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德與外交政策
2010/10/13 22:12:31瀏覽2969|回應38|推薦62


(圖片取材於網路)

不久之前在澳洲知名的智庫(Lowy Institute,也是馬總統角逐2008年總統大選之前,訪問澳洲時,受邀請演講的機構)網站上聽了一有關≪道德與外交政策≫的演講。主講人是澳洲知名的推廣道德應用於各行各業的非營利機構St James Ethics Centre(也是之前文章≪澳洲小學裡的道德倫理教育≫曾經提到)的執行長。這兩所非營利機構都經常致力於一些公共議題在澳洲社會的公開辯論,對民間輿論與政府政策的影響力,自是不在話下。

我反覆聽了這篇演講幾遍,很認同主講人的觀點。並且覺得很少有人能把「道德」的理論應用到各行各業的實務中,說明得如此淺顯易懂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主講人講的是道德推理,而不是教條。這一點,我在之前文章≪澳洲小學裡的道德倫理教育≫也有提及。尤其在多元文化的澳洲,傳統的基督教道德規範已不是唯一的主流,要兼顧其他文化中的道德規範,不講教條,而改以道德推理,應該是最能應付多元文化社會的價值觀的凝聚。

記得七〇年代以前,我還在唸中學的階段,台灣也有所謂的「道德重整委員會」。這委員會當初做了哪些貢獻,我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大抵是宣揚儒家的道德觀吧!現在,在台灣的媒體及網路上,經常看到如果有人開始講「道德」,就會被加上「自以為清高」的「假道學」的嘲諷,好像「道德」是僅次於「三字經」的「二字經」一樣的令人作嘔!相較之下,在澳洲,「道德」進入小學的課堂,列入商場公司的員工手策及營運規範,成為政府員工的行事依據及政策準則,並且列入與他國交往的外交政策,我的感覺是:「道德」(抉擇)無所不在。

希臘文裡的「道德」的定義翻譯成英文就是:What ought one to do. 中文的白話就是「做對的事」。而這「做對的事」不是指我、你或他等特定個人該做的,而是任何人在面臨抉擇時都該做的。就像如果你的鄰居房子失火了,毫無遲疑的就是應該去救困在火海裡的人,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近日來,發生了許多國際事件,例如釣魚台事件後的美、日在北太平洋軍事演習;溫家寶在聯合國發表中國必須政治改革、民主化的演講(其演講內容被中國官方在大陸消音、消影);之後,溫家寶接受CNN專訪,又登上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故事;同時間,挪威的諾貝爾基金會將2010年的和平獎頒給因為倡導鼓吹人權入憲而蒙政治獄的劉曉波,中國不斷向其他支持頒獎給劉曉波的國家放話恐嚇、、、等等,都令我反思、對照這篇演講,更覺得一個國家的「國格」,實在取決於對道德,也就是基本價值觀與原則的堅持。而一個國家有沒有「國格」,同時也決定了人們對其尊重的程度。在民主國家,基本價值觀與原則往往是普世人權的延伸與具體化的展現。

主講人舉了許多商場上的例子說明為什麼依道德行事的公司一般獲利率都比較好,事業也比較長久。相同的道理,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政策上也反應出有道德考量的外交政策,比較能取得對方的信任,造成雙贏的機率也比較大。

我常在想,所謂的「中國崛起」,雖然中國多次強調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崛起也會是以和平的方式,為什麼還是有許多西方國家大為恐懼?原因應該是缺乏信任。而為什麼許多國家對中國心存猜忌、不信任?原因應該是中國行為的不可預測性。例如,代表中國官方的總理可以在聯合國大談政改及民主化,同時,中國的外交部也可以對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給中國的「政治犯」的挪威採取一連串的制裁、報負行動。這種互相抵觸的行為,實在很難讓一個只要稍有一點點道德觀的國家能夠理解,更不必說認同及信任了。

挪威不畏中國頒獎揭曉前的放話威脅,引起許多在The Great Fire Wall 大防火牆內的中國網民不時翻牆出來探探挪威有沒有在中國的「威而鋼」之下給軟化了?如果這還不足以讓你對挪威起敬,再看看挪威出口石油、礦產為全國人民賺取的鉅額外匯(詳見≪40% 超級利潤稅 在澳洲會是「政治自殺」嗎?≫)均經由其國家名下的兩個基金會投資、管理,挪威人可以因為兩基金會投資在不道德的事業上而要求政府制定法律嚴格規定國家外匯基金會不可以投資在不符挪威人道德觀的產業來賺取利潤。這「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國格,很難不贏得別人的尊重。

