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31 01:17:23瀏覽469|回應0|推薦6 | |
回台灣九個月,到台中教書也已經八個月了,這過程中我只回台東老家兩次,被迫性的回台北三、四次,今晚剛好因為學校校運停課兩天,我得以在備課的空檔裡喘一口氣。
十二樓的落地窗前,星期五晚上,遠方炒起房價的建案一棟接著一棟點起華燈,印照這棟建築心中的寂寞倒影,一種反差,望著劃破街景的救護車鳴笛發呆好久.…沒再提過筆,沒用過右腦,也沒再感性過,字都是拿錢的,話都是秤斤兩的,一場會又一場會,我在遙想美國時的純粹與在適應(衡量)台灣的縫隙當中,擺渡了幾個月,轟轟隆隆、庸庸碌碌,看似很忙的的行程,事實上在掏空自己,流失英文也流失研究力。
當生活安逸下來的時候,自我要求以一種教書匠似的方式呈現,台灣很多時候雖然光怪陸離,但台灣沒有欠我,台灣仍舊像母親一樣的對我哺乳,它給我車、給我安心住宅,給我生活品質,台灣雖然不成熟,但很多時候一個年輕學者的聲音,還是讓很多人聽到了,表達的管道無阻,沒有太多回台前預想的八股與反動。 自己需要的,反而是多一點正面的情緒,我指的是從自己的體內,散發出多一點正面聲音與陽光的顏色,每天走進教室前,都要告訴自己負面的能量就像是核廢料一樣,一旦從我的麥克風裡傳出,就會從學生的鼻子裡吸進,沒有一個受教者值得這樣的對待,沒有一雙無辜的眼神值得這樣的摧殘。
沒有一個受教者是敵人。 是的,也許學校、班級、學生是一個社會縮影,有人強就有人弱,有人懶散就有人用功,有人將來可以出頭善於競爭,有人注定要苦海浮沈;更糟糕的是,也許很多的學生對這個系根本就沒有興趣;不管如何,我想一個大學教授要能帶給學生知識的喜悅,或至少盡力把他自己從閱讀書籍、探索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樂趣,用一種分享的方式感染給學生。
除了研究的自我深度反省之外,今晚我要對初形成的教學慣性剎個車;對不同領域間的同事給予欣賞與尊重-在這個政治學充滿雜家支流繽紛的寶島台灣,深切的祈禱,要做一個大家感到舒服與樂於親近的人。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