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文化中的華人情緒表達
2006/09/10 16:04:18瀏覽3715|回應1|推薦1
一、前言

  人類文化學家R. I. Levy曾指出:塔西提島人非常重視憤怒,如果顯露出生氣的狀態,便會被人議論、指正,他們有許多描述憤怒和羞愧的字詞,但在憤怒時常常會用微笑掩飾,而不會公然表達出來;塔西提島人很少意識到悲傷、寂寞,當他們有重大哀慟的事情時,往往會用疲憊、生病、和身體不舒服等相關的字眼來描述悲傷經驗,他們幾乎沒有形容悲哀的相關詞彙(李素卿,民90)。憤怒、悲傷都是個人的情緒狀態,是情緒的生物部分,然而,該不該表達出來,要怎麼表達出來,則是靠文化價值和規範來形塑的,從塔西提島人對憤怒與悲傷的態度中可以看出:生物和文化是兩股影響情緒的主要力量。

  過去幾年來,西方在Plato為主流的哲學影響下,認為情緒和認知思考是截然不同的二種人類特質,因此在研究情緒時,往往只重視生物的部分,認為情緒是「人種」普遍共有的()。伴隨著科技發達、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電腦斷層掃瞄(Computerized Tomogcaphy)等技術的使用,我們越來越瞭解人類大腦的運作情形,卻也同時發現人類認知和情緒是難以分割的(洪蘭,2002;陳信宏,2001),S. Planalp&J. Fitness(1999)便指出,人類的思考和感覺是糾纏在一起的網路(a tangled web);這表示,我們的思考會牽動我們的情緒,而我們的情緒又會影響我們的思考,認知和情緒間的「糾纏」,便是文化得以發揮影響力之主因。

  B. Mesquita(2003)指出,許多研究證實有某些情緒的確是跨文化的,但這並不表示所有文化的情緒經驗是類似的,不同文化的情緒經驗很多樣化,文化是理解和預測其多樣化的重要模式。文化是情緒實體的最初規則,不同文化的情緒生態與脈絡會影響情緒的許多面向,某些文化比其他的還傾向控制情緒,反應這些差異這便是文化模式的功能;然而,文化並不是靜態的、普遍的影響情緒過程,文化的影響常常取決於情緒本身:不同成分的回應選擇(最初回應與努力調節的相對差異)、對某些脈絡的敏感度等。可見,文化對情緒有某個程度的影響力。

  從文化的角度來瞭解情緒,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然而,華人文化中流行的情緒觀點是什麼?重視的情緒感覺為何?需努力達到怎樣的情緒規範?我們的情緒焦點是什麼?所處的生態脈絡為何?目前並沒有專文仔細討論,這些常模、規範(norm)會反映在主流文化中認可的情緒意義、管理規則與表達方式,透過文化社會化的過程,讓人和文化互動。因此,筆者欲探討傳統儒、道、佛家與歷代俗諺如何「詮釋」情緒,來建構華人互動關係中有關情緒的文化腳本(cultural script),並將之概念化。

  由於本文分析的重點在建構華人人際互動中情緒表達與否的情境,因此,K. T. Strongman(1996)雖然建議研究情緒應該將其概念和非情緒概念分開,討論情緒生物學基礎、涉及演化論與個體發展、社會建構特性的部分,並將其間的關係解釋清楚,然而,限於研究目的,筆者並不討論這些研究,但仍須指出,生物及文化演化、腦神經學等研究的結果,可視為人類情緒的生物遺傳基礎,是所有文化「異中有同」的部分,這是所有探討「情」的研究所不能忽視的。此外,中西文化對於「情」的概念與意涵界定並不相同,其情感(affection)、情緒、心情(mood)等相關詞彙用語,與西方有交集的部分,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吳森,無日期;蒙培元,2001;Rozin,2003),這些「同中有異」的部分亦非研究者為文之焦點,故不詳細論述,僅提出,中西文化對「情」在概念上差異甚大,在進行文化比較研究時,必須考慮二者概念重疊與不重疊的部分。最後,本文論述的情緒表達是以傳統的主流文化為對象,各次文化對於此概念或許會有不同的詮釋和因應之道,而近來西方文化概念逐漸影響我國,傳統與現代間的文化差距使得人際互動中的情緒交流更加複雜,這些現象相當值得探究,但仍非本文之主旨,故不在研究範圍之列。

  以下,筆者便先分析有關情緒的文化研究,再談儒、道、佛等傳統思想中,有關情緒的意義價值、管理和表達規則,並據此提出華人的情緒習性,及整合出情緒表達的活動規範。

二、有關情緒的文化研究

  目前研究華人文化中的情緒,大多以兩種角度來談;其一是將情緒當成一種「特質」,比較不同文化下「同樣的情緒」會展現怎樣的差異;其二則是將情緒當成華人「關係主義」中的重要因素,論述關係主義下情緒的變化或影響。

(一)文化研究的情緒特質取向

  有部分研究將情緒當成特質(dispositions、traits)來看,認為情緒和性格一樣,是某些文化具有的穩定心理傾向,雖然其中有些研究認為是成員是造成文化典型的原因(心理導因論,psychologism),有些則認為文化決定個成員的性格(文化導因論,culturologism),但這類型的研究都認為某些情緒是某個文化或民族特有的品質,這些特質像是基因一樣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文化中的人身上,而造成這些情緒特質的差異原因就在於文化。

  此類研究的代表如J. A. Russell & M. S. M. Yil於1996時所做的研究,其將中文與英文中有關的情緒字詞做對照,試圖藉由轉譯中西文化的情緒用語,來瞭解不同文化中的普遍情緒與文化差異情緒間之關係;又或如M. F. Mascolo, K. W. Fischer, & Jin Li(2003)比較中美兩國情緒「組成內容」的異同,認為中美二文化的羞恥感來源不同、內容互異,並將此當成「自我評估情緒(self-evaluative emotions)」,來區分中美二文化中的情緒。

  這類型研究可以突顯出某些情緒在不同文化中的差異,然而,這樣的研究方式只有「描述現象」,卻無法解釋原因,例如「shame」在東方文化中的意涵較西方豐富許多(Mascolo, Fischer, & Jin Li,2003),可是,為何東方文化對「shame」會有這麼多的概念,而西方卻沒有?僅是用「文化不同」來解答似乎過於簡約了;此外,「shame」究竟對應到中文的「羞愧」、「恥辱」、還是「遺憾」?這些情緒很類似,但絕對不一樣,只是講東方文化的「shame」意涵豐富,似乎表示我們同時間會有眾多的「shame」,然而,「羞愧」是當我們覺得自己真的有錯時用的,「恥辱」可能是認為別人不給面子時講的,而別人遇到了某件倒楣的事情時,我們或許會用「遺憾」來客套;這些「shame」的情緒狀態在生理上反應可能很類似,但是在心理歷程上與文化規範的表達方法上卻差異很大,而要評斷「shame」屬於何者,其關鍵是在情緒現場的「情境脈絡」,脫離情境只針對「情緒」本身分析,是無法真正瞭解情緒的。

  還有一種研究則將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考慮,來闡述某種文化「特有的情緒」,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忍」的研究。例如明恩溥(2001)在《中國人的素質》一文中便指出,中國人是「堅忍且韌」的民族,能夠長期不抱怨、不生氣、沒有不滿情緒、默默忍受、承受苦難而泰然處之。沙蓮香(1999)於《中國民族性/1》中將忍當成中國民族重要的性格特質,認為中國人能吃苦、耐勞、具有忍從性;黃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a209&aid=44156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像到一半就停了?
2007/04/07 04:15
到底是黃什麼呢?疑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