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4 18:09:06瀏覽1192|回應0|推薦0 | |
Ultramarine ,亙古長芬芳 2005,11-28 |
|
你曾經為Vermeer畫中的藍色感到暈眩嗎?普魯斯特暈過~雖然可能是身體虛弱的緣故。
世界最有名的偽畫者(家) Han van Meegeren 當年挑上的偽造對象是以精緻出名的Vermeer,還能從中向納粹大撈一筆,今日實為不可能的任務。大多使用古代畫布洗去重繪的仿畫,都會在X光機下因層數過多現形,不過說來最大的敗筆還是在於,van Meegeren畫得實在真爛,一旦世人開始認識Vermeer,誰會買這種畫的帳呢?
為什麼Vermeer的藍會顫動著閃爍的光點?畫家刷出的河流、衣裙、瓷器、白牆、木頭,都在窄小的畫布空間散發生氣?告訴我答案的人是曹永坤老師~沒錯,就是那位從不上網的 全知音樂家、音響家,讓我第一次聽說Hass effect的人。。
數週後,終於有空查了一下曹老師所言,太恐怖了,有關Ultramarine歷史與Vermeer如何運用它的研究,美得再度讓人一陣暈眩。(不能再暈眩了,這是Milan Kundera的Teresa專屬的習慣,呵--)
Ultramarine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顏料之壹,也可能是最不會消褪的顏彩,曹老師在巴黎的教堂舊壁畫上看到它,也在敦煌的壁畫上發現它依然清新閃耀,更不要提,幾乎在每一個Vermeer畫作上,都可見Ultramarine傲然的神彩。
Ultramarine化學成分為Na8-10Al6Si6O24S2-4,出現於人類歷史約3000年,來自青金石lapis lazuli青金礦石,主要礦物為青金石lazurite, 當時被視做寶石。由於石內藍色誘人,約1500年前,青金石開始被始用於繪畫當中,其昂貴程度可想而知。最早目前可在西元前14世紀的埃及石棺上見到,但使用記錄則首度出現在700-900 AD阿富汗神壇的洞穴繪畫中,可能來自Badakshan當時高級的Sar-e-Sang礦區,至今青金石的主要產地仍為為阿富汗Badakshan,智利的安地斯山脈、蘇聯的貝加爾湖區也有。10-12世紀中國與印度開始有Ultramarine蹤跡,國畫稱之佛青,又稱群青(呵,這點曹老師又說對了,可怖罷,話題其實是我開始的,曹老師可不是有備而來)。
1271馬可波羅曾造訪Badakshan,但只是把此顏料記上一筆。
十字軍東征以血腥連繫了東西世界,1204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是由威尼斯前往巴勒斯坦,十字軍攻克君士坦丁堡,建立短期的拉丁帝國,搶了拜占庭王國的財富來與向威尼斯繳欠債,使得威尼斯成為最大獲益者。港口繁忙的貨物交易其中一宗即是為義大利畫家自東南亞進口顏料,不消說,紅色之外,Ultramarine為最搶手的一種,其名稱正是因此而來,意思正是~overseas,來自海外。西方研究咸信正是威尼斯把Ultramarine帶入歐洲,隨後14-15世紀歐洲開始以Ultramarine顏料,如提香的《酒神與阿利阿德尼》”Bacchus and Ariadne”,當時已 知混合鉛白〔2PbCO3.Pb(OH)2)〕,增加乾燥速度與降低乾裂狀況。
由於身價爆漲勝於金子,後來幾乎只有教廷出資的宗教大量使用(也只他們才用得起),起先來襯托壁畫的朱紅 (vermilion,硫化汞)與金葉,後來則用於繪畫,營造聖潔的美感,因此多半出現在聖母或小耶穌的袍服上,如1330 Daddi的Madonna, Saint Thomas Aquinas, and Saint Paul 中聖母的外套(很節省罷);1470 Ghirlandaio的 Madonna and Child等。
此外,這樣的美麗必須來自天然的礦石,後來一度有混合其他礦物質或混以蠟、油的Ultramarine,或是 代以便宜些的碳酸銅青石,都無法達成相同的神奇光華,也因此,16-17世紀 ,畫界又重回Ultramarine懷抱,然而為了節省,它往往是先塗於主色後面 使其發出光澤,與畫中真正的藍色無關,Ultramarine又回到 最初用來襯托其他顏色的悲哀中。
這其中,只有Vermeer一人,堅持自己的藍色必須來自天然Ultramarine,除了用於藍色衣服與襯托,他著名的光影則是拜Ultramarine與鉛白混合的效果。所以畢生這幾幅低價出售的畫,光是花費的顏料恐怕都遠遠超過賣價,畫家為畫嘔心瀝血、勒緊褲帶,不是沒有原因的。
Vermeer的藍顏料有兩幅例外使用了Indigo blue ,來自印度草本植物提煉的色素,其中一幅是早期的1654-5《耶穌探望馬大和馬利亞》中耶穌的藍袍,我猜想一是臨時缺錢,或是想呈現當時耶穌的素樸。 另壹則是近來才發現,《戴珍珠耳環的女孩》的背景中,在少女頭巾Ultramarine的輝映下,Indigo藍乍看似乎已褪去殆盡 ,這用意應該比較明顯,背景此時正須黯淡,以至最終讓珍珠變成焦點,亮眼的ultramarine並不宜於此陪襯罷!
當然必須一提的是,顏料讓嚴謹的Vermeer加分,缺了他精緻陳述的繪畫語彙,成噸的高級顏料仍如牛糞,Ultramarine所帶出的,還有他無米巧婦的感慨!
曹老師認為,宗教對藝術的有目的的投資,倒成了後代的福氣 ,那一刻,我們同時都想到了教堂建築,再度感到欣喜。
有趣的是,我們的文建會認為是馬可波羅「自中國帶藍色顏料佛青回威尼斯,再傳遍歐洲 」。不過大都會博物館的馬可波羅資料則只認為他曾造訪該礦而已。這點有待查證。
最後,曹老師又說,梵谷的星空,也是來自ultramarine 喔!
果不其然,在他寫給弟弟西奧落落長的信尾,和他要顏料的名單上,常常有ultramarine。1828年,法國製顏料家Jean-Baptiste Guimet研發價位僅1/10的合成ultramarine( French ultramarine)。我不知道梵谷是不是用天然的,不過我知道,腦袋必須趕緊歇歇,我快花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