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31 21:59:25瀏覽1960|回應5|推薦77 | |
以前看易經,不論如何費勁,總是看不懂 … 。 前些天到文官培訓所,良文兄送一本袖珍型易經,信手把它放在公務車後座,上下班途中隨便翻翻,讓心靜下來,日復一日 … ,突然間,熟悉的文字符號,好像活了過來,朦朧中似乎懂了 … 。 一直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 從台北回高雄時與家裡分享,家人也回饋一則故事 :有隻大猩猩雙手緊握長棍,要過一道窄門,直著過,不行;橫著過,也不行,便僵在那兒,比手劃腳,手忙腳亂,滿頭大汗,折騰個老半天,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恨不得把棍折成兩半,卻又有心無力,不知要做啥,便忘乎所以,不知不覺間,一隻手鬆開了去擦額上的汗水,另隻手拖著棍子的一端,反倒過了 … 。 英文有個詞insight類似中文的「頓悟」,一般人常看到的是啟發或成功的那點,卻忘記前面歷經多少辛苦犯難的努力;享受亮麗輝煌的運氣,如果欠缺裡頭的實質精神,外顯的皮相其實是危而不安的;或許有些人更只心心念念其中的血淚,卻總忽略血淚斑斑所帶來的積極意義─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那是神給予的負面恩典,而沉浸在負面思考的人,則最常迷失了正面的結果。 簡單的說,阿基米得不會是一躺到浴缸就悟出物質比重原理;牛頓也不會是第一次坐在蘋果樹下就發現地心引力.大猩猩沒有之前的嘗試,不會有後來的頓悟.每個成功的開端,一定伴隨著某些失敗,所有文明的累積,必然走過艱辛歷程;沒有不斷的反惻,也不會有後來的豁然開朗. 靈感也許是一時湧現的曇花,抓住那個剎那卻需要多時的學習準備、嘗試失敗與孕育蓄積。 生命常是如此. 沒有經歷行到水窮處的絕望,很難領會坐看雲起時的快樂。覺得路途坎坷,難關處處,充滿困頓、挫折、各式各樣的壓力、考驗以及待解決的難題,也許這些不僅是日後成就的養分,更是生命存在的真實意義. 如同值得細細品味的那句西諺「貧窮是上帝給人最珍貴的財富」;因為它可以淬礪心志,使人奮發向前,就像大蕭條讓人開始愛惜資源;石火光中極其有限的生命則讓宇宙日新又新.
清晨,進辦公室前,在車上,剛好重新讀到易.益﹝易,生生不息﹞,經上說: 凡益之道 與時偕行 才恍然略有所悟 … 。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