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構認識台灣社會篇---以土地與原住民族觀點重新認識台灣
2007/04/08 00:32:00瀏覽1915|回應2|推薦3

莫那能 口述 陳永龍 整理

小時後,母親早逝,我跟著Vuvu(祖母)長大。有一次,祖母背著我上山稻田裡工作,途中放下我休息。我說︰vuvu你既是我的vuvu也是我的Ina(母親)結果祖母摸摸我的頭,回答我說︰Monanen,你錯了。我的肩背,不過是你暫時的搖藍,土地才是我們永遠的母親。

  楔子︰

  我是一個只有受過九年國民教育的原住民盲人,既非學者專家,也非政客官員,照常裡說,我好像不具備談論認識台灣這個議題的資格。然而,前些日子我在媒體上聽到有立法委員批評認識台灣教科書、提到一點原住民被忽視的意見時,小時候吳鳳故事對原住民印象嚴重扭曲、再我們身上造成傷害的惡夢再次浮現,因為我竟然還清清楚楚聽到新版認識台灣的教科書上有個番字!

  於是,我開始留意媒體上的相關訊息。民進黨和新黨的三人辯論,我也從頭到尾仔細諦聽了一遍,但是,伊章義所提的和原住民有關的問題,卻不見主張立即教認識台灣的民進黨人士有正面回應。這使我覺得認識台灣教科書在媒體上引起的騷動,基本上仍只是統獨意識型態的作祟,以及政黨利益紛爭下的工具,而沒有真的落實到教材內容來討論。我猜想那些參與辯論者,可能有不少人連教材都沒有認真讀過吧!

  後來有聽說認識台灣社會篇的編寫召集人杜正勝在7月26日要公開演講,題為一個新史觀的誕生,即認識台灣社會篇的說明。我於是放下維持生計的按摩工作,前去聆聽。在演講後的開放討論,我針對四大族群說的謬誤以及原住民又被視為番的扭曲現象提出疑義,結果發言不到幾分鐘,就被一位閩南歐巴桑高聲打斷,最後引發他們和另一群外省口音人士的口角對罵。我的話,遂不再有機會說完。事實上,在那種易淪為統獨意識型態紛爭的場合裡,原住民的聲音是很少有人會真正重視的。我必須承認我當時真的很憤怒,激動的言詞導致其他人的對立,並非我所願意見到。在此,也對那天的激動向在場的人們致歉。

回家後,總算扥朋友千辛萬苦找到教科書,然後請朋友逐字逐句地讀給我聽。讀完社會篇,才發覺裡頭真是問題重重,更證實我有絕對的理由憤怒!我想,我們必須承認認識台灣教材的編寫有其困難性,特別在有關原住民的部分,過去許多的研究調查的各種記載,難免有所偏差,不易使用。然而編輯群若真的有誠意,或許就不致草率到不去各部落蒐集相關資料,而僅延攬一位原住民作委員︰更在此位代表提出番字的不妥應當要修正時,竟用多數暴力的方式,以為了行文順暢的可笑理由,強行書寫上去!

  這樣不尊重原住民的編寫方式,對原住民的影響將是更甚於吳鳳故事的可怕夢靨,將原住民正名運動的成果,再次推回原先漢人移民對原住民的歧視與偏見裡。因為這個番字,並不是出現在交代過去歷史、用以敘述早期移民政權及漢人因文化偏見,把原住民是為番,並因此有歸順朝廷的熟番、化番,與統治力所不能及的生番之劃分。若番字是這樣的用法,有助於學生們認識過去漢人的偏見,自然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把番字放在社會篇最後一個章節我們的藍圖裡,雖僅出現一次,但其直接的語意效果卻是︰當小朋友讀到此處,立即會疑惑番是什麼,然後得到結論說︰喔原來番就是原住民,原住民就是番!這是多麼可怕的書寫方式啊!

