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16 20:17:52瀏覽978|回應0|推薦34 | |
隨著2008總統大選的來臨,我們看到各方媒體、政論節目的言論走向,甚至甫結束的基隆市長補選,2008的總統大選已經開打! 我在親民黨宋楚瑜主席正式宣佈參選台北市市長時,在別的政治論壇發表了一篇文章,現在重貼出此文,以此文來看檯面上的兩位總統候選人,不禁感慨所謂「走透透哲學」,不是那些「明星政客」做得來的,以下是修改過的內容 ~ 從 [孔子周遊列國] 到 [親民黨宋楚瑜主席的走透透之旅] !! 這次親民黨宋楚瑜主席的參選台北市長,我認為兩大意義: 一、「選賢與能」,是否適用於我們國家。 二、藍綠對決的問題,在我們國家的首善之都能否被打破。 首先,我要強調,我並非有意把宋楚瑜主席對比成孔子,兩人所處的時空環境不同,歷史定位不同,但是從事政治的熱誠與作為卻是如此相近,在學術思想上,孔子是至聖先師,不過,他也是一個「政治思想家」,他從事政治活動的態度,是如此的積極,如此的熱情,春秋時代的人民沒有媒體的煽惑,那時候的老百姓,當然也不會覺得孔子是個愛做官的人。 曾經我特意針對這點質疑講學的老師:為何一定得是孔子?為何不是他人? 老師驚訝我的提問,他回答我:孔子是因為「責任感」而出來求仕,求名和求仕本是分不開的,[大位不可以智取!從政之人是要面對一家哭,或是一孤忠呢?] 選擇面對一家哭而站出來的人,必須本身是有能力、學養和政治性格突出的人,才能承擔如此重任! 是的!看政治如果只是單從新聞事件或媒體的評論來看待的話,那麼,政治這種東西有多麼膚淺啊! 宋楚瑜主席的走透透之旅,原本是非常低調的,也因為媒體不報導「走透透之旅」,我一開始也不會去細想宋楚瑜主席的用心為何?直到六月時趙建銘被關,宋楚瑜主席和親民黨主推第一次罷免案,我重新看待我們國家人民的判斷力,以及宋楚瑜主席他的能力、學養和政治性格,對於我們國家的影響力;到底我們國家在定義「政治家」時,是無作為、與民休息的人,還是積極、主動、熱情,站出來承擔「政治責任」的人呢? 談孔子「周遊列國」前,必須先了解孔子從政的歷史記錄,孔子首倡平民教育,是儒家的開山祖師,他是知識分子中 [出仕] 的最佳代表! 有關孔子生平,以下略述: 孔子處於春秋時代的魯國,魯國文化水準很高,地位也不同於其他的封建諸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一個武士,三歲時父親過世,由母親顏徵在撫育成人,顏氏勤能,教導孔子許多生活的技能,母親本身的文化素養,配合魯國的高文化水準,孔子自幼便耳濡目染,加上他的好學,到三十歲左右,孔子的學問已是遠近馳名了!三十五歲時,孔子曾到齊國,齊景公兩度問政於孔子,並有意請孔子為官,可惜中途又作罷!直到五十一歲時,孔子才出任魯國的 [中都宰] (相當於今日的縣長),才短短一年的時間,便有顯著的政績,為人民所稱頌!孔子五十二歲出任司空,不久改任 [大司寇] (等同於職掌今日的治安與司法),短短三年,政聲卓著,有口皆碑,此時是孔子平生 [出仕] 的顛峰,不但在內政上展露孔子的長才,在外交上也有驚人的膽識與魄力: 夾谷之會,在齊、魯兩國的會盟中,為魯國取得 [弱國外交] 的勝利!孔子傑出的表現,甚至贏得當時執掌魯國國政的季孫氏敬佩!之後,因為發生 [墮三都] 失敗的事和其他不愉快的事,於是孔子在五十五歲的時候,他離開了祖國,帶領一群學生 [周遊列國] 期望能獲得其他 綜觀孔子從政過程,三十歲以前,他致力於研究學問,積學以備經世;三十五歲以後,他欣然接受任命為官,雖然孔子 [出仕] 時間很晚,期間也很短,但無論是「中都宰」還是「大司寇」,都是一上任就政績斐然;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他都能駕輕就熟!