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1 13:28:44瀏覽394|回應0|推薦2 | |
書 名:漁滬文化的源起與分佈-一個跨國際觀點的探索 作 者:李明儒 出版機關: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出版年月:98年5月 旅人前往澎湖七美島旅遊時,想必不會錯過海崖下晶綠色、伴隨著浪漫愛情傳說的雙心石滬。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學系教 本書蒐集的百餘張圖片顯示世界各地的石滬,除了國人較熟悉的心形及圓弧形之外,還有螺旋形、戒指形、箭簇形、弦月形等多樣的形構,各種形式的石滬也都與當地的地形、海潮、水流及魚蝦類生活習性密切相關,因此也反應出各民族的實用之美。 「 石滬文化的區域分佈與南島語族的分佈有高度的重疊,可據以推論石滬極可能是南島語族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徵之一;而且石滬的分佈地域與已知的南島語族的遷徙路線幾乎也是重疊,因此,石滬這項古老漁法很可能是隨著南島語族的遷徙而傳播。 」 因之本書就像那些「有想像力的科學」一樣,具有一種「即近即遠」的性質:首先這些有形有狀的石滬讓我們的眼睛可以因海岸邊的美麗圖形而獲得定著,我們也像那些隨著滬形游入滬房的魚群一樣,在被撈捕的同時,也撈捕到了自我;再者本書的出版也更能因各種石滬文化的關聯而引領讀者突破畛域之限,放眼到更遠的地方。如果從空中鳥瞰,且仍以情感關係比擬,說不定這些豐富的石滬形式還能捕撈到更多想像的故事呢! 同樣出身澎湖的女詩人蔡宛璇的詩句「 島上不時有人以光陰進行測量,用塵埃記載空間的重量 」(潮間),或許正適用於形 關於南島語族的遷徙,建議延伸閱讀:《VAKA MONA 大洋之舟 南島祖先的海洋之旅─太平洋島嶼的發現和殖民》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