明睿等人攤牌:“不管他們了,這事我說了算,咱們立刻南遷!”李明睿嘆口氣:“來不及了,沿途我軍都被打散了,北京城連只蒼蠅都飛不出。”

    第二次機會:和談

    不可思議的是,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大明王朝居然還有一口氣。

    李自成本是個在政府招待所出苦力的粗人,並不具備政治家的博大胸襟,所以對迅速的勝利毫無思想準備,也不太清楚進了北京意味著什麽。三月十七日都打到今復興門一帶了,他居然在次日上午給崇禎寫信,要求和談,並且要價不高:割讓西北一帶給他,西北實行高度自治,不向中央報告工作;中央撥付100萬銀兩慰問金給他,他替政府打擊敵對勢力,包括虎視眈眈的東北滿人集團。

    傻子都知道這樁買賣不賴,況且別無選擇,但大家都不表態。如果說南遷問題還可以拿出來說說,那麽割地賠款這頂政治帽子太大了,沒人敢碰。

    但是不發言也不對,於是部長們一個接一個慷慨陳詞,憤怒譴責敵人的狼子野心,決心血戰到底,與北京共存亡。李自成憑空送的大禮,根本不在明王朝最後一次最高國務會議的議題之內。

    崇禎本想乘著夜色混出城去逃命,但是從安定門、朝陽門到前門,沒有一個門為他打開。眼看天要亮了,只好孤獨地走向了煤山……

    他死後僅三個小時,李自成拍馬直搗金鑾殿。那些政治堅定、慷慨激昂的部長們血戰到底了嗎?第二天他們就去李自成辦公室外,排隊請求安排工作

    崇禎皇帝死後不久,大清攝政王多爾袞給南明的史可法寫信,說得非常到位,也好像在替敵人難過:

    你們明朝的幹部根本不考慮國家利益,就喜歡唱高調、講大話,哪怕火燒眉毛了,還慢條斯理地窮白話,作個決定比蓋棟樓還慢。當年北宋研究對策還沒散會,金軍就渡過黃河了,你們咋就不長記性呢?!

    景山公園那塊石碑上刻的是“明思宗殉國處”,“思宗”是崇禎的廟號。的確,崇禎和明朝的悲劇留給後世沈重的思考。

    歷史機遇總是稍縱即逝,一步得生,一步得死,豈容貽誤。僵化的思想、狹隘的私利,導演了崇禎皇帝君臣極不負責任的議事秀,空留千古憾事。可見,改進文風會風,清掃作風背後的垃圾,關係事業成敗、國家興衰,是極其嚴肅的政治課題,絕非枝節小事。(《中國歷史的教訓》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習驊)

-
讀後感:

    這篇文章可以結合崇禎臨死前的遺言來讀,崇禎自殺殉國前有好兩段,第一段知道的人少一些,這段是:
   朕與你留宮殿,你與朕留太廟。朕與你留倉庫,你與朕留百姓。

   (這段話是留給李自成起義軍的,意思是宮殿、國庫都給你,但求你不用壞我祖廟、傷我百姓)

第二段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至今讀來依然令人唏噓:

    “朕自登極一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朕雖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喪心誤我,非朕之罪。每撫心自揣,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朕死無面目見二祖、列宗於地下。今朕去衣冠,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以報天下蒼生重征濫斂之苦。若賊中有忠義豪傑之士,代朕將文官盡戮,武將全誅,甚勿傷朕百姓一人也。”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說崇禎這話是為自己開脫,認為一切都是諸臣所誤,有點類似項羽自殺說的“天亡我也,非戰之罪”。說實在的,崇禎還真的被一幫文臣坑死了。崇禎登基時只有區區17歲,完全是個未成年的小年輕,如果趕在太平盛世,說不定是個很有作為的少年天子,但登基沒兩年就遇到己巳之變,手下以溫體仁為代表的奸臣,老是唆使崇禎殺袁崇煥。崇禎好不容易幹倒了魏忠賢的閹黨,結果朝廷又陷入了東林黨和溫體仁的黨爭之中。這幫文臣誤國,比魏忠賢的閹黨誤國還甚,崇禎臨死前怎麽不氣、怎能不恨?難怪上煤山前還下旨要厚葬魏忠賢。

那問題來了,在《紅樓夢》裏誤君誤國的“諸臣”又是哪些人呢??

