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擁有豐富文史寶藏 百年歷史嘉義公園(嘉義)
2016/06/15 14:58:42瀏覽1220|回應0|推薦48

位於中山路與啟明路交口的嘉義公園,始建於日據時期明治43年(1910),歷史悠久而處處古木參天,公園沿著山子頂山勢而闢,園區景色自然而雅緻。園區裡除了一般公園設施之外,還有乾隆皇帝御製滿漢雙文的石碑、推估嘉慶年間的水師大砲、地震紀念碑、日據時代神社的附屬館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嘉義孔子廟、忠烈祠等等文史寶藏……
 
離開了嘉邑城隍廟、紅毛井之後沿著中山路而行,中山路與啟明路交叉口,也等於是中山路的終點,再往前就上山了,嘉義公園到了。

嘉義公園有免費停車場,過了公園大門口,繼續沿著中山路往上走,路旁有多座停車場可停車。雖然是個非假日,由停車場的車輛來看,遊客似乎不少。

走進大門,大門後是一塊廣場,廣場的邊上一座銅像,銅像底座上寫著天下為公的幾個金色字,銅像後一群樹木,樹木有高有低、綠意盎然。

綠草地邊立著一座嘉義公園/植物園/都會森林公園的導覽路線圖,由圖上可得知,這三座公園的園區是連接在一起。至於今天在公園裡要如何瀏覽呢,就採取隨興的方式而行。

銅像的後方,一串由紅磚砌成的拱門成直線排列,往前望去就像由大而小的一串拱門串在一起,很有意思。

紅磚拱門正面成一串,側面則是並排成一線,所以不論是正看或側看,都是排列的紅磚拱門。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牆之道?導覽路線圖裡沒有任何文字說明,所以只能猜測。

紅磚拱門旁一座圓形的花圃,花圃裡花開熱鬧,花圃四周瘦高的椰子樹環繞,藍天白雲下顯得有點南洋風味。

再往前些,在一群樹木間又有一座圓形的台座,灰黑色底座、灰白色護欄,外觀講究又漂亮,台座中間有一圈較高的圓形階,這是供遊客坐下休息的地方嗎?但沒有屋頂可遮陽又不很合適。那究竟是什麼裝置,又做何用途呢?

台座的中間有一座大石碑,原來這是福康安紀功碑。石碑本身與贔屭碑座都是在福建廈門所造,但運到臺灣府城時贔屭掉入港道中,只好用砂岩仿造一座,置於縣城東門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輾轉移到嘉義公園內存放。

福康安紀功碑是清乾隆53年(1788),為表彰欽差大臣福康安在林爽文事件中率軍解諸羅縣城之圍的功蹟,乾隆皇帝御筆寫成的碑文。

石碑上滿文和漢文並列,但隨著時間過去而造成的風化,碑上文字已不易閱讀,有點可惜。

福康安紀功碑後方一片綠草地,草地綠、大樹高,樹蔭下涼風陣陣,夏日裡的樹蔭下舒服無比。

步道旁有一道長長又彎曲的石駁崁,原來駁崁下是一條小溪流。溪流不知由何而來,流經公園後也不知要往何而去,溪中淺淺的溪水,平靜而無聲的流著。

公園沿著山坡而建,有點小坡度但很緩,比起一般都市裡的公園有變化,但又不像郊外公園般的有點荒涼。沿著步道在公園中穿梭前進,以輕鬆的心情和步伐慢慢爬坡而上。

又有一座石碑出現,這座石碑的基座各種線條都很優雅,但顯然沒有之前那座石碑的基座那麼講究。

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一江山為浙江省臨海縣的一座小島,面積只有1.2平方公里,民國44年元月18日共軍大舉進犯,守軍苦戰最終全部壯烈成仁。民國45年立碑紀念,此碑民國105年嘉義市政府列為歷史建築。

繼續沿著步道往上走,沒幾步,一群大樹中有一座涼亭。

涼亭位在翠綠的樹下,白色的亭身配上深綠色的琉璃瓦屋頂,涼亭本身的色彩對比的煞是好看,涼亭和綠樹的色彩也十分融合。

涼亭的基座側面鑲著一塊石碑,由石碑上來看,這座涼亭為一信亭,建於民國66年。石碑上方圍欄開了二個孔,孔上鑲著紅色的一信標幟,像是在圍欄上開了窗,有點裝飾又可做為廣告。

