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習慣的角度來談情緒
2006/11/10 10:14:31瀏覽2179|回應4|推薦9
  情緒是什麼?這是千古人問的問題,詩人文人乃至於心理科學研究者,都在研究,都在思考。

  下面的短篇論文,是以前研究所時的報告。文筆生硬,純粹的論理派寫法,不斷地用各種學術詞彙來堆砌文字,但學院派的要求就是如此,教授總要大量的證據、數據、文獻來支持論調,說自己的想法像是罪惡,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是對的。現在要我用「小說」的腦袋去處理這個問題,不會是這樣,應該會是像「短篇小說:結婚憂鬱」那種手法。

  話說回來,除了打字速度外,以前受的學術訓練,難道沒法子用在小說寫作上嗎?有人說:「隔行如隔山」、「理論與實際永遠是兩條線」,但,腦袋中擁有部分理想主義的我,真的很想將這跨領域的東西處理進來,可又不能處理得很無趣、生硬……

  我想,現在的自己筆力可能還不夠,不足以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放入小說,讓讀者有所感動,但未來,或許可以當成是種挑戰?

  雖然還無法將領域學識轉成大眾小說,但我還是能夠用較為淺顯的文辭先解釋一下這篇論文的意思。

  這篇論文主要是以「評估理論」的角度來談情緒的。此理論將情緒分成「刺激」與「反應」,例如有一根針刺到手(刺激),有的人會覺得痛(反應),有的人可能沒感覺(也是種反應),所以,這理論認為,情緒也是如此,是由「刺激與反應」影響而成的。

  那麼,什麼能「刺激」情緒呢?評估理論認為「當下的體驗」、「記憶」和「情感的預期」會刺激情緒。

  舉「婚姻憂鬱」來講,優子「當下的體驗」先是擔心老公的身體,因為關心卻沒有得到相對的回應,落空的寂寞感,喚起過去婚前美好的「記憶」,而她對婚姻本來的「預期」是朝夕與愛人相處,與現在情況(當下體驗)不一樣,又更加深她的落寞與孤單感。

  至於什麼是情緒的「反應」?評估理論指出,情緒的反應會表現在「直接的感覺連結」、「評估輸入」與「長期持續的非知覺情感:心境」。

  一樣舉「婚姻憂鬱」說明。優子遇到老公的忽略,「直接的感覺連結」就是哭、流淚,同時間,她也有做「評估輸入」,就是認為「老公沒有錯,也沒有惡意」等等,但這些理性評估似乎無助於她的情緒釋放,只是讓她不怨恨老公,將之轉移成怨懟自己不成熟,進而成一種長期的情緒狀態──憂鬱(心境)。如果她這憂鬱期間延長到一週、或甚至是一個月以上,可能就得去看心理醫生了,幸好她老公及時過來處理。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刺激」沒有改變(她老公依舊忙碌,無法陪她),相同的反應連結沒有改變(優子一樣因寂寞而哭、而怪罪自己),那麼,這陷入憂鬱症的危機依舊存在。

  最後這部分便是我個人憂鬱的「結構性因素」。也就是社會上許多人憂鬱的「原因」其實很難改變,像優子的老公,難道要辭職在家陪她嗎?或是要割捨拒絕升職?當然,聰明的你我也想到另一著,就是改變優子,例如要她不要將心思全放在老公身上,走出自己的生活,不再受老公的事情影響,後者也是心理醫生常常做的事情:提出理性的建議。然而,這樣就是比較好嗎?或許是,或許不是,但沒人想讓自己陷入憂鬱中,而人,通常也只能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社會結構。

  我相信人是有自由意志能夠獨立思考,但卻越來越覺得外在環境對個人內在的影響,是點點滴滴、不斷地滲透。




────────────從習慣的角度來談情緒─────────────

壹、前言

  92年11月1日,中時晚報以「百萬國人很『鬱卒』」這樣聳動的標題報導了衛生署國健局所調查的「國人憂鬱指數」之研究結果,發現15歲以上國人有8.9%出現憂鬱症狀,若以全國人數粗率地推估,則表示至少上百萬人心情超「灰暗」;其中女性有重度憂鬱的比率約男性的1.8倍,而最「鬱卒」的兩大年齡層,依次為65歲以上的老人以及15到17歲的青少年。

