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06 18:58:51瀏覽2945|回應0|推薦31 | |
嘉邑城隍廟位於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168號,是清朝時期在台灣府諸羅縣官府最初創建的城隍廟,也是諸羅城三大古廟之一。康熙54年(1715),諸羅縣周鍾瑄知縣捐獻六百餘兩銀興建,初建時是屬縣級城隍,歷經三十多年後,於乾隆29年(1764)重建,成為當時諸羅城最壯觀的廟宇。日據時期昭和11年(1936)再度重建,民國69年(1980)增建後殿,而拜殿與正殿則保留日治時期的樣貌。2015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一早走訪了九華山地藏庵,離開地藏庵後直接往城隍廟而來。這二座歷史悠久的嘉義古廟都位在市區內,距離也不遠,很快的抵達城隍廟。城隍廟的廟埕不大,廟埕能提供停車的車位沒幾個,雖然是一大早,廟埕上無可停車,只好繞到附近的道路旁停車再走回來。
來到城隍廟首先見到的是一座位在路旁、城隍廟入口處的高聳牌樓,這座牌樓是民國80年添建的建物,高聳而壯觀。
走過牌樓下、進入廟埕,廟埕不大,一座古色古香的廟建築出現在眼前。
廟埕上架著一座大看板,2015嘉義城隍廟建廟300年,全國兩岸城隍會諸羅的活動,活動內容多元而且時間長,由農曆的七月直到國曆的十一月。
廟埕的側邊一座金香鋪,這是城隍廟的直屬商店,提供預先準備好的香和金紙。
一般廟門的下方會有一塊或大或小的門檻,古時門檻是用來防水流入室內,後來演變為屋子的內外區分。進入廟門或古時人家大門,基於禮貌和對主人家的尊敬應彎腰跨過門檻而不能踩門檻,但城隍廟的門檻已經被踩得不成形,可見進出廟門信徒的眾多。話說回來,若是要進入廟裡,應該記得跨過門檻以示尊敬,避免失禮。
三川殿後是拜亭,拜亭後是正殿,三者呈「工」字形平面建築格局。
拜亭有些柱子是整支漆成黑色,有點沉重陰森之感,柱子上木雕對聯木塊也是黑色,看了更是令人心生敬畏三分。這幅對聯的落款日期為昭和14年(1939),時間不算太長,但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黑色的柱子外,拜亭還可以看到不同材質的八角柱或龍柱,都十分講究,十分的精緻。
八角柱上的落款日期為昭和13年,同樣一座廟且位在同一座拜亭裡,照理說建築應是同一時間完成,但不知為何會有一年的落差時間。
再往旁邊看,另外還有六角柱,而且落款時間又早了一年,昭和12年。
拜亭的兩側各有一道門可通往外面去。
拜亭不大(應該說整這座廟的正殿古建築部份不大),走幾步就由三川殿來到正殿前。
正殿前一只香爐,外觀形式和地藏庵的相類似,香爐本身看起來很古老,而香爐下的檯子也很古老。
香爐的兩側有范謝將軍,儀態十分嚴肅,威嚴十足。
正殿側牆上鑲著一塊「城隍廟重修碑記」的石碑,石碑落款日期為民國87年。民國85至87年城隍廟進行三川殿、正殿、後殿彩繪的修復。
正殿不大但高度高,神龕前以木材圍成一圈柵欄,很有回到古時候場景的味道,或許也可以說是好像來到另一個時空的感覺。
城隍廟主祀城隍爺,正殿的中央神龕上城隍爺顯得威風八面。城隍爺前的供桌上,怎麼會有紙箱排列成散形,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城隍廟出紀念酒,每個紙箱上都貼了封條,無法看到紀念酒的瓶身模樣為何。
紀念酒的供桌兩側各有二尊神像,城隍爺的師爺和判官。
正殿上城隍爺的兩側,分別供奉著福德正神和速報司爺。
而正殿兩側靠牆處各站立著一排官差,這些應是城隍爺的幫手,都是些將軍和差爺。
牆上高掛著一只算盤,城隍廟裡算盤的意思是要用來精細計算一個人一生的功與過、善與惡,警愓世人從善離惡。這只大算盤是道光21年(1841)時晉江善信龔道南所捐獻。這是第二次在城隍廟裡看到算盤,上次見到是在高雄鳳山的城隍廟。
