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婚姻大事」(1974)
2018/01/21 00:01:00瀏覽1382|回應0|推薦5

結合1960年代「健康寫實」與1970年代「輕喜劇」,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翁清溪配樂,甄珍掛頭牌,帶領「心有千千結」(1973)原班人馬,包括秦祥林、葛香亭、儀銘、張冰玉、王宇、紫蘭,另加入歐威、崔福生、林月雲、鄧玨人。

故事地點在台南鹽田,就像「蚵女」(1963)、「養鴨人家」(1965)、「我女若蘭」(1966),記述1960年代農漁養殖業環境與成果,並載入純樸敦厚的風土人情,本片來到十年後1970年代,經濟建設已有基礎,寫實台灣南部鹽業發展規模。但人物設定已非鄉村農漁民,而是水泥廠老闆、鹽田工程師、美國航太博士等等中上資產階級,並受過高等教育知識分子,闡述政策方向,鼓勵青年投入基層建設,也駁斥「外國月亮比較圓」觀念。

不變的是,李行、張永祥合作的特質,重情、重禮、重鄉土、也重文化,當然,更不會有壞人。而且,生活變好了,劇情稍微輕鬆兼具喜氣,音樂溫馨平易,大樂隊奏「結婚進行曲」(華格納版),好久沒聽到了。

電影一開始,南部某水泥廠何老闆(葛香亭)家有喜事,為兒子(鄧玨人)娶媳婦(林月雲),女兒家珮(甄珍)、養子陳堯(秦祥林),幫忙招呼內外,鞭炮聲、樂隊伴奏下,禮車開進家門口,鄰里擠著看新娘子,鄉紳民意代表蒞臨道賀,生動熱鬧呈現地方風情。但新郎滿臉不高興,早有要好女朋友,且生了小孩,卻因為經濟無法獨立,奉父命成婚。

相較父親為不爭氣的兒子選定媳婦,聰明漂亮的女兒(甄珍)對感情自有定見,即使美國太空博士李登科(歐威)專程回國求婚,對方家長(崔福生、張冰玉)也極力促成,但自始清楚意中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陳堯(秦祥林),不猶豫也不掙扎。

片中「婚姻大事」,還藏著第三樁,就是何老闆(葛香亭)自己婚姻,跟他兒子一樣,也是婚前已有交往對象,但因家裡反對,另娶他人。其後妻子早逝,為樹立子女心中權威地位,只能暗地與情人來往,好在女兒體貼懂事,讓爸爸地下情名正言順,老來互相照應為伴。

甄珍仍是全片中心人物,這回她家境不錯,應對進退聰明大方,對感情婚姻有自覺有主張,無論相親、自由戀愛,與歐威、秦祥林、葛香亭對戲,既活潑又可愛,後半段尤為重心,處理父兄情事,入情入理,機靈穩準,非常討人喜歡。

歐威(1937-1973)難得演喜劇,本片在他過世後上映,是他最後遺作之一,扮相看著嚴肅,其實台詞滿好笑的,編導有點故意讓他自以為是,格格不入不自知。但並未糟蹋這個美國太空博士,少點浪漫,實事求是,卻很聰明,幾句話就回絕別人提議,包括想向他借錢的女主角哥哥。而且,這博士很有風度,看到相親對象跟別人談戀愛,也不強求,更不會使詐,嘆口氣算了,另行登報徵婚,繼續前進結婚目標。

片中有段對白耐人尋味,歐威演的太空博士,自美攜來一顆月球隕石,送給相親對象甄珍作為見面禮,後來求婚不成,自應要回石頭:「世界上很多國家接受美援,卻跟美國作對,所以要把美援收回去」,在場秦祥林演的陳堯接話:「把石頭還給他就是了」。這應不是編導閒語,而是有意道出當時台灣態度,自立自強,不靠美援,留得住人才從事建設,不想待在這,也不勉強。

不過,本片雖帶有政宣任務,結構仍是完整有戲劇性,人物塑造都很立體,幾句話就勾勒出特色,劇中人對話並不咬文嚼字,但就是有一定禮數,有幽默與包容,化解挫折不如意,演員表現又是那麼自然,可見他們平常講話就是這樣。

片中葛香亭、崔福生、張冰玉都是自己配音,也以他們對白寫得最好,其中崔福生每次出場,都非常好看,最後忍不住教訓兒子歐威那段台詞,更是有血有肉,李行導演歷來作品塑造的爸爸,都值得一提再提。

而對比片中專程來台討老婆帶回美國的洋博士,與好高騖遠一事無成的水泥廠小開,秦祥林演台南成功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不崇洋媚外,不接收水泥廠經營管理,回歸鹽田,貢獻所長,氣質清爽,不鬧不亂,對白也滿有趣的,半夜叫醒大叔葛香亭說要娶他女兒:「我怕遲了,您就把她嫁出去了」。另有一幕,甄珍腳受傷,秦祥林抱她去診所,一路在防風林跑,看來不容易。壓軸他與甄珍結婚場景,兩人穿著正式,敘事莊重完整,應是他倆多次合演情侶,最完美結局畫面。

又,本片是秦祥林繼「心有千千結」(1973)後,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演李行導演作品,從此未有機會再受欽點,還好他也持續走紅,聲勢不減。或許也因為本片「陳堯」這角色,正派有禮,務實有為,讓秦祥林有機會接演「長情萬縷」(1974),詮釋留美碩士回國投入十大建設,進而得到1975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10995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