  雖然,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蒐集近一年來的自我傷害患者案例,診斷發現大部分患有憂鬱症(民生報,92年11月1日),但衛生署所調查「憂鬱指數」是否能和學理上的「憂鬱症」劃上等號,仍然值得商榷;然而,類似這樣的報導,和近年來疊疊升高的自殺人數,似乎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聯合報同日報導「台灣自殺人數 10年增為2.3倍」、「自殺黑潮 這個社會多憂鬱?」,而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學生江宜珍研究發現「北市26%小四生想自殺」(中時晚報,92年11月1日);其他較為顯著的個案如「台大男生兩度跳十樓亡」(中時晚報,92年11月1日)、「彰化一患憂鬱症婦人帶八歲兒子跳樓一死一傷」(法新社,92年11月1日)、「幻聽患者燃瓦斯自殺 震驚四鄰」(聯合報,92年11月1日)、「青春痘治不好 大學生想不開」(聯合報,92年11月1日)……等,似乎隱約地透露出「不快樂」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社會問題。

  然而,「快樂」或「憂鬱」都只是一種「情緒」的統稱而已,單單由這樣的「命名(name)」角度來談情緒,對於情緒相關的科學研究幫助並不是很大,也無助於改善這些現象,尤其國人又不習慣以「情緒」為「病症」去就醫,就算知道自己的「快樂指數」已經降到谷底,恐怕選擇「自治」的人還是多數。因此,筆者嘗試從習慣的角度來談情緒,期望能藉由提供一些新的學術研究成果,透過新近的情緒理論──評估理論(appraisal theory),使情緒的概念更加清楚。

貳、從習慣的角度來分類情緒

  近年來,情感科學(affect science)的研究逐漸分成幾個大方向,其中一項便是情感評估理論;這個理論的中心概念是認為人們的情緒會受到自己對情境的覺察而被喚起,因而借用訊息處理理論的過程觀來討論情緒。

  事實上,這項轉變除了深受早期哲學家如Aristotle、Spinoza、Descartes、James等影響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新近研究發現人類情緒的「基本類別」遠超過早期的估計數量(Keltner & Ekman,2003),如果用類型來進行情緒研究將會是「無底洞」,因此,從「情緒的基本元素」這樣的角度來談情緒,且將情緒當成一個動態的歷程(dynamic processes)(Mesquita,2003),會是比較適當的方式,這也是評估理論興起的原因。此外,心理治療的共同目標是將不健康者變健康,就情緒方面來講,就是將不健康的情緒狀態轉變成健康的情緒狀態,換而言之,就是將心理情緒表現不健康的人,使他們所欠缺的良好情緒習慣增多,並減少不良的,以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探討情感評估理論,應該可以使情感評估理論增添心理治療方面概念,更能深化心理諮商輔導的學術基礎。情感評估理論的中心假設是「有機體會不斷評估對自己有意義的刺激與事件」,而這與柯永河(2000)所定義的習慣──刺激、反應與兩者間的穩定關係,有相輔相成部分,因此,筆者便從習慣的角度來談情感評估理論。

一、從刺激的觀點來分類情緒

  對於評估理論來講,情緒的刺激來源有三個,分別是:當下的體驗(on-line experienced)、記憶(remembered)和情感的預期(anticipated)。

  (一)當下的體驗

  每個人有情緒時,多是在處於「當下」,無論是憤怒、羨慕、嫉妒、焦慮、驚恐、快樂、感激……,無論能否分類標籤、能否用言語陳述,各種情緒往往是個人在此時此刻的身心感受,這也是許多情緒研究的重點;例如早期的James-Lange二氏情緒論、Cannon-Bard二氏情緒論、Schachter-Singer二氏情緒論,都是想辦法用各種刺激來喚起受試者的情緒狀態,藉由改變受試者的生理狀態(如注射腎上腺素、用電擊刺激)、情境刺激、情緒經驗,來建構相關的情緒理論。

  目前,由於科技發達,研究者已經可以利用最先進的儀器直接「看到」大腦的運作方式,透過磁振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近紅外光光譜儀(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電腦斷層掃瞄(Computerized Tomogcaphy)等技術,研究者可以看出受試者目前的腦部運作的狀態,因而能確定人類腦部沒有專責的「情緒機構」,對人類而言,情緒是演化遺留下來的必要產物,多數的情緒反應是無意識產生的,Joseph LeDoux(1996)便指出,「情緒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並不是我們使它產生的」,這表示我們能夠意識到情緒,其實是內在機制綜合感覺與行為後出來的表面反應,我們一直想操弄情緒,但其實只能安排外界的環境刺激來引發情緒,而且還無法直接控制情緒反應。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最近的情緒表達研究,便顯得很合理。早期的情緒研究多半用受試者的自陳報告當作唯一的研究內容,而後有面部表情等「客觀、可觀察」的情緒表達研究出現,但是,當研究者同時採用研究對象的自陳報告與觀察報告時,卻往往會發現這兩者是衝突不一致的(Davidson,&. Klaus, 2003),而現在實證研究更是提出證據,認為選擇情緒來傳遞溝通在面部表情、口語展示與語言是有區別的,而且在不同文化和不同物種中也是一樣(Keltne & Ekman, 2003)。

