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8 10:00:17瀏覽406|回應2|推薦0 | |
在動筆寫這篇《告白》的影評時,我想到了十年前岩井俊二所執導的《青春電幻物語》。《青春電幻物語》的二個少年在虛擬的世界取得心靈的相互慰藉,諷刺的是二人在現實世界中是霸凌的關係,當真相揭開時,世界崩毀的受害者殺死了霸凌者,誰是加害者?誰是被害者?孤獨、痛若與心碎的暴力交織成一片,除了已經殘破了的,沒有出口。《告白》用不同的故事,由二個殺人的少年,複述了這一段傷痛與毀滅。這二部影片之以所讓人震驚,是它們都深刻描繪了少年的可能世界,這是一般的商業電影所無力觸及,且無心觸及,而這二部傑出的影片都做到了這點。 然而電影如何看待這些暴力少年所處的社會呢?影片中少年所處的世界,呈現出相當類似的性別意象。《青春電幻物語》中的少年疏離而無力,成人世界對少年疏遠又不解,母親的生活尚且要少年照看,女老師也只能在言詞上要少年加油,被迫援交的少女自殺死亡後,鏡頭裏成人龐大的送葬隊伍,卻遙遠的看不到任何一個人的面孔,少年在斷裂之外孤獨的面對他的生命。若要找到較清晰的面孔,那麼就是女性的老師及母親,男性成人幾乎不見蹤影。《告白》的成人世界,則是和少年緊緊扣連,少年之所以冷血殘殺,是為了得到因事業而抛棄他的母親的目光,最後母親卻死於兒子的炸彈之下,另一名少年的母親是對少年非理性的寵溺,也死在所愛的兒子手中,加上因喪女而展開復仇的女性教師,男性成人的角色一樣無足輕重。 這二部影片以暗示或明示的方式指出了他們所認為的社會元凶-做為老師及母親的女性。當代的父權社會,暴力和性侵的施暴者明明是男高於女,但男性少年的暴力和悲慘卻歸責於女性,引伸來說,就是女性要為男性少年成長後加諸於她們的暴力和性侵負責,這個詭異加荒謬的思維是怎麼來的?做為主導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暴力和性侵的高危險群,男人在哪裏?電影是如何讓男性在少年的悲劇裏消失的? 《青春電幻物語》少年的母親是一個單親上班族,生活所需的金錢由她供養,但生活的照料則是少年自理,這不是現實社會中父親在家庭中的主要樣貌嗎?《告白》中為了物理學術事業而拋棄少年的是母親,自此少年追隨著母親在物理和科學上的渴望,但在現實社會中,物理主要是男性主導的世界,少年所追求和渴慕的科學和事業正是男性成人給的典範,且為了工作而牲犠家庭的不正是大多是由男性所實踐嗎?影片中女學生所創立的殘殺網站,是少年所仿效的對象,但現實世界中,與暴力和陽剛相結合的男性意象,不正是充斥於社會新聞版面及電影媒體嗎?也就是說,男性及父親所造成的少年困境並沒有在電影裏消失,而是在電影中被嵌入了女性角色中,由女性做為代罪羔羊而合情合理的展現,問題也因此由男性及社會面向轉向只是母親個人的問題。《告白》中有少年的告白,有母親的告白,有老師的告白,連被殺的女學生都有告白,但卻沒有男性成人的告白,因為他需要被隱蔽,他需要疏離,他需要與問題無涉,充其量他只是個天真的男老師,就如男性宣稱在家務中的笨手笨腳一樣,笨拙、天真、不擅長且無加害意識,然後沒有責任。 成年男性被隱蔽,但又不完全消失,另一個隱含,但更強烈的男性意象是依附於少年的角色上,《告白》中的少年殺死了二個母親,一個母親的女兒,一個女學生,都是女性,但影片的敍述方式是以少年的視角為主,於是最讓我們感到悲傷與同情的不是影片中任何一個母親,而是在心碎和暴力中毀滅的少年,少年沒有死亡,而是毀滅後的一息尚存,這一息保留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想像,讓我們無法不去聯想到,少年同時也可能是未來施暴的成年男性,不論是少年或現實中的成年男性,我們無法全然的去責備。我必須承認,看見少年值得同情和值得期待之處正是這二部影片最令人激賞的地方。但最終,這些悲慘的責任源頭都歸於女性,女性不只被殺,還要為自己的死及殺他的男性負責,父親及男性不需要在電影所形成的性別意象中省思,更不用揹負由男性父權所主宰的社會問題。 這二部影片的整體表現都是上乘之作,以關注青少年的題材來說更值得推荐,但這麼偏頗的性別意象我們如何解釋呢?是二個傑出導演的陰謀嗎?如果你我在觀影之時沒有發現這種極端的性別偏頗,那麼導演可能和你我一樣,我們在社會的共同氛圍之下習以為常,並且視為理所當然,當孩子出問題,理當是母親和老師的責任,而不是父親、男性及我們社會體系的問題。是日本社會,或是我們共同的父權社會,創造了這樣習以為常的偏頗,不論是無意或是有意,當我們在創作電影及觀影時,共同套入相同的性別意識,共同歸責於母親,而不是男性及社會。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