離開一信亭,走上公園邊緣靠道路邊上。

道路旁是公園較高的位置,站高點往下看,公園裡開闊的空間、寬廣的步道、處處綠樹遮蔭,令人覺得環境極為舒適。

道路旁一座古城門,老樣式又有些斑駁的古門讓人覺得好像時空回溯了數十年,門上寫著道貫古今,。

道路的另一側,一座大型的建築物,以外觀來看,建築物年紀似乎不大。

走近一點看,由大門上的字得知,原來它是嘉義市立棒球場。

視線再移回公園,古門後有一座銅像,穿著紅衣的吳鳳。吳鳳銅像有些歲月痕跡,不知道和那座古城門是否同時建造,是否為一體。

前方一座涼亭建在高高的基座上,水泥基座長青苔,而涼亭漆成大紅色,有如一位穿著華麗戲服的表演者正在台上熱情的演出。這座涼亭是三信亭。

三信亭邊有一堆石頭,石頭上立了一塊石碑,嘉義縣長陳嘉雄立於民國63年,石碑上寫著仰之彌高,指的是孔廟嗎?

因為再過來就是一幢紅色的龐大建築物,孔廟。嘉義孔廟歷史悠久,但目前孔廟建築是民國50年所建。

彎進了孔廟,在孔廟中轉了一圈之後離開。步道邊上築起了波浪狀的紅磚牆,波浪有高有低有起伏,波浪上再加上各種不同形狀的窗,煞是好看。

紅磚波浪牆步道的另一邊,一塊方方整整的綠草地,這是嘉義公園的槌球場。草皮綠又平,但可能是夏日裡日曬炎熱,槌球場中空無一人。

在槌球場邊的步道上,遇到了一隻白鶺鴒。

白鶺鴒就像是個頑皮的小朋友般,想要靠近牠一些,牠隨著接近牠的速度往前走,當打算不再理牠時,牠卻又停了下來,好像一直在玩捉迷藏般。

和白鶺鴒追逐了一會兒之後,往前方一看,一塊大空地上設置了許多座小朋友的遊樂設施。

另外一側的草地上一座很大的尖斜屋頂建築,拱門裡是洗手間。

往兒童遊戲區去看看,遊戲區周圍都是大樹,但大樹的數量多,反而看起來覺得平凡而不突出,好像是理所當然般。

遊戲區裡的設施看起來都還不錯,但完全沒有遮蔭,酷熱的夏日裡沒有吸引力,不見任何小朋友的蹤跡。

倒是有一位老爺爺在公園中散步,走累了,走到遊戲區,坐在木屋的圓洞中休息乘涼。

遊戲區周邊有許多老榕樹,由盤根錯節狀可知它們年紀都不小。

離開遊戲區繼續往上坡的方向走。

往上走幾步路之後,又有一大片的老樹,老樹下排列著石燈籠,看了令人滿腹疑問,為什麼這麼多石燈籠放置在樹下,究竟有何意義?

一般而言石燈籠和日本宗教有關,靠近石燈籠一看果然沒錯,石燈籠上的記載日期為大正十年,日本佔領台灣的時間。

鋪著石板路面的步道,兩側是大樹和石燈籠羅列,看起來頗為慎重其事,究竟這步道通往何處去?

步道通到階梯前,階梯上方一座雄偉的牌樓,牌樓上寫著「忠烈祠」,不禁令人覺得很詭異,為什麼忠烈祠會和石燈籠組合在一起。

通過牌樓後,出現一座日式的古建築,原來這是當年的日本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現在則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早年為神社的建屬建築,後來作為忠烈祠,因而會有忠烈祠牌樓和石燈籠聚在一起的特殊場面。

過了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再往上走,一處大平台上存留著一座小平台,當年的神社現在只留下基座。