  從情緒「當下」的生理研究可以推估不同表達形式間有歧異的原因。因為情緒是人腦部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應,這些反應在無意識、不被察覺的時候便已經影響的人(面部表情),可是人們卻往往還不「自知」,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情緒,當人知覺到自己有情緒時,便會開始去評估它、揣測它,用情境中顯著的目標物當成情緒的主要來源,然而,這「顯著的目標」卻不一定是真正造成情緒的原因,所以,人們在用口語或語言展示情緒時,已經是「認知」後的情緒,和「自然而然」的情緒有差別也是理所當然的。

  (二)記憶

  很多情感的研究多半集中在「此時此刻的情感」,也就是即時的經驗、表達和行為,但情感事件往往存在很重要的記憶和預期。例如看牙醫時可能會有點痛和不愉快,但情感輸入並不只限於看的時候,許多不願看病的人(reluctant patient)就是預期看病時會不舒服,Kahneman, D.、Wakker, P. P. 與Sarin, R.(1997)等便記錄了這樣的情況。

  Daniel Kahneman的研究是有關痛苦(pain)的,但在愉快、心情和有些情緒與美感經驗也是相同的。有關經驗、預期和記憶情感,是情感的演化/適應觀之核心部分,正因為能記憶住情感,所以未來的行為才會受影響;情感是受記憶的經驗影響,而非經驗本身;個人記得自己過去多喜歡一個產品才再買它,而非真的回到過去那種喜歡的感受,決定現在的行為是因為「考慮」到過去的情感經驗,而非再次經驗情感。Kahneman等開始探索這個領域,或許,他們最有力的發現是記憶情感在許多情況下是受到機會所支配的,就持久性來講,穩定的狀態並不是記憶,而且這持久性忽略了長短事件的意義,但將記得的偏好事件當成相同的。就適應的角度來看,這個適合是和我們回應的機會並存的,而不是只有即時的,還包括了我們記憶陳述的。Kahneman等的報告也指出,痛苦事件的高峰和終止有一定的比率是決定於記憶的品質。

  (三)預期

  在預期方面的研究主要發現,人們很難預測自己的情感軌跡,這表現在決定持續經驗某物是否能增加喜好、厭惡或沒改變時很不正確;在另外研究胃口、健康、追求的事物時,人們也是會有偏誤或弄錯的現象。

  這些議題與動物也有關,但對人類而言更是特別重要,因為人會利用心智來反覆練習過去的經驗,也會用心智來結束未來的,我們可以合理地宣稱說對人類而言,多數的「情感」都是受到記憶與預期的變化影響。

  當下體驗、記憶和預期這樣的刺激分類,等於是從一種時間序列的角度來分析情緒的,而且是是將情緒當成動態的、(個體、情境、時間)互動的歷程,這其實較符合我們平日對情感的體察。除了少數病症外,我們不會隨時隨地都處於情緒狀態的「當下」,然而,當環境中有刺激喚起我們的記憶、有事件影響我們的預期時,我們往往會體驗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大腦的研究發現,當神經網路開始運作的時候,神經元只要曾經共同發射過一次信號的,彼此便會產生較緊密的聯結,以後就更容易再次共同發射信號,當同一個集團成員互相刺激使彼此能共同一致地發射信號時,也會努力壓抑「敵方」(相對的)神經集團的活動,而神經網路最穩定的時候,便是只有一組神經元發射信號──只有一組獲勝─的時候;這就表示「記憶」和「預期」如果很強烈,便會影響到「當下」的情緒,因此,假如有某一項情感特別強烈,則其他的情感則會遭到完全的壓抑,以致於個體將無法取得其他情感狀態的內容,這稱為「情感和振過度」(陳信宏,2001)。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人處在負面情緒狀態時,腦子傾向回想到負面情緒事件,憂鬱的人會容易想要自殺。

  不過,這樣的「情感和振過度」並非無藥可醫,許多抗憂鬱的藥物都有減緩神經元過度發射的功用,此外,人的「邊緣系統」之狀態是可以產生「共鳴」的,一個情感穩定的人能夠吸引情緒狀態不穩定的人,使其進入自己的情感擬象世界,而這在與之建立關係後,更為明顯(陳信宏,2001),換句話說,憂鬱者周遭的人如果情緒穩定,或有專業情緒穩定的諮商師協助,對於「不快樂」的情緒狀態是有幫助的。