我們還是先解讀王熙鳳,從中再插播這些誤君誤國的“諸臣”。

              王熙鳳影射之謎

前面說了王熙鳳這麽多,那她到底影射的是誰?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明朝末世的雌鳳——九千歲魏忠賢。 證據很多,我們一一列舉,也歡迎大家補充。

【魏忠賢  資料卡片】

魏忠賢,明末宦官。少時家窮,混跡街頭。不識字,卻懂得騎馬射箭,迷戀賭博美色。後自宮入宮,其人聰明機警,善於巴結,靠服侍皇長孫母親王才人得勢,後來皇長孫意外成了天啟皇帝,從此飛黃騰達,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與天啟乳母客氏結為對食關系。


1、凡鳥 與 潑皮

王熙鳳的判詞第一句“凡鳥偏從末世來”。 我們前面說了,凡鳥是來自 嵇康弟弟嵇喜的典故,是呂安嘲諷嵇喜是只“凡鳥”,意思是平庸之人。 但王熙鳳無論出身、能力,絕非平庸之輩啊。 可作者為什麽偏偏說她是“凡鳥”呢?  這當然與她影射的對象有關。

魏忠賢是絕對的“凡鳥”,出身民間,家境貧窮。雖然他混入宮中,飛黃騰達,成了後宮中的“雌鳳”,但依然是只讓廷官鄙視的“凡鳥”。

魏忠賢不僅是只“凡鳥”,原本還是個市井潑皮。經常跟一群惡少賭博,一次輸大了,才被迫入宮做太監,改名李進忠。 可巧,在《紅樓夢》裏,賈母竟然調侃王熙鳳是個“潑皮破落戶兒”。這就有意思了,哪有這樣子形容一個女人的?我們老家充其量說王熙鳳這樣的女子是“精怪婆”(聰靈古怪的意思),怎麽說她是“潑皮”呢?她又不是男人!說她是破落戶兒更離奇了,金陵王家家大業大,她是王家大小姐,怎麽成了破落戶兒?王夫人也聽了沒面子吧。 但如果這話是說魏忠賢的,那一點問題也沒有,魏忠賢原本就是個潑皮,家裏就是個破落戶兒

2、雌鳳 與 太監

鳳凰者,雄則為鳳,雌則為凰。 那 雌鳳,究竟是雌還是雄?
太監者,被閹割男子也,人稱陰人,假男人,向來被認作不男不女的“怪物”。

雌鳳其實隱喻是太監。另外王熙鳳的長相之謎也有著落了:
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

丹鳳眼、柳葉眉是寫 王熙鳳;
三角眼、吊梢眉是寫 魏忠賢。


魏忠賢有畫像傳下來,他死時已經59歲,已經算老年人了,其畫像三角眼、吊梢眉很明顯(年齡增長衰老之故)
所以雌鳳也好,還是相貌描寫也好,都是表明王熙鳳 不男不女的身份特征。 在54回有個女的說書先生,竟然說了個王熙鳳公子的故事,也是提示讀者,王熙鳳其實是個公子(男人)。 王熙鳳聽了這些——潑皮破落戶、王熙鳳公子……竟然一點也不生氣,因為她本來就是潑皮破落戶、本來就是個公子嘛。

3、王熙鳳 名字之謎

1)王熙鳳為什麽姓王?