神社基座旁一座說明,內容說這是神社遺址,現存的石砌基壇及柱高約120公分,神社因遭受蟻害腐杇而拆除。

神社遺址的上方有一座圓柱形的高塔,射日塔,塔的下方是現在的忠烈祠。

射日塔前方的步道旁一排鳳凰木正在開花。

鳳凰木翠綠色的葉子加上火紅的花朵,夏日陽光照射下充滿生命力,過些日子這些鳳凰木的花盛開時,火紅一片不知會有多漂亮。

登上射日塔轉了一圈後再下來,射日塔旁又有紅磚砌成的圓拱牆,在此要暫時離開公園。

沿著紅磚圓拱牆旁的階梯往下走,走入森林中,走入植物園。

植物園裡步道多,初次造訪完全沒有概念,怕迷了路也擔心在園裡耗時太多,不敢太造次,很保守的走了一圈再離開。離開植物園時往公園方向走,回到公園邊隱約可見前方有紅色建築物,距離孔廟不遠。

沿著步道往下走,一小段距離後來到孔廟後方處,沿著孔廟旁步道而下。

孔廟旁的樹林間立著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立石的地點不起眼,石頭本身也不起眼,若不細看也看不出石頭上有字,令人覺得好像和孔廟或孔子毫無瓜葛,好像是心不甘、情不願但又不得已的立了這塊石碑。

過了孔廟,繼續沿著步道一路而下。上山時走的是面向孔廟的右手邊步道,而下山走的是面向孔廟的左手邊,所以走的步道和上山時不相同。

有時走在樹蔭下,有時露出陽光中;石階梯走完換成彩色地磚步道,彩色地磚似乎很講究,莫非有新的玩藝將出現。

走在步道的樹下覺得金光閃閃,原來是幾株阿勃勒樹上垂掛著花串,長長的花串,每串都閃著耀眼的金光。

果然不出所料,彩色地磚步道的前方很有料。

草地上,十二門古砲一字排開。

據嘉義市政府的資料記載,這十二門古砲並非一開始就位在這裡,而是於1975年移置現地。

究竟是由何處移到這裡來呢?不知道,古砲來源無資料可查,可能與嘉義出身的水師提督王得祿有關,也可能是本來配置在東、南、西北城門的古砲。

古砲旁有一塊石碑,石碑中間有一道斜斷痕,而石碑上方有浮雕的雙龍搶珠,石碑上的字因風化不易閱讀,但可看出落款為明治丙午年冬。

石碑的下方鑲著一塊新的石碑,新石碑上說這是丙午烈震紀念碑。西元1906年嘉義發生規模7.1級的大地震,傷亡慘重,嘉義名醫莊伯容先生請岡田廳長准予立碑紀念,就立於嘉義公園內,成為台灣首座地震紀念碑。

紀念碑旁有一座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解說牌,內容除了說明紀念碑的沿革之外,也將碑文內容寫出,若想了解碑上究竟寫些什麼,可閱讀解說牌上文字。

過了紀念碑的前方,遠看樹下好像有座涼亭。

來到樹下才知不是涼亭而是兩座圓形的大鳥籠,但鳥籠裡是空的,以前住在裡面的不知道是何方人物?

大鳥籠之後有一座水池,水池四周都是綠草地和樹木,池岸以石塊砌成,帶有天然味而沒有留下太多人工鑿痕。

水池中有幾座小島,小島佔了水池頗大的比例,島上各有一些樹木,幾座小拱橋跨越在水域上,連接岸邊與小島。

小拱橋形狀優雅,但橋下的水中為什麼要擺放許多大石塊呢?

繞著水池邊走,看到一塊綠色的告示牌才知道水中不是大石塊,而是小鯨魚。鯨魚會噴水但有時間性,距離下次鯨魚噴水時間還長,不留在池邊等,繼續往前行。

水池之後又有一間以鐵柵欄建構的房子,這間房子很大,莫非是一處新的鳥籠?

走近看,房子裡住的不是鳥而是一部老火車頭。

老火車頭四周都以密密的鐵柵欄與外界隔開,目的是為了保護老火車頭,如此一來令人覺得和火車頭距離無限遙遠,火車頭被隔離在籠中孤獨而無助。

老火車頭製造於民國3年,年紀已經逾百,曾經以它的年輕歲月在阿里山森林鐵路上奔馳六十年,載客運貨為台灣貢獻良多。

走到老火車頭處也回到公園的山下入口處,也結束嘉義公園之旅。

在公園裡有孔廟、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射日塔等等,都將一一去看看。
 
這趟嘉義七日遊其他相關的行程景點,請參考: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