  由此,已稍可以窺出編寫委員們若不是刻意扭曲原住民的印象,至少也在意識型態層次上迴避去面對原住民的主體地位。事實上,是有些具有良知及反省能力的學者,其治學態度是值得這些編寫委員們參考的。例如莊萬壽教授就曾在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的自立晚報上指出︰一個多民族的民主國家,或許猶有種族的問題,但絕對可以公開國內過去弱勢族群如何被統治民族凌辱、壓迫的歷史。。。。。。。今日台灣如果還不敢承認漢族是侵占原住民土地的史實,是對當局所標榜的民主政治的一大侮辱。然而編寫委員們為何無此反省呢?或許我們再由認識台灣社會篇的內容仔細檢索尋釋,便可以找到其中的原由。

  我們先回到社會篇的編輯大意來看。該書主旨在於傳達正確的知識,著重觀念的啟發,訓練多元的思考,呈現社會的整體性和共通性,兼顧學生能力和族群的差異與地域特性,協助學生達到以下的學習目標︰1、認識台灣社會的形成過程、面貌、特性、問題和未來的走向,以及自己在台灣社會中的地位︰2、適應和改造台灣社會︰3、認識台灣社會、珍惜既有成就、省思社會問題、創造美好新社會。

  姑且不論我們是否完全贊同此主旨。例如適應一詞實意味了主體社會透過各種機制,在無形中強迫了弱勢群體去學習與適應大社會的遊戲規則,暗藏了同化的意涵等等。就只以該書的原有宗旨來看,只要詳讀課文內容,便會發現內容與事實上是無法達成其編寫主旨與教學目標的。因為一本理想的教科書,應能夠兼備真善美的三大原則,然而此教科書卻既不真又不善,更遑論美了。教科書的不完善,更早時有些學者已經批評到的部分要點,如史料嚴重錯誤之處等就不重提。我們只是嘗試用土地的觀點,來指出此教科書的問題。

  一、台灣不是400年史的移民社會

  認識台灣社會篇全書自第一章之始,就已經可以看出本書是偏狹而無知的發現論史觀。因此從葡萄牙發現伊爾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開始談台灣,並界定台灣為移民社會。然而,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原住民各族群早已在此生長數千年之久了。雖然在修改版加上從舊石器時代以來,不同時代的移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裡。但原住民究竟是原生說或移民說,是尚未能被證實的事,如何能籠統地說台灣為移民社會呢?

  如果繼續往下讀,就不難明白,原來編著者說台灣為移民社會,背後後的意識型態是台灣是福老語系移民的台灣,而不包含在她們來之前早已存在,現在還繼續活著的人(原住民)。因此後面章節裡不時流露出二、三百年來近四百年來三百多年來等詞句,而接在這些往前追溯年代的下文,則是有關「台灣人民」界定的內容。雖然在某些行文處,也會加上有關原住民的描述,但都只是附帶一提或因不得不提才加上去,而把原住民安置在陪襯的地位。

  二、誰是台灣人

  如果我們進一步看課文內有關台灣人的描述,會更清楚其台灣人經常指的就只是福老語系移民的閩南人。例如,一蕃薯象徵台灣人的精神,台灣住民常以北部中部南部東部人彼此稱呼;在第六、八十章裡頭的台灣人,更能清楚地讀出此一跡象。

  雖然第一章第二節中將台灣人分為四大族群(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但這樣的分法基本上是不適切而有意圖的。編審委員兼執筆人林富士與彭明輝等二人於86。7。28日的聯合報中說明其分類依據,乃採自中研院許木柱之研究與內政部用語,故認為在學理上站得住腳並符合現實。然而,這樣的說法實在有點牽強,好樣只要有依據就必然合理。因為,省籍不是族群,而是國家依居住與行政區域劃分上的居群差別。事實上,執筆人在報上已接受了分為兩大類(漢人、原住民)在細分為諸族的說法是言之成理的說法。故描述習俗及歲時節慶時,漢人部分注重通相,原住民部分擇要而述。

  那麼,為何還要用四大族群的分法呢/執筆人表示教科書中也涉及今天台灣因族群通婚的緣故,許多住民往往一個人可能同屬數個族群;因此。區分每一個人所屬的單一族群身分其實相當困難,而且也不適當。不過今天我們賦予族群更新的意義。四大族群主要代表了台灣現在住民之祖先留下的多樣性文化。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歷史記憶。都是值得我們保存、互相學習、互相欣賞的共同文化資產。因此。族群融合是認識台灣社會篇的重要訴求。而對多元文化的尊重。更是認識台灣社會篇的宗旨所在。