中、日釣魚台事件由美國暗示日本放人之後,看似擺了日本一道,但最後以美、日聯盟軍演收場。如果從道德觀的角度看,選擇基本價值觀與原則與自己相近的國家聯盟,是很自然的事。

澳洲因歷史因素,多與英、美聯盟;但是自從中國經濟崛起,向澳洲購買大宗原物料及礦產,中、澳之間的交往逐漸密切。澳洲會為了賺中國的錢而對自己的基本價值觀與原則做妥協、出賣自己的靈魂嗎?根據我對澳洲輿論的了解,我有信心是不會的。

兩岸經貿交流日益密切,誠懇的希望兩岸在聯手賺世界的錢的時刻,不要忘記「做對的事」!台灣在中國市場得利之時,更不要妥協了自己的基本價值觀與原則。

○○○●●●○○○

參考資料:

Ethics and foreign policy

Summary
The realm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s become a 'state of nature' with asymmetrical powers of a kind that Thomas Hobbes would recognise as entirely familiar. What, then, should be the prescription to cure this ill?

At the Wednesday Lunch on 29 September, Dr Simon Longstaff,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St James Ethics Centre, explored how the discipline of ethics helps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His presentation can be heard here:
Ethics and foreign policy - MP3 (22MB)

○○○●●●○○○

2010.10.15

後記:

格友止善來函,對此篇演講做了很好的註解,謹重貼記錄於此,並與大家分享。

道德與外交政策
 2010/10/15 04:38
在個人﹑團體﹑社會﹑國家都可以有「人性」和「獸性」表現的分別。我們完全有如何選擇的自由。

一個人選擇有人性符合道德原則的行為比較容易﹐一個民主國家要做出同樣的抉擇﹐不簡單﹐應該說非常困難!澳洲﹑加拿大﹑和幾個歐洲先進國家﹐是少數幾個還能將「道德」和「人性」拿出來做為外交政策的國家!我想還是原來的論點﹐有道德的國家才會成為人間樂土。

要領導世界不只是要有軍事力量﹐一定要有 Moral Authority which is built on Creditability, Trust, and Ethical Behaviors.  這是美國失去世界領導地位的主因﹐也是三十年前的美國和今天的美國最大不同的地方。

This speech makes crisp arguments about the needs and necessity of ethical behaviors at the national levels. My respect to Australia politicians and people.

Thanks for sharing.

 

○○○●●●○○○

2010.10.30

後記:

格友Golf Nut來函,高兄的「高十條」真是鏗鏗有聲、混然天成、把現今中國缺乏道德的因果關係分析得頭頭是道,謹重貼記錄於此,並與大家分享。

中國與道德不搭調

2010/10/30 15:19
擲地有聲的好文章!極有見地。
“道德”的“發明人”咱們古中國的老子就有一份,詎料至今禮失還得求諸野!
公司大到某種程度自會理解,道德上的堅持與否攸關企業利益甚巨,谷歌以此不惜蘊釀退出中國。只有大陸這種國家的國民會不自檢點還對此冷諷熱嘲,exactly 不知道德是為何物。
因此我有名的高十條第六條就是:
6. 社會道德低下,四維八德蕩然。
主政者極力摧毀社會公民道德意識是有其目的的,系統性的鼓吹民族意識亦然,為的都是確保繼續執政。臺灣的阿扁乃至民進全黨也有樣學樣,如出一轍。
所以第九條才有:
9. 價值觀念錯誤,國格分裂明顯。
造成甚麼樣的結果呢?
1. 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義、環保,全部掛零。
為甚麼要這樣?為了:
2. 政黨綁架國家,國家凌駕人民。
3. 不依憲法治國,拒絕還政於民。
若有理性較強的民眾覺醒怎麼辦?
4. 箝制言論自由,人權記錄惡劣。
5. 極權專制不變,意識型態強烈。
道德其實很簡單,無外“公平合理”而已。對人、對事、對物、對大自然,都應該也必須公平合理才對。公車來了,先到先上,後到後上,井然有序,這是公平合理,符合道德,外在現象就是“排隊”。人民組成國家,國家保護人民;人民對國家有權,國家對人民有責,這也是公平合理,符合道德,外在現象就叫“民主”。自然孕育人類,人類愛護自然,這也是公平合理,符合道德,外在現象就叫“環保”。道德意識薄弱的地方環境一定惡劣:
7. 貧富極度不均,生態環境惡劣。
10. 是現今世界第一大毒物輸出國。
根本原因不解除,卻又羨慕先進國家這好那好,過去窮光蛋沒話講,為甚麼今天這麼有錢還辦不到?只好:
8. 利益導向親西,理念態度仇美。
妳看,環環相扣,絕無妄言。中國大陸我想不但想清、想通、也想透了。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hou&aid=4469173
 引用者清單(1)  
2010/10/13 22:13 【Jacaranda 雜記】 澳洲小學裡的道德倫理教育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民進黨執政八年在外交上一事無成
2010/10/17 09:21
甚至最後讓美國政府感到厭惡的原因。

