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4/08 00:15:12瀏覽902|回應2|推薦10 | |
《貧民百萬富翁》與《Q&A》(《貧民百萬富翁》的原著小說)相較起來,你喜歡哪一個? 安裝捷運站作品期間,我先是到“滑吶威秀”看了電影,朋友又借了我《Q&A》一書,因為工作時間相當長,看書的速度又慢,雖然這本書薄薄的,但我卻斷斷續續地花了兩個星期才看完。 寶萊塢不虧是個電影產量世界之冠的地方,我的呼吸節奏完全被《貧》一片掌控,用呼一個巴掌轉換場景,呼得我和傑默一樣驚愕晃惚;對於哥哥薩林的情感,我同傑默一樣地又愛又恨;而想愛拉蒂卡的心情,我和傑默同樣的用盡全身的力氣;最末,當我聽見電話那頭傳來拉蒂卡的聲音,我能感受到傑默心中的欣喜和一切都不那麼重要了的瀟灑。 傑默用18個悲慘的年歲和堅持,換來成為問答遊戲中第一個拿到最高獎金一千萬盧比的參賽者,但,錢,不是他的目的,到此他的目的還未達成,因此,他不顧一旦答錯題目,巨額獎金將煙消雲散的風險,毅然決然地選擇繼續答題,這就是他的堅持,從小他就是個為達目的願意犧牲的孩子,這樣的堅持,最後讓哥哥都動容。 如果第一個一千萬盧比的獎金是用他的18個年歲換來的,那麼第二個一千萬盧比就是用他對愛情執著換來的,能和拉蒂卡相戀一切就足夠了。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一直疑問著,薩林不讓拉蒂卡和傑默在一起,我不斷咒罵薩林是個不愛弟弟的壞東西,但為何最後他又為了拉蒂卡和弟弟犧牲?4/5我又看了一次,我找到對我來說很合理又滿意的答案,我猜測,薩林其實很愛弟弟,只是長兄如父,他要確保弟弟能安全生存,因此決定把拉蒂卡當成籌碼,比起弟弟的安全,一個女人是值得犧牲的。 我落淚了兩次,一次是在一同逃命後,傑默和薩林在火車上討生活,即使開心大叫大笑,心裡還是揮不去拉蒂卡被薩林遺棄時佇立看著他們搭的火車遠離的剪影;一次劇末拉蒂卡和傑默相逢後緊緊相擁,為了他們愛得如此用力而哭泣。 我蠻推薦大家去看這部戲的,不過建議大家到電影院看,因為翻譯的功力不一樣,電影院的版本比較能引人入勝。 《Q&A》同樣是用過去的人生經驗來答覆所有的題目,不同的事,主角湯瑪士的人生更崎嶇、更多元、更離奇。 《Q&A》其實和《貧》片不大相同,《貧》愛情是主軸,雖然《Q&A》湯瑪士參賽的主因也是為了愛情,但那不是故事的全部。 湯瑪士是個孤兒,同樣沒受過正統教育,讓外藉神父養育長大,這奠定他日後討生活的重要條件,會說會讀英文,也因為這個條件,促成他能答出所有答案。每個題目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獨立的片段,內容和情緒的轉折豐富,不同故事寫著不同的人心險惡,而每個故事都給了湯瑪士一個夢想和一些人生道理,這些故事湊起來,就是湯瑪士的人生,就是十二道題目的解答。 與《貧》片一樣,在十二道題目之後,有一題終極題等著沒收參賽者的所有獎金,但幸運的,湯瑪士因為善良仁慈的本性,最後一題也順利地得到幫助,不但沒有讓節目製作人得逞,反而得到最豐厚的獎金。 作者的筆調詼諧,這使我讀著悲慘的故事卻笑聲不斷,這樣的畫面很諷刺,但人有時候就是這樣,面對他人的悲慘常常事不關己,特別是同儕之間,愈是有比較心理的,愈是希望對方悲慘到無以復加。也因為幽默的筆調,我才能把這本悲慘至極的小說讀完,幽默可以支持一個悲慘人生,而不至讓人中途退出。譯者翻譯功力很好,流暢到就像是本國人寫出來的小說一般。 不過小說的結局,我個人是覺得不是收得非常好,雖然結局藏了一個驚喜意外,但是內容好像為了結局而結局,來了一連串的交待,像是電影拍到後來沒資金了,草草用個主角春風得意地走在路上,背景音效是他的聲音,交待著每位配角的後續發展,好人好報,壞人則不例外地都來個現世報一樣。 《貧民百萬富翁》和《Q&A》,相較起來,我喜歡《Q&A》,雖然結局沒有令我很滿意,但比起《貧民百萬富翁》,《Q&A》更值得玩味。如果兩者你都還沒接觸的話,建議您先從《貧民百萬富翁》看起,再看《Q&A》。 p.s. 本來想加些小說內容,但我的文筆告訴我,這非三言兩語能了事,還是留待大家自己體會會比較好,免得壞了大家讀這本書的興緻。^^ 佑璇 2009/4/7 pm 23:50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