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2 00:13:52瀏覽3648|回應20|推薦145 | |
引用文章生兒育女
待過一個幼稚園,老師總說我乖巧,路上看到出家人會鞠躬說:「師父好」,變成自家人取笑的對象。然而這並不是我的本意,是對於幼稚園教導方向沒有選擇的能力。其實,練習說師父好沒有什麼不對,或許長大了,我們會更願意對於值得尊敬的人表達敬意。問題在於,不願意說師父好的小孩,待遇又會是如何?算不算「壞小孩」? 待過另個幼稚園,每天午睡時間一到,老師便把孩童手貼體側捲入墨綠的毛毯包起來,每個小朋友都變成了菠菜捲,以免亂動。毛毯硬硬地扎著背,讓人好想抓癢,卻只能忍著,因為手被固住了,不能動。現在,我從來不用毛毯、不喜穿毛衣,每次睡覺,就想抓背。但是我也一直不懂得抱怨,因為,我們一直被教導要變成「乖乖的」不亂動的小孩。 現在想起來,才不是乖,是笨罷!是膽小罷!向來很「景仰」班上那些帶頭造反的同學。我那小小的自主的意識在高中都只能算是萌芽,需要上了大學,脫離動不動鞠躬說老師好、大人動輒要你立正聽講不准反駁的日子更久一些,才比較抓得出人生當中哪些事情源自大人「管理方便」的需求,而非為學生培養良好心性。 上了小學以後,孩子原本頑皮嘻鬧的部份越來越淡。某日簽完聯絡簿,竟對媽咪鞠躬說:「謝謝老師。」,惹得為娘的一陣發毛。謝謝老師變成了一種制約,來自對於責罰的恐懼驅使,而不是內心的認知。因為對於教導的方式,總還是有聽不完的抱怨與意見。 曾幾何時,講求開放式教育的美國,也對小孩的「乖巧」有了新的要求。大量的「過動兒」(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 )被診斷,被建議服用藥物,服藥人數在2007年是1987年的30倍,另篇研究則發現2006年美國小孩服用精神科藥物的比例是同時期歐洲的3倍 (p.129);而且,許多父母對孩子服藥之後變得聽話而功課進步的狀態非常滿意,認為對孩子是有助益的。 藥物永遠是許多問題最簡單的解決方式,但是解決人生問題的能力不能單賴藥物。如何善用藥物而不依賴,永遠是門學問。而在「過動兒」身上,是否需要用藥,更是頗有爭議。一個不注意聽講的小孩,是否真得如大人的判斷不注意聽講?而若他真不注意聽講,如何精細排除其他因素,如受虐、缺乏觀關愛、太聰明、老師教得不好,或就是和半夜的我一樣,喜歡抓癢? 一直不懂上課為什麼需要一動不動?雖然我不敢動。心理上,從未停止當個過動兒。 『浮萍男孩』Boys Adrift 作者Leonard Sax是心理學家(賓州大學心理學博士)與家庭醫學科醫師,也是美國國家單一性別公立教育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 Sex Public Education)的創辦者與執行長,推動男女分校。他在書中除了分析許多現代男孩缺乏動機的阻力、討論如何幫助男孩身心成熟不過度沉溺電玩外,也不斷呼籲──「許多好動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治療過動兒的藥物,而是一個友善的學校與環境」。 哈佛研究(p.133)發現,過動兒的藥物對於正常小孩與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小孩,都具有同樣程度的改善”表現”的能力。這會不會讓你想起歐威爾 George Orwell 的『1984』?在孩子沒有機會、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性向以前,就先用藥物洗腦他的性情?研究顯示藥物可能讓孩子長得比較不高(p.126),而數個作者接觸的案例,年長後停藥的孩子認為停藥物已經讓自己更為缺乏動機(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大腦負責情緒調節的神經激素間的平衡已經受到藥物影響),或是換個學校便讓一個被認為應該服藥的孩子變得活潑主動。(p.142)。 使用藥物處理一個過為外向的孩子,就有如使用藥品處理情緒上的憂鬱一樣,都還是讓問題存在著。讓孩子「看來好動」的,或許只是過於死板與師資不足的上課秩序要求。美國某些單一性別學校已經開放讓孩子上課可站可坐可趴,只要不妨礙他人聽講。這種正面的處理,讓某些好動的孩子有體力上的出口。 Sax具體從「過動兒」的診斷標準上,告訴父母中間可能的誤差有多大。什麼叫做「社交與學業上顯著地失去功能」?他要我們不要忘記『湯姆歷險記』,我要提醒更為出色的『哈克歷險記』,如果以現在的診斷標準,他們一點都不可愛,還應該吃藥。 身為一個好動小孩的父母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我也不是精神科醫師。許多真正嚴重的過動症正如嚴重的憂鬱症,還是需要治療,以免患者傷害到自己。但是對於輕微的患者,要使用藥物讓他有紀律/不憂鬱,或是動腦筋給他一個適合他的教育環境,教導他如何解決人生的難題呢? 這本書提出的過動症的「過度診斷」,正好讓我趁機提出長久以來的想法。教育的態度有的時候不慎變成任意診斷的幫兇,古人都知「一樣米養百樣人」,我們又何急於「矯正」自己孩子與他人比起來的不一樣? 急於把他們歸類為有「缺失」的孩子呢? 爹娘們加油,孩子們加油。我們都不是生產線上的產品。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