因為民進黨道德敗壞,從總統開始貪污腐敗;其他國家的人一看,民進黨高官和中共高幹比起來,有什麼不同呢?

清廉的馬總統最後能當選,這算是台灣八年不幸後的大幸。

台灣人要懂得珍惜啊!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7 17:25 回覆:
的確,失去道德正義的政府或個人,是難以取得別人的信任與尊重的。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分享
2010/10/16 21:48
個人的經驗是形成整體的印象的基礎。感謝 Jacaranda 提供這些個人經驗。報章雜誌網路沒有生命的訊息是無法和這種親身體驗相比。

回到主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寬窄優劣的政策﹑制度﹑和執行﹐政策﹑制度和執行的背後也都有其理念的選擇和時勢的考量。不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道德的彰顯也就是在這些選擇和考量當中。
感謝 Jacaranda  不吝的分享和詳盡的解說﹐讓在下學習增長。

吉祥喜樂

誠摯的祝福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6 22:08 回覆:

不客氣! 該謝的是我,讓我有機會以問答的方式,寫下我一直以來所有的一點點感想。很高興與你分享。

不敢說我的體驗能有多大的代表性,但是這的確是我個人二十幾年來的感覺。

非常同意你「回到主題」的論點。同時也再次重覆此篇演講末尾主講人答覆在座現場聽眾問題時說: 身為民主國家的公民,我們有責任質疑政府以國家之名所做的不道德的抉擇。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Values vs. Facts
2010/10/16 16:10

Values say What "ought" to be; Facts says what it "is".

而是否能從"is"中找到"ought",則是道德與否最簡單的檢視標準。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6 20:14 回覆:

嗯! 你是不是又喝酒了?

說得這麼有哲理,你老爸該不會是哲學教授吧?!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澳洲移民政策
2010/10/16 15:08
感謝!感謝!感謝 Jacaranda 如此詳盡的回覆。

的確﹐美國現在的移民政策也是年年收緊﹐主要也是國內經濟狀況不佳的副作用。但是偷渡越界的非法移民仍然大量湧入。所有已開發國家中﹐只有美國人口分佈還算平衡﹐這是拜移民之益。歐洲所有的工業國家都成倒金字塔狀﹐所以也都仿傚美國大量開放移民遷入。我想澳洲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澳洲移民早期主要是開放給大英國協成員的白種人。開放給黃種人是較晚期的事。九七年香港移民潮時﹐一些移居澳洲的香港人﹐在澳洲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一部份又轉移到加拿大。這些人認為加拿大的歧視心態比澳洲少很多。也許時過境遷﹐澳洲也必須像歐洲國家一樣引進大量非白人種平衡人口老化的問題﹐所以收起了傳統的排外和歧視。這種說法合乎實際狀況嗎?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6 20:03 回覆:

移民國家如澳洲、美國、、、其移民政策絕對會考量人口老化問題。早期的「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1901 - 1973年﹞,有其時空背景,當時的澳洲人是思想狹隘的是無庸置疑的。

本身是在香港移民潮之前就來澳洲了,我個人的經驗是完全沒有如你所說的香港人感受的歧視經驗。不過,歧視,是一很個人的經驗,我沒經歷過,並不表示其他人就不可能經歷過。個人一來澳洲就立即投入職場,我的經驗可能與夾帶大筆資金以投資移民來澳洲的香港九七移民潮相去甚遠,所以無法評論香港人的說法。