雖然後來孔子因為和魯公與季氏發生閒隙而離開魯國,但他的出仕之心不變,轉而以更積極主動的求仕方式 [周遊列國] 以求一展長才,雖然經歷十四年的奔波,未得要領,但並不灰心,晚年回到魯國,他依然關心國事,隨時準備 [出仕] ! 孔子的一生,可以說都是抱持著熱衷 [出仕] 的旺盛企圖心! 孔子是一個積極、主動、熱誠、使命感極重的知識分子! 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在媒體選擇性報導之下,人民看不到未來,只看到國家仍然在空轉,這次宋楚瑜主席參選台北市長,卻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未來,不一樣的台北,宋楚瑜是一個熱情的人,當世情時局愈亂,宋楚瑜主席想為人民服務的意願反而愈強烈;同為知識分子者,有人主張謀定而後動,遠離是非,對所處的亂世,冷眼旁觀,甚至對宋楚瑜主席想為台北市民解決老問題的抱負,放話要求勸退,這都不是個政治家應有的作為! 宋楚瑜主席透過 [走透透之旅],選擇直接和市民們面對面溝通,希望為 [市民服務],這是他的熱情,也是他關心這塊土地的表現,更是他最近所提起 [市民主義] 的極致表現;如果他是一個 [獨善其身,趨吉避凶式思考] 的人,那麼,也許他為了保護自己,就不會選一條荊棘的路來走! 所謂的政治評論者,以 [民調] 做為打擊他人的方式,那麼因為自己的私心,把媒體機器公器私用,企圖影響人民的判斷,這和當初2000年總統大選時,公布假民調的馬英九,而影響了相信民調的 [老實型] 人民,一再造成真正有能力的人,無法出來好好的為人民服務,而再次讓 [無能的政客] 當選的話,那麼,那些以政治評論來左右人民投票的知識分子,為了捧一個無能的政客上台,卻讓人民深受其害,不也是一種誤國誤民的行為嗎? 民主制度下的選舉,難道是針對 [棄保某人] 而去投出一票的嗎? 還是把[民調] 當作 [先知、預言] ,[拜民調] 而選擇性投票,對於建立在民主制度下的選舉,能說這是一個民主國家嗎? 那些以 [民調] 作為評論基礎的政治評論者,能算是一個公平正義的政治評論者嗎? 城市如何壯大,城市又是如何凋零?我們面臨全球化的趨勢,城市的競爭已不再只局限於國內,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城市之間的競爭,已升高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城市競爭!要拉起台北,讓台北成為台灣的國際窗口,八年的建設如果只停留在「看不到的地方」,這種虛無的台北政績,又如何能讓台北成為「全球城市」呢?在「90%的秘密」一書中,提到宋省長當年所帶領的省府團隊是一個 [高效團隊],甚至把宋朝岳飛所帶領的 [岳家軍]相提並論,省府團隊所得到的評價有五特徵:(一)凝聚力強、(二)有紀律、(三)效率高、(四)價值觀一致、(五)績效共創。用企業戰略管理的『團隊理論』來評析,完全符合『高效團隊』的標準,這種成就,在當前政壇極為罕見。因此,也只有讓宋楚瑜主席帶領著驃悍幹練的省府團隊進駐台北市,才能完成驚人且看得到的成果,讓台北市提升成為「全球城市」! 最重要的,一座偉大的城市必須獲得居民團結一心的認同,而且是獨一無二的強烈支持,這樣的城市才可能長長久久,也唯有心中無藍綠,抱著「市民主義」的宋楚瑜主席才做得到不分藍綠,市民有問題,不分顏色一律服務到家! 春秋時代孔子求仕的對象是 [各 事過境遷,看到馬英九的單車行,我不禁想起宋楚瑜在省長任內的全省走透透,一步一腳印的做出傲人的政績,即使在參選台北市市長選舉時,他仍舊貫徹他的政治哲學,走遍台北市449個里,深入鄉里了解台北的問題在哪裡,並且提出改善的策略方針,如果說台北市政沒有藍綠的問題,只有能力的問題,那麼我看2008的總統大選,一樣「沒有藍綠的問題,只有能力的問題」!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