  這樣的說法,乍聽有理,卻是自相矛盾的。既然那樣的分法困難而不適當。又為何要如此界分呢?更在章節後的研究與討論問學生是屬於什麼族群或哪些族群的後代,不是立即造成學生認同上的困擾嗎?又,要追溯到幾代的血統為止,四大族群如何比得上原住民超過十幾族的特色來代表多元文化呢?因此,族群融合才是其訴求。說得具體些。是把其他人都融合到福老語系閩南人的統治裡,然後被同化,被壓迫。多元文化的尊重在這本以福老語系閩南人的統治裡,然後被同化、被壓迫。多元文化的尊重在這本以福老移民文化為中心的教材裡。根本只是空話與幌子。

  當然,如果硬要分族群的話。我們認為應以這片土地為體,用時間軸為綱,將既存的住民分為原住民與移民兩大類群,再細分為諸多族群。並將不同時段出現或消失的人及其屬性作描繪。如此才能較精確地呈顯出原住民本來至少有十八、九個族群之多。後來平原及丘陵地區的諸族群(被移民及移民政權概稱為平埔族)因移民群的出現,慢慢地幾乎都被同化了;而且也才能交代戰後政治難民其實還包含了蒙、藏等中國大陸少數族群,不能以外省人概括之;金馬澎湖的人民屬性,也才能在此架構下獲得交代。

  三、有台灣意識嗎?我們是哪些人,本土又是什麼?

  對於急於想建國或打造新台灣國族國家機器的人來說,這本教材是必須立即推行的。因此。此書負有重要的政治任務,即灌輸與建構台灣意識。因此在第一章第三節就開始召喚我們都是台灣人。虛構地說已凝聚成台灣意識;然後,又進一步在第六章第二節去建構所謂的台灣魂,與台灣精神。然後再連接上第八章的我們可以當家做主,我們可以改造社會。以及最後一章的營造新台灣。

  然而。這樣的召喚語意識建構過程,「我們」是哪些人組成常常交代不清,在無關政治,名位描繪時。「我們」會包含原住民及其他社群。但在敏感地帶,「我們」常常只是影射福老語系的失意政客或菁英們,而本土文化也不是真正的本土。而是福老移民文化。什麼叫原住民文化也是本土文化?

  舉個例子,在美不美故鄉土,親不親故鄉人,的描繪裡,這個土其實指的是中國大陸,不是台灣。因此,本土化根本尚未成功,但本書居然在第六章第一節介紹文化資產時,不但不提許多歷史遺址被破壞的事實,只列舉移民社會建築、美術、藝文等的文化現象,然後補上一句;。。。。原住民的雕刻和飾物等,也都充滿了本土的風味。這不是很荒謬的說法嗎?什麼叫原住民文化也是本土文化?我不禁懷疑這群編委頭腦是不清楚的。因此搞不懂什麼叫做本土?

  這連接到我早期參與原住民權利運動在衝撞總統府時的經驗。當時一位閩南人豎起拇指說你們山地仔足勇敢,山地仔嘛是台灣人,(福佬語)這是什麼跟什麼啊!而這本教科書卻是一模一樣的思維邏輯,根本不尊重原住民的主體性。也在這種福佬語系漢人的侵略、傲慢與偏見的態度下,會選擇了「海盜與拓荒精神」(開放、包容與冒險)來象徵台灣精神,而忽略了正是這種侵略與征服的心態,造成了對原住民的壓迫,以及對大自然與生態的浩劫。那麼,又為何會把這種侵略、征服的觀點當作「台灣精神」?

  當然,更弔詭的是再讓環境恢復清淨這節裡,一開始描述本來面目時,仍落入移民對自然認識的資源觀窠臼裡,才會近山只看到樟樹林,深山只看到檜木林。而沒有看到更多的芸芸眾生。並且,在談大自然的浩劫時,是用第三人稱他們,完全跳脫其他章節再召喚與建構台灣意識時用的「我們」,因此大自然的浩劫好像都是他們破壞的,不是我們台灣人,不是我們的移民祖先們,這樣如何教會一個學生去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呢?若要用他們,也許該章節後的研究與討論就是要問問破壞大自然與生態環境的「他們」是誰吧?是財團、執政者,或是我們的移民祖先?