你提出的問題是:澳洲開放亞洲移民是否是為了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個人覺得這只是小部份原因,因為,如果純粹為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不一定要大量接受亞洲移民。比較大的原因是澳洲逐漸成熟、擺脫對原殖民主人英國的依賴,再加上國際情勢的演變,使澳洲從英國附慵的心態,逐漸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在亞洲,不是在歐洲。這個心理層面的轉變,更導至1999年的「共和修憲公投」(Australian republic referendum, 1999),企圖除去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改君主立憲制為共和制,選舉總統為國家元首(此公投結果沒有通過)。

這個變化正好在我移民來澳洲的那幾年發生,當時的總理Paul Keating積極推銷這個觀念,要澳洲人融入亞洲。近三十年來澳洲積極投入亞洲關係,前總理Kevin Rudd甚至曾向亞洲各國領袖推銷類似歐盟的「亞太聯盟」的概念,雖然隨前總理Kevin Rudd的下台而無疾而終,但是可見澳洲正積極融入亞洲。個人覺得,這個自覺,才是澳洲大量接受亞洲移民的原因。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移民數量減少
2010/10/16 11:47
抱歉﹐只是看到報紙上的新聞﹐當時沒太注意細節﹐印象只是減少。上網只找到這兩條相關消息。根據兩條消息應該是新政策已經開始實施﹐2010 年度移民開始減少。

http://www.embraceaustralia.com/australian-visa-changes-sees-reduction-in-migrant-numbers-7586.htm

http://blog.abhinav.com/reduction-in-net-immigration-to-australia/

我在澳洲統計局網站看到的舊資料顯示的是淨移入人口在過去有些起伏但是趨勢一直是增加的。但是無法找到 2010 最新資料。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6 12:57 回覆:
基本上澳洲移民額度是每年調整的,美國應該也是。從你提供的連結看來,所謂的移民額度減少,是指2009年中以後的一連串減額動作。這個背景,我覺得除了金融風暴、聯邦選舉的影響,最主要的是氣候變遷議題。長期來講,澳洲人口應該是多少才恰當,目前仍在辯論中。不過,最後絕對不可能是負成長,因為澳洲人口有嚴重老化的問題。短期的縮減移民額度,只是為了放緩先前成長快速的腳步。

我平常是比較沒有注意移民數量增減的問題,不過倒是常注意澳洲人口政策的辯論。前任工黨總理還新增設了「人口成長」部長,當時的計劃是朝2050年達到35 million人口目標前進。但是,後來因氣候變遷議題,還有環境保護議題和公共建設規劃、、、等等,這個目標受到不同觀點的質疑。後來,聯邦大選前,工黨政府改口不以原先的「大人口」big population為目標,而改以「永續人口」sustainable population為目標。我想應該是在此前題下,才有不段減少移民數額的政策。 

所以,這樣的人口政策基本上的考量的變化,應該歸因於環保及氣候變遷議題的影響;而原先的「大人口」基本是由經濟成長為出發點。這個轉變,其實與澳洲人要求政府對氣候變遷做出行動是符合的,這也包括要求政府實施「碳交易」或「碳稅」。「大人口」政策基本上是與澳洲人重視的氣候變遷、環保問題相抵觸的。這些都是前總理下台的原因之一,也是今日澳洲hung parliament的前導。 

當然,climate sceptics 不相信氣候變遷的人會說這是政府的陰謀,甚至說這是歧視、保守的移民政策的藉口。但是,如果從現有人口組成及移民核准標準來看,說是歧視,應該很難成立。

個人淺見,謹供參考。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移民減少的現象
2010/10/16 07:42
對了還想請教 Jacaranda 澳洲在世界動蕩中﹐反而移民人數持續減少﹐這和澳洲國內政策有關﹐還是和澳洲比較歧視排外的傳統有關?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6 08:26 回覆:
止善兄,你說的澳洲移民人數持續減少,不知是何方消息來源?這與我在澳洲的感覺、相關移民數據和澳洲人口政策的辯論的焦點,相差很大。澳洲人口政策白皮書計畫到西元2050年,澳洲人口將有三千五百萬,比現在的兩千兩百萬多一千三百萬。雖然,這仍然在討論階段,並且評估澳洲的天然資源,尤其是水資源,到底有無可能支撐這人口數。基本上,可以看出,澳洲的移民政策長期來講沒有減縮的理由。

