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1 00:47:53瀏覽2101|回應3|推薦4 | |
雖然我覺得這齣戲應該改名叫做【英勇的陶侃】吧! 這齣劇的劇本無聊到讓我呵欠連連, 完全不知道整齣戲的重點是什麼? 要不是復字輩的大師哥、大師姐,鎮住場子, 葉復潤、曲復敏精彩的唱做唸打,撐起下半場的重量, 打可能沒有啦,葉師哥只簡單比畫了兩招, 否則,我可能會第一次在劇場睡著。 老娘還是那句老生常談, 歌舞劇、歌舞劇, 歌走在舞之前, 京劇也好、歌仔戲也好、Broadway劇也好、義大利歌劇也好, 唱比做重要, 我不管這是新編京劇,還是京劇新編, 搞一堆乾冰、布景、國樂奏的悠悠揚揚、 服裝美美的,找舞蹈系女生出來跳個現代舞,碗糕舞一堆的, 這些舞台效果或是跨藝界整合吧, 都要建立在基本功之上。 你給老娘唱好了,姿勢擺穩了, 沒聽說哪個唱的爛的魅影可以獲得掌聲的。 復字輩是什麼概念呢? 復興劇校第一代培養出來的京劇演員, 他們以復興中華傳統文化這樣去排輩份, 葉復潤、曲復敏、齊復強、曹復永是第一屆, 陶喆的媽、陶大偉的太座王復蓉, 就是當年復字輩,大名鼎鼎的女一號。 葉復潤真是寶刀未老阿, 一把年紀唱作具佳, 最後幾場武打戲, 他做做樣子,也是有模有樣。 剛聽完一整個星期的天津京劇院, 葉復潤的表演,音域的寬廣與起承轉合, 都是多年苦練的功力,半點不輸人。 還有一點,他聲音充滿感情與生命力。 曲復敏也是,站出來就是A咖的氣勢, 渾厚的嗓音,也比對岸一線老旦強。 近年對岸老旦一個比一個年輕, 聲音太尖,都無法形容那是個什麼旦。 幾次看《四郎探母》,覺得楊四郎比佘太君滄桑好多。
齊復強上場二分鐘,台步的氣勢、口白之精準, 我最愛的大花臉,怎不讓他唱個兩句呢? 攪的我心癢難搔。 郭勝芳演太后,口白還不錯, 唱功讓我小小嚇了一跳, 郭勝芳應該跟魏海敏是同一代的吧。 小陶侃母朱傳敏則是兩者都讓我驚嚇到不行, 她、她、她、她、她,她怎麼唱成這樣了。 這些青衣是太多年不吊嗓了是嗎? 朱傳敏是程派,我倒是不在乎她唱的像不像程派, 而是她的聲音,就是讓我耳朵受不了,超不舒服的。 音準不穩,哇靠,她還是復興第五期的中師姐呢! 冒著風雪找人買她剪下頭髮一段,說實話, 編排的很用心,場面也很大。 但朱傳敏的身段,就是不精彩嘛! 不知道是不是體力不足,看的我一點FU都沒有。 有一小段,表演了程派最出名的甩水袖, 有點樣子,問題是,她不是新人, 多年青衣,成績不該是如此。 上半場演小陶侃的趙揚強,演的不錯,很有大將之風, 剛開場有點小緊張放不開,愈到後頭演的愈好。 不用看介紹,肯定是曹復永高徒啦, 唱腔、做功,跟老曹一個樣子刻出來的。 小伙子加把勁,前徒不可限量。 蒲族涓的陶侃妻,也還可以,出場不太穩, 但後面就不錯,驚聞長子陶瞻戰死沙場, 那一段悲痛的戲就演不錯,旁邊是葉復潤、後頭是曲復敏, 小師妹遇強則強,我有被她感動到。 她的扮像漂亮,身高又夠,好好努力, 說接班人太早, 但肯定是可以出人頭地的。 蘇俊、祖約兩個略帶喜感的大反派, 安排的都是武淨,我覺得有點重了, 蘇俊改成大花臉多好阿, 兩人身手OK,唸白得再加點油。 游山玲的陶瞻妻,武旦身手好強阿, 很有當年楊蓮英的味道。 比起來,陶瞻的武功就很遜, 早知道就該讓他老婆上戰場阿, 自己去逞什麼英雄, 沒打兩下就掛點。 臧其亮的周訪很討喜,但下半場他上哪去了? 吳劍虹的得意門生,但口白比起吳劍虹….. 真差的遠了。 其他幾個印像較深的角色, 龔員外,張化緯,不錯, 老人、欷鑑,周陸麟,口白很精彩,陸光一期, 嘿,周金福的兒子。 這整齣戲,劇本還是最大的問題, 不夠結棍、不夠感人、不知重點為何, 也不知道母親賢淑在哪裡, 紡紗、剪髮賣錢也就罷了。 陶侃送了一罐漁民做的醃魚給他娘, 被他娘寫信臭罵一頓, 意思是說他收紅包。 這一段叫做封鮓責書, 小陶侃接到信,跪下讀信,痛哭流涕。 哇哩勒,我差點沒笑翻在坐位上, 我說陶媽媽, 這叫敦親睦鄰好嗎? 上半場也就罷了,下半場主角就是陶侃, 最後一場打架戲,把京劇看家本領全端了上來, 雖然出了點小錯,但也不礙事,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要安排這場戲。 如果要描述陶侃出色的文治武功, 就別去郊外遠足,多鋪陳點過程, 大將軍又要搬磚頭、又要去玩耍、還得讓陶奶奶唱兒歌, 整齣戲拐來拐去,卻因為一場精銳盡出的打鬥, 忘了真正的主題。 然後,台詞也太艱澀了,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許多不會唸的字, 搬磚頭叫運甓(屁音),醃魚叫鮓(詐音), 不認得也就算了,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 乖乖龍的東,這也太難了點吧。 唱腔的安排,說實在也不是那麼悅耳動聽。 雖然,我還是肯定全體工作人員的付出與辛勞, 這麼多人進場出場,那是咂血本的事情。 但拜託,還是要回到戲劇本身給人的感動, 請把基本功練好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