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6 02:04:10瀏覽4177|回應15|推薦98 | |
最近幾日,大陸湖南電視臺舉辦的「我是歌手」總決賽成為了臺灣媒體和網絡的關注焦點。有些人及媒體對「我是歌手」的表演結果甚為不滿,陰謀論甚囂塵上,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 坦白講,「我是歌手」本來就是大陸幾十個省其中的一個省級地方電視臺辦的娛樂節目。這個電視臺的開辦理念就是「娛樂至上」,僅此而已。 登臺的歌手無不是勝者。要知道,節目結束之後,每個人的演出身價個個飆漲,商業演出接到手軟。這些人估計連做夢都在笑著數錢哩,至於舉辦的電視臺就更是賺的缽滿盆豐了,誰會在意那個有其名無其實的第一名呢?恐怕只有入戲太深的人和別有居心的人才計較這個所謂的第一名吧。
而且根據賽制,節目是由現場的觀眾投票決定當晚歌手的成績。這麼說來,在前幾期的表現好壞和決賽時的發揮并無直接關系。君不見兩岸網友一致認為的奪冠大熱門林志炫邀請的蕭姓歌手在決賽當晚明顯唱得比林要好,奪了林的風頭嗎?難道林不知道自己選的這首英文對唱歌曲在當今的大陸是多麼的冷門而無法引起現場觀眾的共鳴嗎?所以最終的比賽結果就是由個人認為表現并不出彩但卻很穩定的羽泉組合奪冠。 這時候島上持陰謀論的人和媒體頻頻發聲質疑暗箱操作。那請問:在之前幾期的「我是歌手」節目中,林志炫三次獲得現場觀眾票選第一名,那時候你們為何不跳出來說這也是阿共的陰謀呢?此外,臺灣以前舉辦的眾多歌唱比賽當中不也是時有傳出種種陰謀論而鬧得沸沸揚揚嗎? 此外,我發現了臺灣社會的一個有趣現象:只要出現新的“臺灣之光”,大家哪怕鑿壁也要爭先恐后地前去“借光”,盡量消費這些“臺灣之光”在綻放的那一瞬間帶給自己的榮耀。可是我想問:有幾人曾關心過他們在成名前或所謂“過氣後”所默默付出的艱辛和汗水呢?蹭光的這些人又為他們的成功做過些什麼呢?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些人的成功在於他們的付出和堅持。對這些人來說,所謂的“臺灣之光”等等的贊譽於他們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真的是可有可無,雪中送炭對他們才是最為重要的。 這些被臺灣網友稱謂“過氣藝人”的音樂人為什麼在臺灣現在得不到大眾的關注?為什麼現在沒有展示的舞臺?為什麼現在沒有賺錢的機會而只能閑賦在家甚至去做其他行業?為什麼這些人“楚才晉用”能夠在大陸找到舞臺和市場呢?臺灣自己要不要好好地想想這個問題呢? 反觀大陸的媒體和觀眾,并沒有因為這些“臺灣之光”是臺灣人就故意排斥他們,或把他們說成是“過氣藝人”,反而是看到了這些人的專長,并愿意給他們機會,優渥的酬勞,并報以他們掌聲與尊重,所以雙方情投意合惺惺相惜攜手一同完成了這場華人娛樂秀。 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臺灣在流行文化方面的軟實力,這值得大陸好好思考和學習:為什麼節目中兩岸三地的歌手演唱的多是臺灣音樂人創造的歌曲呢?為什麼大陸人口諸多卻在流行文化的領地失去話語權呢?但另一方面,臺灣媒體和網友如果能贏得起,也輸得起,那就更讓人欽佩了。倘若是贏得起卻輸不起,那當初何必參賽或關注比賽呢?大可以擺出一副“不為五斗米折腰”或“事不關己”的派勢,說不定也能籍此贏得世人的敬重呢。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我是歌手」第2季應該會有更多的臺灣香港藝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在這個專業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實力,在大陸綻放他們事業的“第二春”。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我是歌手》林志炫敗北「阿共陰謀」 (2013年4月13日 《蘋果日報》)網友爆林志炫麥克風被動手腳 蕭敬騰:這網友太屌了 (2013年4月15日 東森新聞)「我是歌手」播太多 蘇貞昌:「入島 入戶 入腦」陰謀 (2013年4月15日 TVBS)我是歌手 梁文傑:看這些爛新聞或乾脆不看 (2013年4月15日 Nownews新聞網)「我是歌手」 林志炫第2 楊宗緯第3 (2013年4月13日 民視新聞) 《我是歌手》惹議 怎不說他們幫台灣藝人抬轎 (2013年4月14日 東森新聞) 林志炫大陸翻紅 10場商演撈1680萬 (2013年4月15日 東森新聞) 郭建宏:彼岸寫不出《豬王》 (2013年4月16日 中時電子報) 說明:文章中的視頻及新聞鏈接皆取自臺灣網絡,版權歸各家媒體所有。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