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帶來快樂的「阿鴻之聲」
2009/04/20 23:25:11瀏覽718|回應1|推薦2

快樂真的是一種心境和感覺。

發自內心,也常被外在牽引。

我也認為快樂是可以被營造,

甚至是訓練而來。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首歌「快樂的出帆」,

是一首傳唱已久的台語歌曲,

可是那輕快的旋律,

不用聽到歌詞,

心境就跟著「跳起來」,

即使是不會跳舞的我,

都常會被勾起那種衝動,

想要隨著樂音扭一扭。

這首歌的旋律變化不大,

詞、曲到底是誰創作,

年代也不至於長達百年;

從網路上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個明確的說法,

但從曲調風格來說,

實在還不足以為百年前的創作,

自然也無法透過法律形成當然的公眾智慧財。

有趣的是,

因為歌詞描繪的是與港口,

傳唱之處,

除了閩南語地區,

早期是以靠海的閩南語縣市為主,

近年來,

這首歌流傳的區域和層次,

多以年齡偏中上的長者為主;

但,現在的老人會員對這首歌的點唱率並不高。

讓我對這首歌更增一分喜好的原因,

是它從主題歌的層次,

成了「背景音樂」。

這真的是有趣的變化和發現。

一年多前,有次無意間看電視,

看到電視模仿秀中的「阿鴻之聲」,

這簡直是拿著我的名字出來作節目(……),

是模仿地下電台主持風格的節目,

在節目開始和進行時,

就以這首「快樂的出帆」為背景音樂,

節目的風格當然是無厘頭、不著邊際的談話,

以本土風格的語法,帶動節目的熱度和接近性

(我認為,地下電台在台灣會盛行,

節目主持人充分發揮新聞四要素:

重要性、接近性、即時性、影響性,

是最重要的因素。)

創造出模仿秀的特殊性。

我花了好長的時間,

去觀賞網路影片有關「阿鴻之聲」單元的片段,

總是被逗得狂笑不已。

這個節目,營造出一種快樂的氣氛,

讓人覺得有時所謂的本土地下電台,

實在非常可愛;

儘管大家都很清楚,

這種電視節目上去模仿的地下電台,

與實際的地下電台完全不一樣;

可是整體而言,

這樣的節目帶來的不是所謂的模仿秀,

而是在塑造一種快樂的氣氛,

扭轉地下電台常常會出現的一種悲情曲風與商業化,

透過在談話主題的設計,

去形塑談話性節目

(不論國語、台語、名家政論或閒談瞎扯淡)

常會發生前言不對後語、

論述不周到等毛病。

這些節目的不周延,

起自於節目構成的定見

〔節目製作人、主持人、聽/觀眾等等早已有所成見,

也擇其立論相近者接觸,

這才是藍、綠的根本問題和性質所在。)

但節目的構成員就是只為他們相信的目標發揮,

例如主持節目的阿鴻,

不論助理怎麼換,

他就是在展現那種堅持自己理念、

喜好……等等的意向,

無人可以阻礙他,

所以即使是聰眾的CALL IN

他也只擇喜好者接受。

我覺得,

這個單元的整體搭配,

讓我覺得非常輕鬆、快樂,

當然,

在這個單元播送時,

那輕快的旋律隨之而起,

一點一點挑起令人快樂的元素,

也慢慢地讓心情放鬆、

情緒也跟著活躍了起來。

以下是取材自魔鏡歌詞網:

快樂的出帆

作詞:蜚聲 作曲:日本曲

今日是快樂的出帆期
無限的海洋也歡喜出帆的日子
綠色的地平線 青色的海水
卡膜脈 卡膜脈 卡膜脈嘛飛來
一路順風唸歌詩 水螺聲響亮送阮
快樂的出帆啦

親愛的朋友啊情難離 爸爸啊媽媽啊
我會寫批寄乎你 暫時的分離 請你免掛意
卡膜脈 卡膜脈 卡膜脈嘛飛來
轉載來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一路順風唸歌詩 滿腹的興奮心情 快樂的出帆啦

天連海海連天幾千里
清涼的海風也祝阮出帆的日子
迷人的南洋 木瓜花香味
卡膜脈 卡膜脈 卡膜脈嘛飛來
一路順風唸歌詩 手彈著輕鬆吉他 快樂的出帆啦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1969&aid=2870100

 回應文章

infinite ligh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點不錯,快樂可營造,可創造
2009/04/22 05:00

快樂是有感染性的

悲傷也有

所以我們要慎選電視節目啊

多看正面的節目


蔬食愛自己 愛眾生 愛地球
段裕(alex1969) 於 2009-04-22 09:05 回覆:

您說得沒錯,

電視是現代人很普遍的生活「工具」,

隨著電視的節目、戲劇的變化,

人的情緒都受到影響。

既然脫離不了電視,

謹慎選擇電視節目,

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