  事實上,在全書這麼多的我們」裡,也許最後一章的創造新傳統、捏就新台灣的小節裡指涉得最清楚吧!所以一開始就說︰「我們不再是過客、難民也不再是被統治者」。然而原住民從來就不是過客、難民,並且在移民與移民政權出現後,開始變成受壓迫者與被統治者。因此這本書終極的我們,已經很清楚地指涉出是不再是過客難民的新的統治者。說得再具體些,也就是以福佬語系為主體的資產階級政權,而不是市井小民。更不是原住民。

  四、媚日情節與現代化的迷失

  如果能認清本書中諸多的「我們」與「台灣人」所指為誰,就不難理解為何教材會有媚日情節(特別在歷史篇裡更嚴重),並且把「日據殖民時期」稱為「日治時期」,是日治時期為台灣全面而有系統建設的開始,如鐵路與灌溉埤圳之興建,引進新品種及施用化肥等等,認為這些建設成為日後台灣長期發展的基礎。但是,正因為教材是資產階級政權的觀點,所以教材內容既不交代殖民政權建設台灣的背後目的,又不描述這些施為對台灣的負面傷害。例如化肥施用造成地力不易回復,水利設施改變原生態環境等等,更迴避去面對日本政權的壓迫人民及縱容株式會社去剝削台灣農民,以至於農民抗日事件不斷,更因伐木剝削原住民去做奴工。終至引發霧社事件。這些事實如何能避而不談,而肯定日人的建設,這使我無法理解這本口口聲聲喊台灣人的教科書,在描繪日人建設的過程中,究竟如何面對真實的台灣人民,特別是原住民、農民或慰安婦(其中包含許多原住民婦女)等等社會底層的人民。

  這樣的資產階級政權觀點,在描繪國民政府時期的台灣,自然會進一步去肯定經濟發展造成現代化的繁榮,不敢去面對犧牲自然、農業與初級勞動者,來補貼工商業的事實。換句話說,台灣的經濟成長基本上是建立在忽略社會成本與環境成本,使資本家榨取更多利益的模式上進行的,因此造成環境品質破壞及人因商品化的人格扭曲,其中包含有許許多多的原住民基本生存空間被擠壓、人口被販賣的情勢。社會公平與環境正義變成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以改善生活品質與環境作訴求的新社會運動才會在八○年代後風起雲湧。但教科書的描寫很巧妙地把環境問題說成︰「隨著所得的提高人民對於環境品質越加講究,把環境問題狹隘化成為垃圾問題,說環境改善有賴全國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資源回收與再生的貫徹。」(p.60)

  那麼該如何看待殖民時期的經濟發展才不至於自限於媚日情節呢/關於這點,台灣史研究前輩戴國輝先生早在1970年「清末台灣的一個考察」文中即已指出清末台灣的社會經濟已存在深厚的地主階層向資本主義發展的萌芽生機,因此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經濟面的接木運作遂得實現,促使殖民地經濟發展在台灣的具體化。然而,若無上述認識,則無法全面了解「日本之台灣統治史」,同時,若僅站在統治者史觀,則科學的台灣史構想亦無法建立。他更在自剖錄中說明了歌頌殖民主義的危險,許多台獨人士及知識份子的主張雖然不錯,但他們的史觀,尤其對日本統治時期的看法與評估,認為日本給台灣帶來了資本主義,為農業帶來現代水利設施、促進了現代化云云的話,是一種「負」的歷史意識,將會自誤誤人。因為看待與評估殖民地統治史,或說是被殖民、被支配的歷史,我們必須要全面地從殖民者支配的動機開始分析,一直到統治的具體過程和結果來作整體的調查,研究,才稱得上是社會科學的。不能只用殖民統治在戰敗後不得已留下的「遺產」,來當作殖民「母國」的「成果」。

  我想,這些諍言值得當今治台灣史者即編纂認識台灣教科書的諸委員們,再三地反省思考吧。否則,口口聲聲喊「本土」,潛意識裡卻又「媚日」,不是很矛盾嗎?

