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因緣因果為依據的佛教道德觀
2010/10/04 11:48:14瀏覽575|回應0|推薦1

以因緣因果為依據的佛教道德觀


佛教裡講以人為本,但人本思想並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同樣富有人文精神。儒家雖然也相信宇宙間有鬼神存在,但並不以鬼神為本,而是教導我們敬鬼神而遠之


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主要是為維繫現實社會的安定服務。但儒家的倫理思想在對待義與利、理與欲的問題上,往往將兩者機械地對立起來,因而也難以為社會大眾所接
受。儒家重義而輕利,甚至要求人們只講道德,不講利益,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人類生存要以利益為基礎,人類幸福也要以利益為保障,如果離開這樣的基礎
和保障,所謂的道德也將成為無源之水。如果道德不能和利益發生關係,甚至完全對立,那麼它注定只能是口號式的道德,是脫離現實的教條。儒家發展到宋明理
學,更出現禁慾主義的勢頭,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信條。佛教稱我們這個世界為欲界,而欲界眾生的特點就是生活在強烈的慾望中,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所存焉。由此可見,慾望的力量是根深蒂固而難以抗拒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沒有禪定的修行,要消滅慾望談何容易?所以,這樣的道德信條自然很難真正融入生活。


西方社會經歷了數百年的神教統治。在以神為核心的宗教體系中,上帝才是絕對的權威,天堂才是永恆的歸宿。認為塵世是短暫而虛幻的,慾望是罪惡而危險的。隨著
人本思想的出現,西方社會進入了一個竭力證實自身力量的時代,禁慾主義遭到了厭棄,轉而追求個性自由,認為人生價值只有在發展自我、證實自我的過程中才能
得到全面展示。因而,人本思想肯定了人類追求慾望、追求利益的合理性,這一思想解放極大地促進了近代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樂觀。


人本思想以唯物論為基礎,推翻了神的主宰地位,使人類首次成為世界主人。在創造新世界的過程中,在開發未知領域的過程中,在追求幸福和享樂的過程中,壓抑已久的慾望甦醒了。與此同時,人性的弱點也得到了充分張揚。人本思想的道德觀是建立在肯定慾望和利益的前提下,唯有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傷害到他人利益才屬於不道德行為。應該說,這一觀念確實有它的合理性,也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但人類的天性是自私的,因而很難抵擋慾望的誘惑,在利益面前也很難把握自己的理智,甚至利慾熏心,置法律與道德規範於不顧。這樣的行為固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法律畢竟還存在許多漏洞,而執法機構及執法人員也沒有能力去發現所有犯罪現象,這就使得許多犯罪者會抱著僥倖的心態鋌而走險。對物慾的極端崇拜,使整個社會走上了唯利是圖的歧途,使得人類在滿足物質慾望的同時,不斷製造精神痛苦;在改善生存環境的同時不斷破壞自然環境。到今天,被縱容的物慾已使人類無法清醒地把握自己,陷入重重的危機和困境之中。


佛教的道德觀是以因緣因果為依據,從因果規律中體現道德行為的價值所在。和人本思想一致的是,佛教也肯定人類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從緣起的角度來看,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是由條件所決定。有情在世間的生存,離不開衣、食、住等生活資糧,離開這些基本物質條件,生命將無法延續。所以說,追求利益有它的合理性。


那麼,道德與利益又是怎樣的關係呢?佛法認為,真正的利益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在佛經中,對善的定義是:能給自己帶來現世和未來利益安樂的白淨法。也就是說,善的行為和利益是互為因果的。善的行為不僅能使我們在現世得益,更能惠及未來的生命。而完整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理解佛教道德觀的內涵,則需透過三世
因果來分析。通常,人們因不瞭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而懷疑因果的必然性,只顧及眼前利益,只是以暫時的得失來衡量行為價值,不知行善必得樂果,行惡必得苦
果。所以才會覺得行善是吃虧的表現,對待他人和社會只求索取,不講奉獻;只希望獲得權利,卻不顧及應盡的義務。或許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道德,可一旦道德規範與他們的現實利益發生衝突時,如何取捨就能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假如人人都能深信因果的必然性,我想人人都會樂於行善,而不願造惡。如何才能深信因果?只有通過對佛法的學習。整個佛法都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這正是佛陀以圓滿智慧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發展規律。唯有瞭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以此作為
參照,指導我們的一言一行。


佛教的因果思想還揭示了自利與利他的統一性。凡是真正對自身有益的行為,必然不會危及一切眾生的利益。否則,至多只能為我們帶來短暫的眼前利益,卻會因此招致更大的惡果。利人才能利已,損人必然損已,只有在我為人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實現人人為我,其過程雖為利他,但得益卻在自身。所以說,善行才是究竟的自利行為。


佛教從緣起的角度看世界,揭示了世界是無我、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就這個意義來說,個體生存和社會發展是一體的,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是一體的。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佛教的道德觀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因而能更好地協調他人與自我的雙方利益,協調集體與個人的雙方利益,使整個社會的運轉進入良性循環之中。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4468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