二、從反應的觀點來分類情緒

  相對而言,情緒使個體產生的反應會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呈現,包括:直接的感覺連結(direct sensory links)、評估輸入(appraisal inputs)與長期持續的非知覺情感:心境(mood)

  (一)直接的感覺連結

  有些情緒似乎不需要有認知就可以直接產生,認知在這樣的情緒狀態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事後諸葛亮」──等身體有了情緒後,才開始去詮釋、評估,直接感覺連結的情緒反應便是如此。

  1.外界的(external)

  有些情緒反應似乎是刺激直接影響身體表面,這些非常簡單的感覺輸入似乎並不需要包含評估、鑑別情緒的動作。一般而言,情感的結果通常被描述成愉悅與痛苦,這樣等於是假設缺乏評估與長期持續的刺激就不能算是情緒,但許多面部表情和痛苦有關,如Sherrington 與 Troland便都提到,某些主要感覺是刺激真的接觸到身體,而且這有天性偏好。

  Troland將外界對身體的刺激分成化學感覺(chemical senses,味覺taste與嗅覺smell)和內臟感覺(visceral sensitivity),而Paul Rozin認為大部分的膚覺也應算入; Troland用有益/有害(beneceptive/nociceptive;beneficial/harmful),來描述情緒的偏好系統,還用中立(neutroceptive)來描述難以直接評估的接觸。

  2.內在的(internal)

  感覺可以受外在刺激所引發,但也可以從身體發出,Troland的系統將此定為neutroceptive或nociceptive,後者包括內臟痛苦(visceral pain)和動機特定的負面輸入(motivation –specific negative inputs,如飢餓、缺氧、憋尿),值得注意的是,事實上許多偏好內在感覺輸入都是負面的,這可以解釋身體本質上傾向常態:沒有感覺才是好的感覺,這些內在環境只有在某些事情不對勁才需要行動。

  (二)評估輸入

  當人能夠意識到情緒時,往往評估也跟著「進入」。就情感評估理論學者的角度來講,所有的情緒經驗都是情境的經驗,所以,個體的感覺可從其對環境的評估中預測,而其對情境的詮釋也可預測其情緒反應。評估理論在情感方面,特別關注的是情緒反應(emotion)與審美和精通愉悅(aesthetic and mastery pleasure)。

  1.情緒

  情緒與簡單、直接的情感相比之下,包含了較複雜的歸因、評估過程、較不持久(與心情mood相比),典型的情緒是由表達構成的。

  評估理論假設個體會感覺到情緒,往往都是因為新奇經驗的關係,這新的經驗若是造成內在愉悅或不愉悅,其程度到達有機體無法不理的狀態,則此新奇經驗便會影響個體的評估。這個過程很快,所以難和注意經驗區別,尤其在好轉壞或壞轉好時,個體往往會問:這是否重要、是否會妨礙我的計畫、為什麼會這樣、我是否有權力或能力控制它、是否會和社會規範相抵觸…這些問題的綜合體描繪出不同情緒特徵。

  換而言之,我們的情緒狀態和我們對此的評估息息相關。Scherer研究發現兒童對不同情緒反應能力與其現在的認知成熟有關,而越來越多發展與評估理論的研究亦認為認知和情緒成熟彼此相關;此外,van Reekum & Scherer曾粗略的比較,認為個體評估特徵是有差異的,個別差異可能存在於警覺性──發現事件與個人的關聯度、注意力調度、使用處理層次──的不同,對於滿足──習慣性、對內在愉悅評估的偏好、動機驅力、建立事件關聯──也有不同的評估偏誤,其他個人特徵也可能對處理潛能的評估影響很大,如樂觀悲觀、內外控、自信、自我效能等,因此,有機體的中心神經系統(CNS)和自動神經系統(ANS)、認知風格、與人格特質,都會影響評估的結果;文化差異也會影響評估,如不同文化的人看見婦女穿短裙可能會嫌惡或覺得好看,某些評估在某文化是很平常的事,但在其他的可能完全沒有(Davidson &Klaus ,2003)。

  2.審美和精通愉悅

  相對來講,審美和精通愉悅在此領域較常被忽略,但他們是人類共通且特殊的經驗,Duncker在分類情感時也有指出他們的重要,審美愉悅需要複雜的輸入或大量的經驗與教育才能體會,沒有動物會做Mozart的音樂,但只有少數人會抗拒他。精通愉悅可能和動物類似,是一種達成難以達到目的的成就(Rozin, 2003)。