很簡單,因為王夫人姓王。 我們前面說了,王夫人是影射天啟皇帝朱由檢,那王夫人為什麽要姓王呢?前面我們說大明三個苦命女人時也說了,朱由檢的母親王才人是姓王 (注意:崇禎的母親不是王才人)。所以作為小說裏的角色,天啟皇帝跟母親姓一回“王”有何不可?
魏忠賢當年改名李進忠入宮做了太監,後來靠巴結進入了甲字庫,又請求做皇長孫的母親王才人的典膳。反正他的表現很得王才人的歡心,王才人特地恩準他恢覆本來的姓“魏”。 所以魏忠賢原本就是 王才人和皇長孫身邊的人,跟她們姓“王”不是 很正常嗎?

王熙鳳是王夫人的內侄女,是她娘家的人; 魏忠賢是王才人和皇長孫宮裏的太監,也算是皇太孫的“娘家人”了。 後來皇太孫一夜之間成了皇帝,這個深得母親賞識的太監,自然而然地就受到重用了。 這有點類似於他爺爺萬歷皇帝與太監馮保的故事。當年小萬歷自小視馮保為玩伴,稱他為“馮大伴”,當了皇帝也是離不開這個大伴。 所不同的是,萬歷皇帝除了馮保之外,還有個大明第一政治家張居正,還有個能平衡朝臣和內廷關系的李太后。天啟皇帝的悲劇在於,只有一個魏忠賢,而沒有張居正,王才人也不具有李太后那樣的政治眼光,何況也死得早。一幫東林黨人,只會說大道理,又目空一切,在移宮案時表現得極為囂張(當時的魏忠賢史書上還寫的是李進忠,以楊漣為首的東林黨人,強行拉走天啟皇帝,李進忠在後面拽住)。那時的東林黨人壓根不將魏忠賢這樣的死太監放在眼裏。更沒想過 自己應該像張居正與太監馮保一樣通力合作。只想著以他們的淵博學識一定能輔佐天啟皇帝成為一代明君。可人家天啟已經16歲了,不像萬歷皇帝當時只有10歲,可以任由朝臣擺布。 16歲的孩子懂事又任性,怎麽會任由你們東林黨人一幫腐儒擺布? 何況天啟偏偏讀書不多,又說不過你們這些滿嘴大道理的文臣,當然會信賴自己人。 魏忠賢 雖不識字,但是自己人,讓他放心,而且不識字,與文化水平不高的自己,更有共同語言。

扯了這麽多,無非說明一點:王夫人姓王,影射的是天啟皇帝; 魏忠賢本是天啟皇帝做皇太孫時家裏的太監,算得上是家生的奴才,當然也是“王家人”。所以對應的角色王熙鳳也應該姓 王。

2)王熙鳳的“熙”字由來

有個學者看到“熙”字再結合“凡鳥”嵇康弟弟的典故,竟然認為 王熙鳳是 影射康熙! 這種附會真讓人啼笑皆非。不說別的,在清朝誰敢用一個帶“熙”字的角色名來影射康熙是只“凡鳥”? 乾隆年間文字獄“字貫案”王錫侯因為舉例如何避清朝皇帝的名諱,結果被乾隆皇帝認為避諱不到位,而將他斬立決,家族也深受牽連。 《紅樓夢》壓根不避康熙的“熙”的諱,甚至連康熙的名字玄燁的諱都不避,實屬大逆不道。在寫到妙玉時,妙玉說“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有的版本就將“玄墓”改成了“元墓”,顯然是為了避諱。另外還有“強”字,在乾隆以前都寫作“強”,但乾隆名弘歷,“強”字在他看來是一個“弘”字下面有個“蟲”字,是對他的極大侮辱(《紅樓夢》裏有很多 借“蟲”字罵滿清的例子),於是從他以後“強”就成了“強”,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寫作“強”。很多人還以為“強”是繁體字,其實不是解放後改的,是乾隆年間改的。 所以從“強”字也可以推斷出各個抄本是乾隆之前的還是乾隆之後的版本。 如果說《紅樓夢》真的寫於乾隆年間,那不可能出現“強”,不應該出現“熙”字,不應該出現“玄墓”,甚至不應該有“賈赦”這個人名 (因為乾隆時因為“赦”字也制造了一起荒唐的文字獄)。