  五、書中其他前後矛盾混淆不清之處

  除了上述我指出的幾點重大問題之外,此教材尚有為數不少的地方,在邏輯上是前後矛盾混淆不清的,也有許多撰寫方式不適合國中程度。我們只列舉一些實例供大家思考:

  〈1〉教材史料選擇的時間切點錯亂

  我們把整本教材詳讀之後,會發現教材內史料取材的最後時間切點是在民國八十五年5月,首任由公民直選的總統產生、就職,在台灣民主政治邁向另一新的階段。因此,雖不必在黨外抗爭中提到新黨,但卻應該在政黨政治中提及,或於總統直選的段落中描述三黨各派出候選人,最後李登輝當選,才符合真實的社會現況。我並不是新黨的擁護者,也不見得認同某些新黨人士的大中國意識型態,只是認為該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教科書。

  另外,在全本充滿「三、四百年來」的教科書,在最後一章第一節的開頭卻突然來一句「經過五十年左右的滄桑歲月」而在五十年的切點內「男人曾打過仗或拿過槍」,就只有八二三砲戰啊!然後第二節又改稱「三百多年來」在同章節裡不一的時間切點,如何有邏輯的嚴整性呢?這令我更清楚的覺得本書的時間切點是有意圖的擔負著去建構『台灣意識』的任務,而召喚的手法則用『四百年悲情』,背後突顯的是『大福老沙文主義』的意識型態!

  (2)問題的研究與討論的不適切性

  這樣的意識型態自然的也反應在書中充滿福佬俚語的課文與問題研究討論上。當然書中還有許多課後研究與討論的問題設計是國一的學生難以回答的。例如,『十五年後你將成人,負擔家庭與社會責任,養老扶幼,你想那時你將遇到哪些問題?要如何解決?』『你所認識的宗教對於『祭祖』有甚麼樣的看法?』『你認為台灣最缺乏的文化資產是甚麼?我們該如何創造?』『你認為古今人物中誰最能代表台灣精神?』『你認為台灣最需要培養的精神是甚麼?為什麼?』『討論台灣未來對外貿易可以發展的項目。』『如何建立一個開放公平的市場經濟?』『你認為如何才能解決台灣的家庭問題?』『你認為為什麼會有犯罪行為?該如何防範?』。這連大學畢業生甚或政府相關部門都不易掌握的問題如何期待國中生回答呢?因此這些『研究生』的研究與討論,更像是重複灌輸課文內容的工具,而非作為啟發思考的訓練。

  除此之外,一些章節的標題也下得有點奇怪,例如,『讓家庭變成樂園』、『讓監獄不再擁擠』、『讓學習變成一種嗜好』、等。『樂園』是甚麼意思?像迪士尼嗎?『嗜好』又是甚麼?像喝咖啡或看電影嗎?而監獄不再擁擠則好像亦為人們並不希望無監獄與無犯罪社會的到來一般!

  綜合上述的分析討論,我想必須要再往上一層來省思『認識台灣社會篇』。如果我們將這本書的內容和歷史篇與地理篇合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歷史篇』將原住民安置在史前時代裡,變成了『史前人類』,被歷史時代終結了!而且書中的編寫方式,很清楚的是『統治者的觀點』的政權更替與政治史,而不是人民觀點的社會文化史。並且社會篇一樣是在『現代化的迷思』之意識型態下,而少提及人民為生存生活而對政治經濟權力集團的抗爭史。

  至於『地理篇』則刻意抽離了『地方特色』,讓我們看不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不同山系或水系其自然條件(地質、地形、水文、氣候與動植物等)與人文特色(族群、城鄉、產業與文化等)的差異,而抽象化與模糊化了台灣這個島嶼,使原本台灣島上的基因、生物、生態環境與文化的多樣性無法呈現。

  換句話說,『歷史篇』讓我們看不到人民,而『地理篇』讓大家看不清楚土地,這樣才能提供『社會篇』一個溫床,去建構一個屬於大福佬沙文主義資產階級政權觀點的,一種新的想像、虛構與單元支配的『台灣國族』。(不論用何國名與國號!)