白澳政策的歷史,無可否認的是影響澳洲形象很深的。不過,以今日澳洲的體制及輿論,要實行歧視性的移民政策不是那麼容易的。

根據移民數據(維基可查到),澳洲過去15年來是自二次大戰後移民數量最多的。即使在金融風暴前,都還有最多的移民數。2009年,澳洲政府刪減移民數,基本上是為保護國內工人工作機會,調整技術移民的組成,減少如建築工人的數額、增加專業技術如IT、工程師、醫療醫護人員。人道移民數量並無減少。目前移民政策中,最令人垢病的是對以政治蔽護為由的海上船民的拘留,不符人權精神。最近,教育部將提供教育計畫以使居留所裡的雖父母登船的失學小孩能夠繼續受教育,算是不正義中的一點補救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好意思略談我的看法
2010/10/15 17:47

在台灣可能不要談道德

只要談專業與敬業的建立即可

讓台灣進入世界一流國家

謝謝分享

我們已經推動A片合法化

並已召開記者會

獲得蘋果`自由`新頭殼`中視的報導

期盼您的支持

網友的力量是可以改變政府的決策

http://blog.udn.com/wendy0930737311/4502251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5 18:30 回覆:
「專業」也需要道德判斷。

世界金融風暴,起因於美國華爾街的專業經理人,取財無道,昧於良心,造成世界災難,而窮人弱勢、中年失業,所受的影響遠比其他人大。

你能說專業不需要道德規範嗎?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道德與外交政策
2010/10/15 04:38
在個人﹑團體﹑社會﹑國家都可以有「人性」和「獸性」表現的分別。我們完全有如何選擇的自由。

一個人選擇有人性符合道德原則的行為比較容易﹐一個民主國家要做出同樣的抉擇﹐不簡單﹐應該說非常困難!澳洲﹑加拿大﹑和幾個歐洲先進國家﹐是少數幾個還能將「道德」和「人性」拿出來做為外交政策的國家!我想還是原來的論點﹐有道德的國家才會成為人間樂土。

要領導世界不只是要有軍事力量﹐一定要有 Moral Authority which is built on Creditability, Trust, and Ethical Behaviors.  這是美國失去世界領導地位的主因﹐也是三十年前的美國和今天的美國最大不同的地方。

This speech makes crisp arguments about the needs and necessity of ethical behaviors at the national levels. My respect to Australia politicians and people.

Thanks for sharing.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5 06:56 回覆:
你所說的"獸性",應該就是主講人Dr Simon Longstaff所提到的Thomas Hobbes 所描述的,類似中國文化裡的"性惡"論吧!

謝謝止善的心得分享,特重貼於主文與其他格友分享。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家有道德?
2010/10/15 03:49
個人有道德,應該要道德,這個我完全贊成。
國家有道德?我完全不相信,各說各話罷了!反正都是自己對。
沒有人權當然不道德,然而,
侵略戰爭(例如伊拉克)有道德?
一天到晚到別人家門口軍事演習有道德?
有口說別人,沒口悔自己,有道德?
別把世間事看得太美,人類世界,只有弱肉強食。

註:有感而發,太激動,和你無關,請勿在意。


沙塵人間.難滌心垢.虛擬世界.反見真情.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5 04:18 回覆:
安兄,我正在上班路上,正在再次聽此演講。

正是因為現實裡,許多國家、個人扭曲了道德行為的意義,依個自利益,個自解讀,才更顯現此演講的價值,讓我們能再次反省、檢驗自己的行為。

演講中,對美國、澳洲的一些外交政策,包括所參與的戰爭的正當性,也簡短的提出質疑。在民主的公民社會,就是這樣的民間輿論與反省的力量,影響、修正政策,才會使一國家進步、不重蹈錯誤的歷史。

國家當然有實踐道德行為的義務。國家的道德,就是集所有公民道德水準的大成。公民的道德意識,影響國家政策的道德考量。澳洲大選後的新國會,將會就澳洲參與了多年的阿富汗戰爭進行國會辯論,這遲來的程序,正是因為有許多澳洲人重新思考參與此戰爭的道德正當性的影響結果。當然,這個論點只能適用於公民有充份參政權的社會。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道德與外交政策
2010/10/15 02:00
國與人同﹐有道德的人會有福報﹐有道德的國家才會成為人間樂土。

感謝分享


Jacaranda(achou) 於 2010-10-15 03:12 回覆:
止善兄現在才寫回應,應該是聽了所附的演講吧?

的確,在道德實踐上,不論一個國家、一家營利公司、一個人,都是同樣的道理、同樣的標準的。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政策道德層面的考量上,亦然。

這篇演講釐清我的許多概念,也體會出許多道理。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