正殿的後方兩側各有一道門可通往後殿,右後門旁供奉著開漳聖王,但可能是受限於空間關係,開漳聖王只坐在供桌上,沒有神龕。
在走往後殿之前,又看到牆邊有一座大石碑,乾隆30年,諸羅知事張所受立的重建城隍廟碑。乾隆29年城隍廟動土重建,乾隆30年(1765)落成而成為當時諸羅城最壯觀的廟宇。
後殿的殿前又有一只大香爐,石雕的香爐體積龐大,雕刻精美。要找到這麼一顆大石頭可雕成香爐不易,要將石頭雕出美麗樣貌更不易,而要將雕刻好的巨大香爐搬運到這裡來就定位也不容易。
後殿主祀天上聖母,據記載,這媽祖原是諸羅城內三大古廟之一天妃宮的神尊,乾隆56年(1791)嘉義知縣單瑞龍將天妃宮擴大重建後並更名為大天后宮。明治39年(1906)發生了大地震,大天后宮不幸震垮被拆除而未再重建,當時信眾將媽祖娘娘和其它宮內神尊移到城隍廟後殿供奉。
城隍廟歷史久信眾也多,媽祖殿上的神像顯得光鮮亮麗,但神龕和許多木雕卻是被香薰成了黑色。
媽祖的兩側分別供奉著城隍夫人和註生娘娘。
原來城隍夫人並不是只在城隍廟裡當個閒妻涼母,而是為眾多家庭和諧盡心力,所以來到城隍廟可以向城隍夫人求賜宮鞋,以求圓滿幸福。
若是想要添丁弄瓦卻久無喜訊,那麼就要來拜求註生娘娘,以求早日得以增產報國、了卻心願。
註生娘娘旁還有一座太歲星君殿,殿裡太歲星君排排坐,好不熱鬧。
接著由旁邊的樓梯登上二樓去,二樓是觀音殿。
觀音殿裡理所當然的是由觀音佛祖當家坐鎮,但比起媽祖殿或正殿,觀音殿的裝飾顯得簡單了些。
觀音殿的兩側牆邊供桌上各有著一座小山,小山上挖了許多山洞,山洞裡都各有一尊神佛,這些羅漢在這裡不知是在修行還是做為觀音佛祖的兵將助手。
觀音殿上高懸著一塊澤被萬民的扁額,落款日期為歲次乙丑年,應該是民國74年重建後殿完工時所懸。
再往上走,三樓是水仙宮。
走進水仙宮,首先見到的是文昌帝君,廟方在文昌帝君殿前立了一座解說牌,說明用什麼供品來拜文昌帝君以求靈驗。
再來是月老,月老殿和文昌帝君殿都是大紅色,散發著一片喜氣洋洋。
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也就是大禹。
再往上一層,四樓是五恩主殿。
四樓有張大供桌上擺放許多神尊,神像前寫著「結緣奉拜」,猜想是這些神像是要給有意奉拜的信徒,可以將神尊請回家。
五恩主殿裡主祀五恩主公,也就是關羽、呂洞賓、張單、王靈官、岳飛。
走出五恩主殿的室外看五恩主殿的建築,牆壁不是和地面垂直,而是呈斜角,牆面開了三座圓拱門,牆的外觀花紋像是以石頭堆疊,建築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城門般,很是特別。
再往上一層是五樓,五樓是三清殿。
三清殿主祀三清道祖,也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殿外也有一座平台,平台前的牆和四樓一樣像是一座城門,但不同的是三清殿的牆上是一座圓拱門和二座圓拱窗。
由五樓通往六樓的通道像是一座位在半空中的橋,這座橋位置高,所以走在橋上有如走在雲端上。
走上橋也就到了城隍廟的最高點,城隍廟的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主祀玉皇大帝,另外玉皇大帝左右側還供奉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
凌霄寶殿的位置高,所以在凌霄寶殿往外望去,附近的嘉義市區街景都已在腳下。
在凌霄寶殿逗留了一陣子再沿著樓梯下樓去,前往位在城隍廟旁、蘭井街上的紅毛井。
這趟嘉義七日遊其他相關的行程景點,請參考: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