  我們可以再把這些教科書與前些時日修憲風暴放在一起看。在未先研究與規劃好精簡與調整省府業務的前提下,兩大黨就急於『凍省』,已經清楚地顯示出代表福佬語系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政客們,急於打造『台灣國族』的政治動作。因此,認識台灣的教科書並不像是為教育下一代,為國中生而編寫,倒像是為政客服務的教科書,而肩負了建構台灣國族主義的重大責任!由此也才能理解為何此教科書會引起一些政客們的強力護航,不先求真求實就實施。

  結論:從原住民與土地觀點重新認識台灣

  教育的本質就應該在求真、求善、求美。如果沒有對過去求「真」的態度,對現在求「善」的精神,如何能創造「美」好的明天呢?因此,「認識台灣」較要負擔的不應該是偽政權打造國族主義,而是要讓下一代更具反省能力才對。

  我想,作為一個原住民,我並沒有要求所有的非原住民要能像戴國煇先生那樣,承認自己客家祖父輩與福佬人曾扮演侵佔山地的先鋒隊,而始終保有一種「原罪」感。但若執意福佬政客們四百年悲情,原住民不更是悲情中的悲情嗎?然而,在原住民傳統的史觀與生命觀裡,並沒有「悲情」的概念。就如同我父祖輩之間曾有的衝突,過失的一方問老獵人是否還對昨日之事心存憤恨耿耿於懷,老獵人回答說:「那事情已經跟昨天的碴給(糞便)一樣,變成很肥的泥土,種花去了!」

  所以我願意再以土地與原住民思考再度出發,提供想認識台灣的人們(包括編審委員們),重新認識較真實的台灣。當然,我不擬推翻社會篇教科書的所有架構,只針對和原住民有關或不足的部分提出增修的意見。

  (一)拉長歷史思考的深度,尊重原住民主體性與多元文化

  台灣人「四百年史」與「四大族群說」的短視與謬誤,前面已說的很清楚了,因此教科書應加強時間深度的歷史觀,尊重原住民的主體性。在「吾土吾民」章節裡,應修正「移民社會」為「多元文化社會」或「多族群空間」。在描述和原住民有關的時間切點時,應忠於「原住民在台灣被發現以前,即已活躍在這塊島嶼上」的事實。然後進一步敘明移民群體進來後,為了取得資源和拓展生存空間,而有漢人與原住民的衝突(取代漢「番」衝突,依舊可以行文說順暢)。

  在這樣的過程中,因為早期漢人和移民政權的文化偏見,遂把原住民稱為「番」,統治者把歸順政權者稱為「熟番」(或化番);仍有自主空間而未被政權納編者,則稱為「生番」。日本政權則用居住地的差異將原住民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然後依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大約各再細分為九個族群。其中平埔諸族群因漢人移民長期下來巧取或侵奪土地,以及大量通婚的結果,多已被同化了。國民政府早期則沿用日人分類,把原住民分為「平地山胞」與「山地山胞」。經過原住民正名運動十多年的爭取,忠於在民國八十三年修憲時,被正名為「原住民」,顯示國家已開始尊重原住民的主體性。

  (二)化解歷史仇恨,揚棄悲情,我們都是一家人

  在第一章末及第十章起都涉及台灣人的意識建構。但寫法上應修正為:「不管你的祖先是否原來就住在這兒,也不管你的祖先是何時來,由何地來,講哪個地方的母語,我們都是一家人。因此,我們必須消除文化偏見,揚棄悲情,尊重弱勢與認同多元性。就像一做花園必須是各種野花一齊綻放,才顯得多采多姿與美麗。而在這樣互生共榮的生機花園裡,你我都必須認同與愛護這塊土地,確保生態的生機。」

  (三)本土精神是敬畏天地、順應自然與共勞共享

  由於第六章的「台灣精神」非本土精神,在原住民生活世界裡,除了各種有形的文化資產外,尚有祖先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乃是自然的永續平衡,人與人集體的共勞共享。換句話說,這才是真正的本土精神,是大地為母親,敬畏天地,順應自然,以及樂天知命、尊重弱勢的生活態度。