  審美和精通愉悅的愉悅似乎相當基本,有共同的感覺愉悅,但誘發的又很複雜,不像直接愉悅是身體特定部位發出的,也較難確實地表達。

  一般而言,人類的直接感覺和動物的比較接近,是天生的而不是文化的;當評估變得越來越重要時,文化和脈絡也變得重要起來;然而,情感又不是這麼單純,感官上對巧克力的滿足可能因為有隻蒼蠅而變成負向的,友好的撫摸在發現是個令人討厭的人做的時可能變成很不愉快。

  可是,從評估輸入的角度來看情緒,我們可以看到認知確實會影響情緒,改變思考的習慣的確是有可能改變相繼而來的情緒反應。這使得情緒教育可以成為改變的契機,也使的諮商輔導對憂鬱有著力之處。

三、從刺激與反應的連結來分類情緒

  就目前的研究證據來看,大腦中從情緒系統連結到認知系統的部分,比從認知系統連結到情緒系統的部分強得多(LeDoux,1996),難怪Daniel Goleman會用「心靈是大腦的傀儡?」這樣的標題來談情緒和人類意識間的關係。

  然而,Daniel Goleman自己也說,人類是有改變的潛能的,目前的研究顯示,某些正面情緒和大腦左額葉──掌管理性活動的地方──有關,因此,我們的確有可能運用理性來增加自己這個部位的活動,再轉而促發相關的正面情緒──活力、熱忱、毅力,也有證據顯示,不假思索的暴力行為,與額葉活動很低有關,許多具有反社會行為傾向的人,他們的額葉比較小(張美惠,2003),這表示用教育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確實可行。

參、結語

  用習慣的角度來談情緒評估理論可以發現,憂鬱並非不治之症,我們可以透過改變當下的刺激、多累積好的經驗(記憶)、轉變自己的預期,來改變情緒產生的原因;我們也可以從減少不好的外界刺激、讓自己身體安好、具有正面的認知信念和適當的價值觀、聽音樂看藝術品等著手,使自己不要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中。雖然,從演化的觀點來看,人類受情緒的控制比起情緒受人類的控制的歷史要長得多,前者的聯結強度自然要比後者多很多,然而,利用藥物、邊緣系統共鳴者等輔助,使當事人改變思考的習慣,憂鬱是有機會遠離的。



參考文獻

柯永河(2000)。習慣心理學。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張美惠譯(2003)。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Daniel Goleman原著,台北市:時報出版。
陳信宏譯(2001)。愛在大腦深處。Thomas Lewis, Fari Amini, &. Richard Lannon原著,台北市:究竟。
B. Mesquita(2003).Emotion ad dynamic cultural phenomena. In R. J. Davidson, K. R. Scherer, and H. H. Goldsmith (Eds.). Handbook of affectionive sciences. Oxfore University Press, p871-890.
Joseph LeDoux(1996).The Emotional Brain.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Kahneman, D.、Wakker, P. P. &, Sarin, R.(1997). Back to Bentham? Explorations of experience uti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2, 375-405.
Keltner, D & Ekman, P.(2003). Introduction: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Richard J. Davidson, Klaus R. Scherer, and H. Hill Goldsmith (Eds.).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 Oxfore University Press.
Keltner, D & Ekman, P.(2003).Introduction:expression of emotion. Richard J. Davidson, Klaus R. Scherer, and H. Hill Goldsmith (Eds.).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 Oxfor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J. Davidson,&. Klaus R. (2003).The Processes in Emotion. In Scherer, H. Hill Goldsmith. (Eds.),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zin, P. (2003).Introduction: Evolutionary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ffect. In Richard J. Davidson, Klaus R. Scherer, and H. Hill Goldsmith( Eds).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 Oxfore University Press.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a209&aid=533682
 引用者清單(2)  
2014/09/26 23:08 【udn】 比價後還有更便宜!意識 學看 究竟 演化 自我 心智 人類 神經科比價
2007/04/22 05:31 【Darkstalkers felicia hentai】 Darkstalkers felicia hentai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你的回應
2006/11/14 16:33
還提供了這麼豐富的資料

葉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回應^^
2006/11/14 11:00

哈,張爺,的確蠻硬的(現在的我看來XD)
謝謝你提出一個方向,我會參考看看的^^
現在覺得能寫的好多,但要寫得好、有時間寫就不簡單了(汗)

也謝謝sihon的介紹與推薦


sihon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憂鬱症的真相
2006/11/10 21:41
  這裡也有憂鬱的相關資料,揭露許多真相,在www.good-reading.com 點選身心健康區-憂鬱症的真相.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6/11/10 18:49

呼~真的有點硬 

妳對心理小說有興趣麼?我是覺得心理傳記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