《紅樓夢》最初的本子為什麽不避諱這些?因為《紅樓夢》的前身《風月寶鑒》很可能是 吳梅村在順治年間辭官回鄉之後寫的,那時候還沒有康熙呢,也不用避諱玄燁的玄字,更不要將“強”寫作“強”,更沒有“赦”字的文字獄。所以《紅樓夢》裏赫然出現了王熙鳳的熙、玄墓的玄、賈赦的“赦”,強還是“強”…… 如果是寫於乾隆年間,那就不會出現這麽多不避諱的字眼。 如果說作者是曹寅孫子曹霑,那更說不通,康熙是曹家的最大主子和恩人,怎麽可能將康熙影射為王熙鳳這樣的“潑皮破落戶”?

借這個“熙”字我們順便又駁斥了下 曹家店。言歸正傳,這個“熙”是什麽意思呢?

熙,在古代有兩個重要意思,一個是指光明、陽光照射之意。這是最常用的意思。 另外一個意思是通“嬉”。

那王熙鳳的“熙”取哪個意思呢?
我看兩種意思都有,都說得通。

第一種意思,“陽光照射”,王熙鳳,王家的光芒照射在凡鳥上。喻指她是靠服侍皇太孫母親而得道發跡。 然而她的靠山偏偏是座“冰山”。這陽光照在她身上,也照在冰山上,她越是光彩輝煌,這“冰山”就越消退得快。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凡鳥偏從末世來,還站在冰山上,燦爛的陽光熙照,這究竟是榮幸,還是悲劇?

第二種意思,熙通“嬉”,那王熙鳳就是 王嬉鳳,就是只插科打諢逗樂賈母王夫人的嬉鳳。倒也符合她的特點。

除了上述兩種意思之外,我認為還有層隱藏的寓意。這個“熙”很可能是指“咸熙宮”

咸熙宮,始建於明朝,在清朝乾隆年間改為壽安宮。在明朝,仁聖太後、天啟年間乳媼客氏曾在咸熙宮居住。仁聖太后就是萬歷皇帝母親李太后。客氏,則是臭名昭著的史上最牛奶媽,天啟皇帝最寵信她和魏忠賢。而且客氏又和魏忠賢結成對食關系(夫妻),客氏住在后熙宮,就等於魏忠賢住在春熙宮。因此,魏忠賢是王熙鳳,王熙鳳就是窩在“春熙宮”裏的一只雌鳳。

所以王熙鳳的“王”和“熙”是暗示了她(魏忠賢)與皇太孫及其母親王才人的關系。“鳳”則指雌鳳,揭示她本身 太監的身份

王熙鳳,一個簡單的姓名,卻暗藏這麽多玄機,而且這姓名又這麽具有文學美感,實在讓人對作者的文字功底深深拜服。

4、王熙鳳“冰山”之謎

    “冰山”,最早應該出自“冰山難靠”的典故,說的是唐明皇寵幸楊貴妃,楊家人雞犬升天,她的堂兄楊國忠也官運亨通做了宰相,還兼領四十余個使官,大權在握,朝廷選任官吏都在他家裏私下決定。但有個叫張彖的進士偏偏很不屑,認為楊國忠不過是座冰山,做不得靠山。

    王熙鳳裏那幅畫中“冰山”當然含有這個典故的意思,王夫人賈母就是她的靠山,但卻是座冰山,她們消亡了,意味著她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對魏忠賢來說,天啟皇帝是他的靠山,可偏偏年輕的天啟皇帝卻像冰山一樣消融了。魏忠賢被查處後,就有部很有名的叫《冰山記》的戲劇流行一時。這個劇本現已找不到了,但在張岱的《陶庵夢憶》記錄了這部戲劇的來歷以及該劇演出時的轟動:

    魏珰敗,好事者作傳奇十數本,多失實,余為刪改之,仍名《冰山》。城隍廟揚台,觀者數萬人,台址鱗比,擠至大門外。一人上,白曰:“某楊漣。”□□誶曰:“楊漣!楊漣!”聲達外,如潮湧,人人皆如之。……

    也就是張岱是根據當時十多本關於諷刺魏忠賢的傳奇故事,刪改成戲劇,仍然名為《冰山》,說明在此之前已經有《冰山》這個本子了。當時的人,只要聽到“冰山”這個本子,就基本知道是說魏忠賢的故事的。 以前的人,說到“冰山”可能想到“楊國忠”,但對明末的人來說,說到“冰山”就會想到魏忠賢。

王熙鳳這只“雌鳳”背後是冰山,當然會讓人想到魏忠賢,難怪評書人會把王熙鳳比作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曹操。木頭皇帝朱由檢無心政事,將大明江山交給魏忠賢打理,與木頭人王夫人無心家事,將賈府上下事宜交給鳳姐打理,不是如出一轍嘛。


————
【樓主按】 張岱,明末著名遺民,寧願披髮入山,也至死不願仕清。這讓同為明朝遺民後被迫仕清的吳梅村既感佩又羞愧。吳梅村寫了很多讚頌張岱這些忠貞義士的詩,張岱這部《冰山》的戲劇在當時很有名氣,吳梅村將其寫入《紅樓夢》是完全有可能的。

    2)王熙鳳的“熙”字由來

    有個學者看到“熙”字再結合“凡鳥”嵇康弟弟的典故,竟然認為 王熙鳳是 影射康熙! 這種附會真讓人啼笑皆非。不說別的,在清朝誰敢用一個帶“熙”字的角色名來影射康熙是只“凡鳥”? 乾隆年間文字獄“字貫案”王錫侯因為舉例如何避清朝皇帝的名諱,結果被乾隆皇帝認為避諱不到位,而將他斬立決,家族也深受牽連。 《紅樓夢》壓根不避康熙的“熙”的諱,甚至連康熙的名字玄燁的諱都不避,實屬大逆不道。在寫到妙玉時,妙玉說“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有的版本就將“玄墓”改成了“元墓”,顯然是為了避諱。另外還有“強”字,在乾隆以前都寫作“強”,但乾隆名弘歷,“強”字在他看來是一個“弘”字下面有個“蟲”字,是對他的極大侮辱(《紅樓夢》裏有很多 借“蟲”字罵滿清的例子),於是從他以後“強”就成了“強”,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寫作“強”。很多人還以為“強”是繁體字,其實不是解放後改的,是乾隆年間改的。 所以從“強”字也可以推斷出各個抄本是乾隆之前的還是乾隆之後的版本。 如果說《紅樓夢》真的寫於乾隆年間,那不可能出現“強”,不應該出現“熙”字,不應該出現“玄墓”,甚至不應該有“賈赦”這個人名 (因為乾隆時因為“赦”字也制造了一起荒唐的文字獄)。

    《紅樓夢》最初的本子為什麽不避諱這些?因為《紅樓夢》的前身《風月寶鑒》很可能是 吳梅村在順治年間辭官回鄉之後寫的,那時候還沒有康熙呢,也不用避諱玄燁的玄字,更不要將“強”寫作“強”,更沒有“赦”字的文字獄。所以《紅樓夢》裏赫然出現了王熙鳳的熙、玄墓的玄、賈赦的“赦”,強還是“強”…… 如果是寫於乾隆年間,那就不會出現這麽多不避諱的字眼。 如果說作者是曹寅孫子曹霑,那更說不通,康熙是曹家的最大主子和恩人,怎麽可能將康熙影射為王熙鳳這樣的“潑皮破落戶”?

    借這個“熙”字我們順便又駁斥了下 曹家店

   很有說服力,非常讚同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link&aid=255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