  (四)原住民權利運動是台灣社會進步的力量之一

  為了維護生活尊嚴,原住民自移民政權出現後,就不斷的為生存而抗爭。「清代台灣被視為難治之地」,其實是因為原住民反抗政權壓迫而難治。這股爭生存尊嚴的力量,依然如種子一般,潛藏在當今許多原住民的血液裡。因此原住民權利運動可說是社會進步的力量之一。然而原住民權利促進會在第二章改革性社會團體以及第八章的黨外抗爭與社會運動的內容裡,都被迴避不提,甚至在解嚴後,原權會都一直持續被打壓,不允許成立為合法組織,難道編寫委員們都真的毫無所知嗎?至於第十七頁原住民回復原來姓名的運動,只是原住民權利運動的一部份,因此在第二章及第八章中均應加入原住民權利運動的內容,才算較完整。

  (五)去除偏見語意用辭,改用適切用語

  除了「番」字的不宜外,書中上有一些和原住民有關之用語並不適切,宜即刻修正。例如「巫師」一辭,因為「巫」字在漢語上有邪術不正之意,故宜依其在原住民傳統社會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改用「法師」或「祭司」會比較精確。

  (六)祭典儀式內容宜補充說明,務必增列「矮靈祭」

  在第三章難忘的日子裡,提及歲時節慶,如果像執筆人所說,「漢人部分注重相通,原住民部分擇要而述」,這個「要」也未免太過簡化了!畢竟各族祭儀並非都是「豐年祭」,建議要多加入各族不同祭儀的簡要描述,才能真正突顯多元文化社會的內涵。書中把鄒族Mayasvi祭典譯為「團結祭」應譯成「戰祭」(其精神在於凝聚部落之團結)才比較貼切。

  此外,在強調尊重多元文化與弱勢族群的今日,描述原住民祭典更不應該遺漏賽夏族的「矮靈祭」。因為矮靈祭是賽夏族人對於其過去的歷史中,不小心把「矮人」消滅後所衍生出的弔祭與懺悔儀式,而此儀式的精神在告誡後代子孫,切記矮人與祖先的叮嚀,要與人和睦,要尊重弱勢。因為他們已發現,任何一個弱小族群生命的消失,對其社會而言都是一種不幸!因此這個祭典更值得今日世界的人們來共同警醒。

  最後,我必須承認自己的所知是極為有限的,誠如蘇格拉底說過的那樣:「我所知者,無知也!」但能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夠建立終身學習的態度。我並不反對大社會的強勢者要去建構國族主義,打造「新國家」,但其前提是在這片土地上任何弱勢族群與弱小生命(包括生態萬物),都能受到充分尊重與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而且,想營造新國家,更不能夠既不承認移民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相關性,又不認同與尊重真正本土的原住民文化之主體性。否則,如何能夠凝聚共識,成為「生命共同體』呢?

  在此,我可以指出這本書最令我滿意的地方,可能只剩下封面書名下方,一位盛裝配刀的魯凱族老獵人,插著腰,直視前方的英姿。他似乎告訴著大家:「人民有權反抗不公義的國家社會!然而,我也願意用VuVu的小故事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總結。那是我小時候,祖母背著我過河時,看見一塊巨石把洪流分而為二,指著它對我說:

  〝莫那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努力讓自己變成像那塊巨石一樣,令洪水怕你三分。但是,如果你哪天真的做到了,千萬要記住,絕不可以對樹葉上的露珠吐口水。因為,大雨是可以把山頭埋葬在海底的!〞

  我想,如果有所謂的台灣精神,那麼,該是VuVu這番話的精神吧!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ohomeweb&aid=87933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8 23:32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頁!海盜 迷魂 角色 扮演比價

 回應文章

水花先生
引用文章
2008/03/28 05:44

引用此文章到我的新聞台

水花發芽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kino/

在此致意

    安好

                             arkino



感動你的用心
2007/12/26 00:02
我是正在學習原住民文化的研究生  在真正念研究所和來到花蓮前.我的生活裡缺乏了原住民的聲音. 一直到最近 我才發現.在漢人所不知道的地方.有這一群這麼貼近自然的文化. 小的時候不懂為什麼要學習課本上的東西. 一切只是為了分數始終進不了心裡.一直到現在雖然我學習的是與謀生無關的文化理論.但我相信這些進到心裡的東西才是自己的..之前念書你的著作.現在看到blog你書寫的建言. ^^和你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