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揚佛教慈悲濟世精神 積極融入慈善公益事業
2010/09/08 21:49:22瀏覽362|回應0|推薦2
中國佛教協會慈善公益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隆重舉行,標誌著中國佛教協會的公益慈善事業將翻開歷史上新的一頁。會議提出,慈善公益委員會將在黨和
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引導廣大佛教徒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參與各項慈善公益事業,佛教慈善公益工作將更加專門化,亦將更加高效、規範、有序,利益更多社會
民眾。這也是廣大佛子慈悲濟世、常行饒益的又一殊勝因緣。

一個月前,甘肅舟曲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軍民團結一心,頑強拚搏,與自然災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佛教界再次積極響應號召,以各種形式支援災區。


慈悲濟世、拔苦與樂是佛弟子的本分事。慈悲濟世、常行佈施是踐行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一種具足慈悲的信仰,必然來自一個和平、包容的宗教;一個弘揚慈悲濟世精神的宗教,必定積極融入於國家和社會。


四川汶川、青海玉樹,見證了中華民族在遭遇重大災難面前,所表現出的團結互助、眾志成城的頑強精神,危難之際,忙碌在災區前線的佛教徒的身影,再一次彰顯了佛教慈悲濟世的優良傳統。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佛經言:「佛心者,大慈悲是。」所謂大慈,是給予眾生一切安樂。所謂大悲,是解除眾生所有苦難。拔苦
與樂是佛教慈悲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國佛教把普度眾生、救苦救難、饒益有情作為基本的行為準則。慈悲濟世、自利利他;關注民生、關愛社會。


佛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觀念,兩千年來已經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深層意識之中。廣種福田和因果報應的觀念與中國傳統道德中的「積善之
家,必有餘慶」相結合,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理念。人們至今沿用的一個讚歎詞「功德無量」,就蘊涵著深刻的佛教因果觀念和福田思想。


佈施是常行饒益、廣種福田的主要方式。以財物、飲食、醫藥等惠施眾生,稱為財施;在眾生身心不安、恐懼、害怕之時,給予幫助,解除其恐懼,稱為無畏
施;向渴望解脫者宣說正法,稱為法施。在大乘佛教中,還提倡「不住相佈施」,即主張菩薩行者佈施時應本著無我利他之心,不求回報,不計得失,不為名利,惟
願眾生離苦得樂。


大慈大悲的佛陀曾經親自照顧生病的比丘,為年老的比丘弟子穿針補衲。佛弟子以佛陀為榜樣,將慈悲濟世、饒益眾生視作分內事,歡喜踴躍,奮不顧身,心
無疲厭,身無懈怠。在佛教的影響和感化下,廣大民眾深信因果報應,視佈施為培植福德、獲得康壽富貴、吉祥安樂的必由之路,樂善好施,廣種福田,開展各種形
式的慈善事業。


在我國古代,佛教寺院由於組織制度上的優勢,贏得官方與民眾的信任,承辦各項社會慈善事業。南北朝時,佛教寺院設立「無盡藏」,用以救濟貧窮百姓,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會,流傳到日本稱作「無盡會社」。到隋唐時,三階教所創的無盡藏規模空前,社會影響力巨大;唐代的「悲田養病坊」、
宋代的「福田院」,有系統地進行社會慈善事業,其中包括養老院、孤兒院、養病院、救災、濟貧、為無業人員傳授技藝以及難民收容等等,
一度成為全國性的佛教慈善組織,社會影響非常深遠,在救助鰥、寡、老、幼、病、殘等弱勢群體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還開展了造船義渡、修橋補路、掘
井引水、興辦義學、開設義冢(即免費存放屍骨的地方)等多種領域的慈善福利事業。總之,佛教在歷史上作了大量服務人群、利益大眾的善舉,因而得到了大眾的
認同與參與。


《中國佛教協會章程》中明確以「開展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造福社會,利益人群」為主要工作任務之一。數十年來,在中國佛教協會的團結和帶領下,全國各
民族佛教徒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開展了大量慈善公益活動,如賑災濟困、施醫送藥、修橋鋪路、植樹造林、捐資助學、養老助殘、生命關懷、放生護生、幫助
弱勢群體等,所做所行,有目共睹,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以大乘佛教慈悲思想為基礎的佛教慈善事業,大有可為。佛教不斷發展慈善事業,既可關注民生,關愛社會,有效彌補一般性社會保障的不足,又可弘揚佛法、引導正信,發揮佛教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力日益強盛,社會日益進步。我們深信,佛教界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前提下,必將在社會慈善公益事業中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到社會大眾之中,進一步彰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教精神,與全國人民一道不斷光大中華民族的慈善偉業。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43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