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1 13:14:56瀏覽435|回應0|推薦6 | |
英伦记事-----约克记(二) 中国老百姓常说衣食住行,可见吃饭穿衣是很重要的事情. 来到了异国他乡, 穿的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但吃什么,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另外一方面,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来说,住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住的舒适安全,才有心情学习,工作. 记得前一篇我说过, 我在约克的住所,是我在国外这些年来住过的最舒适最具有童话色彩的住所: 清一色的两层小洋楼. 楼上两个屋,楼下三间屋. 屋里是一张靠墙放的写字台, 台子上方贴墙还订上了书架. 书架的底层就是一盏便携式的台灯. 非常实用,但很简单. 房间本身的布局和物件也是如此: 除了一个写字台,剩下的就还有一张单人床, 两张椅子(包括写字台的椅子)和一个内嵌式的衣柜. 整个房间和书架的色调都是淡淡的暖色调,间于乳白和天蓝之间的感觉. 另外,天花板上贴上了特殊的墙纸, 每次夜晚关灯后, 墙纸上星星图案的反光都会延时一些再渐渐熄灭, 很让人觉得有些想象力的感觉,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没事喜欢看星星的人来说.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说过: 细节决定成败. 我想,约克住所之所以如此深得我心,不在于它的豪华或者舒适, 也不是在于他的面积,其实房间本身很小,而是在于她美好的细节,简单朴实而又温暖的布置. 不是吗? 我的房内有蓝天, 星星, 房外面是一片面积不大,被灌木丛围绕的花园和草地, 每天早上起来,总能听到有一只母鸡在外边找食吃, 也常常有松鼠来回乱窜, 总之让我感觉和自然很贴近. 万物皆有灵, 而把自己捆绑在金屋银屋里的人,或许未必能体会到这一份不同的安宁和快乐. 真的, 房子再大, 不会有一个人的心大, 与其把心硬塞在房子里,不如把房子放在心里,那么你也许就不会嫌弃这个房子是否很小,很破,很旧, 只要她是你心爱的房子,心爱的家,里面住着你心爱的人. 我们睡在任何一张床上, 到最后都会停止呼吸,不如享受这份淡淡的,暖暖的宁静, 一张椅子, 一张床, 傍晚,把窗户打开,听听夜里各种奇怪的声音, 读读自己最喜爱的故事, 睡前思念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人, 这样的呼吸,这样的生活,是平稳而安心的. 离开约克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找回这份安宁过. 而安宁也绝对不止是因为环境本身的缘故,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我来的这批学生都很喜欢打游戏,所以基本上不出门,不出声,有事都在MSN线上说,以至于互住隔壁的两个朋友,天大的事情都不会出来说句话,非要在MSN上聊。偶尔掉线了,才会有一个哥们伸出脑袋,对着离自己仅半米不到的对门喊一句:嗨,哥们,你掉线了,快上来啊!” 多年以后,他们出名了,形成了一种新世纪的社会文化团体,人们很尊敬的称他们为: 宅男(女) 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其实院子真不深,深的是人心。最早我以为网络可以使大家走的更近,后来才发现人们其实因为网络越来越远,现在,我更觉得,也许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我们恰好发明了这种叫网络的完美的逃避现实的工具而已。 也许我们就是一张网,有时想逃脱,有时想纠缠。 无论怎么宅,无论再怎么网,蜘蛛饿了也是要吃饭的,何况我们这些来自民以食为天文化的中国学子? 为了吃饭这个议题, 我们很好的继承了国内有问题必开会的优良传统,基本情况一般是这样的: 开会地点: MSN 开会时间: 随时 开会人员:某,某,某 开会内容: “吃了没?” “没呢。” “这个地方有没有小卖部之内的地方?晚上没有夜宵可是要人命了啊” “是啊,饿着肚子怎么打暗黑(当年很流行的游戏)啊?” 那就去找吃的吧!几个人披星戴月,沿着小镇古道的墙边,一路走出了学生住宿区,走向了外边的居民区。 小卖部是不大可能有的,至少当时在周围也没看到。事实上,如果在住宿周围,能够有一个卖烧烤或者炸肉串的小摊,或者早上能喝到一碗豆腐脑,那是最好不过。只是,我们所熟悉喜爱的小吃,和那些诱人的吆喝,显然和宁静的英国田园风光不大和谐。所以,没有闻到香味,没有听到吆喝,约克的夜,静静的,冷冷的。