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情萬縷」(1974)
2018/02/11 00:01:00瀏覽1817|回應0|推薦0

秦祥林第一座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75年第12屆)得獎作,描寫1970年代台灣留美學生各自命運與抉擇,取景Los Angeles、San Francisco,以及1974年美國華盛頓州Spokane世界博覽會。

本片由秦祥林、林青霞領銜主演,1974年12月底上映,應是繼同年7月暑假檔「純純的愛」(1974)之後,第二次合作,但非演情侶,而是絕無僅有合演兄妹,以此二人為中心,延伸出周遭親友,不同個性,不同抉擇,也因此有不同命運,算是當時有誠意也有內容的時裝文藝佳作。

故事敘述台灣留學生林維揚(秦祥林),在美國舊金山唸土木工程系碩士班,課餘在當地華埠中國餐廳打工,下了班就回住處讀書,不亂花錢也不浪費時間玩樂,是一個用功有為的好青年,因此受到餐廳老闆(高明)女兒杜愛華(陳莎莉)青睞,兩人皆懂事有涵養,彼此情投意合。但維揚拒絕放棄所學,不願接管愛華爸爸餐廳事業。

維揚室友方大豪(張魁),來美國年餘,一直沒申請到學校,靠台灣父母接濟,也不省吃儉用,每天出去玩,手頭常吃緊。後來父母生意失敗,大豪這才醒悟,決定先到紐約投靠親戚,好好補習功課,再作打算。臨走前向維揚要了「風雨中的寧靜」,留作紀念。

維揚妹妹珊珊(林青霞),申請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隻身在外,除課業壓力,精神更寂寞,認識紈褲子弟歐亨利(江彬),因懷孕必須結婚,哥哥維揚拒絕作主同意,認為這不是好對象,比珊珊在台灣男朋友劉明誠(胡銘)差太多了,要她回台灣當面向父母請示。

珊珊父母(陳又新、盧碧雲),極為想念負笈美國的一雙兒女,好不容易盼到珊珊回台灣,卻得知女兒要嫁人,不僅不能接受她捨棄好青年劉明誠,更氣她懷孕必須結婚,媽媽因此心臟病發住院。

維揚取得碩士學位,打算留美國工作一年,吸收實務經驗。但妹妹珊珊再度來訪,得知她流產,並與歐亨利鬧翻,最重要的是,現在始知媽媽病重入院,他一直被家人瞞住,於是決定立刻回台灣。而珊珊獨自留在美國。

愛華傷心維揚不為她留在美國,但回想兩人真心真意相愛,決定為他回去台灣。

結局,維揚、明誠投入台中港建設,愛華帶著爸爸、維揚父母,一起來台中港探班。

本片雖然穿插幾位演員遊賞美國片段,亦有政宣意涵,但自始至終掌握「落葉知歸根,親情不能分」意旨,溫柔敦厚說好故事,無論親情、友情、愛情都有動人之處,而且不致廢言拖曳,這就值得嘉許。

尤其善用美國、台灣兩地對照,劇中林維揚兄妹去美國唸書,暢遊風景名勝,與女友、室友聚餐融洽;在台灣的林家二老落寞寂寥,爸爸傍晚下班踽踽獨行,媽媽一人在家看照片掉淚,然後爸爸為解媽媽愁緒,結伴去「銀翼餐廳」吃飯,勉強點幾道菜,食不下嚥,編、導、演態度認真,對白平實文雅,演員亦不輕浮,其中爸爸陳又新、媽媽盧碧雲,知書達禮,心思都為兒女,銀幕形象親切和煦,現在戲劇再也沒有這樣同質演員了。

秦祥林因愛情片走紅,以喜劇片奠定票房,但正派起來,舉止有度,很有氣質,不油腔滑調,不呆不皮不誇張,眼神清澈柔和,沒有一絲邪氣。與有教養有美貌的陳莎莉合演情侶,很搭很相配;與清秀稚氣的林青霞演兄妹,也真就覺得他是好榜樣,林青霞也跟著演得很自然,很有說服力;與室友張魁對戲,溫文有禮有情有義;最好看的是,回台灣母子病榻重逢,音樂、畫面、情感皆好,很動人。

也覺得秦祥林這座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非僅以「題旨正確」概括論定,他的表演踏實有份量,氣質成於中形於外,沒有一絲造作,亦無激動誇張情緒,尤其夾在他當年一連串愛來愛去賣座電影裡,本片表演內斂自然,實屬難得。

另外,再提一下片中秦祥林衣著,無論襯衫、高領羊毛衫、牛仔外套,都穿得好看,特別是,有一套淺灰色西裝,其實是改版獵裝,背後有折及腰帶,正面單排雙扣,(秦祥林只扣一個扣子),雙翻口袋,胸前無口袋,似是當年休閒西裝時髦款式。

至於音樂部分,既然運用大量外景畫面,配樂重要性不待多言,片頭主題曲輕快好聽,難得以小喇叭主奏,詞曲是劉家昌,並以劉家昌演唱版本作為結尾,曲調結構令人想起他後來名作「綠色大地」。幾首插曲鳳飛飛演唱,特別是鳳的咬字標準清晰,完全沒有土腔,(不似其後為瓊瑤「巨星電影」系列隨興),顯然劉家昌有嚴格要求。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11013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