不过,有舍便有得,静静的夜,和家乡的喧闹,都各有一番风味吧。 “不愧是吸血鬼的故乡”突然有一朋友冒了一句。(是吗?不是吗?我没查过,反正我和吸血鬼没有缘分,不关心)。 然后大家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哆嗦,齐声说了一句: “Fish and Chips” (鱼和薯片) “纳尼?(哪里的谐音)(日语中的 “什么”)” 北京的哥们来了一句 “在那里呢”我说到,果然,前面的街道上,开着一家小卖部, 卖着我们从小学学英语就知道但从来没有见过的鱼和薯片。 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夜宵却在暗夜深巷处。。。(谁在砸我?)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过去瞅瞅,是饿了,结果几个人一起凑钱,弄了两条鱼和一堆薯片。卖鱼的是为中东的大叔,至少看上去和本拉灯有一定的相似处。后来我们知道,类似这样的小店,很多都是中东和土耳其人开的,他们卖的也不止鱼和薯片,还包括很好吃很好吃很好吃的一种叫做卡巴布的东西。其实,其原理和北京的金酱肉丝,山东的煎饼卷大葱,新疆的囊,墨西哥的鸡肉卷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一张大面皮裹上一堆各种各样的东东。这是后话了。 至于鱼和薯片怎么样了?这个不好说。鱼的确做得很有特色:是裹着面炸的,然后和着加盐的薯片一起拿张纸包好,就卖给你了。回家一吃,味道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很面啊,鱼的味道都没有了。倒是薯片炸的很不错。后来知道,那伙计没给我们加番茄酱。西方的很多食品,不加番茄酱吃是不能体会其妙味的。啊,那位大叔一定是个犹太人,假扮成拉灯大叔的。 鱼和薯片虽然有名,但吃的人并不多。英国的饮食文化远没有法国和德国丰富,也听他们讲,在岛上最流行的就是中国菜,印度菜和意大利菜,加上土耳其的卡巴布。有钱的人吃的好些,一般的老百姓吃的就更简单些,后来我表妹去英国旅行,住在英国的劳动人民家里,每天就给她吃烤土豆,加几个豆子,气的她发誓再也不去英国了。我不知道是因为那家小气还是什么,不过即使我在美国人家里吃饭,吃的也是很简单的:一些色拉,一些炸鸡,一些糊糊样的东西。总之,很少有人会在家里吃牛排那些复杂昂贵的东西。 似乎西方人花在吃的上面的时间普遍不多,除了艺术气质比较高的法兰西人之外。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很不同的一点就在吃上面:西方的食物简单,热量高,口味和样式都较为单一,而东方文化中,尤其是汉文化中,吃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什么场合吃,吃的时候说什么话,办什么事,都很有讲究.无论是百姓的家常便饭,还是官场商场的满汉全席,都能体现出东方人把吃饭赋予了除生存需要以外更多的意义,不但超过了满足食欲的范畴,而且超过了享受生活的范畴.这种吃的文化,以及文化背后的复杂性,西方人也许是很难理解的,大部分时候,吃饭对于他们,更多的是例行公事,而对于我们,则是为了满足来自各方面的需要.而为何近代西方先产生工业革命而超越中国和亚洲, 和吃的文化,或许也有一定的联系, 当然,若是细讲起来,也许又是一篇冗长和无聊的哲学思考了. 不管怎么说,饿了的人是不在乎很多的,能吃下去就行,虽然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吃第二次鱼和薯片。 毕竟,What happened in the textbook should remain in the textbook, 那些在教科书里发生的故事就留在教科书里吧,毕竟,生活不是教科书。 除了这次和鱼和薯片的亲密接触,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法式长面包。倒不是说它真的很好吃,只是我在英国的第一个星期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啃这个。首先,这个东西比较便宜,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很实惠,我花了47便士从超市买了一根很长的法式长面包,然后回家就着方便面吃,方便面吃完了就就着凉水吃。后来知道有卖米买菜的地方的时候,才开始自己慢慢学着做饭。这也是后话。无论如何,我和法式长面包的深厚的阶级感情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尽管过去我更偏爱蛋糕些, 但在英国的很长时间里,面包成了我饮食的主题。 华人在英国居住,最好还是会做饭比较合适,真心话。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