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悟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
2024/06/05 08:20:26瀏覽96|回應0|推薦0

哈佛醫學院腦神經學者吉爾的親身體驗,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能放下左腦的運作(一般是在長時間的打坐下),讓右腦運作,那就將開啟通往高維度靈性的通道了,她沒有信仰任何宗教,也能說出開悟的境界,所以不要認為只有相信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人才能夠開悟,所有人類皆有可能達到開悟的境界,因為圓覺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眾生本來成佛」。

人類的靈魂是高維度的,高維度的靈魂才有資格來到地球成為人類,我們靈魂主動來到地球幫助地球母親揚升,因為每一個星球都是一個遊戲場,如果遊戲過關了,靈魂的水準就會提高,每個靈魂都被設置為不斷「自我提升」的預設值,楞嚴經稱之為:「如來逆流,菩薩順行」。這是一個順行的道路,只是地球這遊戲場規則(遺失靈魂的能力與忘記過去的記憶)讓這場遊戲比較難過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SZSuBz7WI&t=963s

主持人:吉爾●波特●泰勒是哈佛醫學院的腦神經學家,20多年前一場意外,讓她意識到人類的右腦有一個奇特的功能,而她堅信這個功能將會改變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公元 1996年10月10日一早,吉爾從睡夢中醒了過來,忽然感受到了左腦後方有一陣疼痛,但並不覺得這有什麼,於是來到了家中跑步機上運動,然而在運動的過程中,的狀況進一步惡化,發現自己的動作變得非常笨拙、非常僵硬,在2008年TED大會上,吉爾表示,當下還可以感受到意識與現實脫離,甚至還以第三人稱的視角看到正在運動的自己,這不就是靈魂出竅嗎?於是意識到自己狀況不太好的吉爾決定停止運動,緩慢的走下了跑步機,一路扶著牆壁,想說去浴室沖個澡應該會有幫助,但就在碰觸牆壁時,另一件怪事發生了,發現原本扶著牆壁的那隻手,竟然與牆壁融為一體了。

吉爾:我低頭看著我的手臂,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開始,哪裡結束,因為組成我手背的原子和分子和牆壁融合成一體了,我唯一可以感受到的只有能量。

主持人:吉爾說這一刻沒有了我這個意識,感覺到自己與世界是一體的,沒有我這個概念,只剩下了能量,這與佛教說的空性非常相似,空性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賴、相互關聯的,而這就是吉爾當下的感受,

吉爾:因為我感受不到我身體的界限,我覺得我好巨大,好像在膨脹,我覺得我和周圍所有的能量融合成一體,那個境界很美。

主持人:不只是感受到與世界融為一體,在那一刻,吉爾還感受到一種如釋重負的寧靜,

吉爾:我在那個空間裡面,一切工作上的壓力都消失了,我感覺自己變得好輕鬆,想像一下,此刻所有人際關係上的壓力全部消失了。

主持人:甚至形容自己彷彿達到了佛教說的涅槃狀態,

吉爾:然後,我找到了涅槃,如果我可以活著而且找到了涅槃,那麼所有活著的人都可以找到涅槃。

主持人:涅槃是一種終極的平靜和解脫狀態,也就是說,脫離輪迴是佛教最終極的目標,而就在體驗這神奇的一刻時,的理智忽然恢復了,意識到自己出事了,現在必須要趕快打電話尋求幫助,但就在要打電話時,忽然發現自己的右手完全不能動,此刻才終於意識到的左腦中風了,而當時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

吉爾:哇!這太帥了,這太帥了,有幾個腦神經專家能有機會進入自己腦部研究?

主持人:哇!我只能說科學家與常人想的真的不一樣,如果是我發現我中風了, 應該會非常的驚恐,但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可以好好的研究中風時的大腦,而這也是吉爾事件中最特別的地方,一個實事求是的科學家,在歷經左腦中風後,竟然意外發現當然只有右腦可以運作的時候,將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你會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能量體,而這個世界也是能量體,最重要的是,此刻你與世界是連在一起的,在只有右腦的運作情況下,你可以與世界連上,這不是我說的,是一位腦神經學家說的,大家可以想像嗎?一個腦神經學家,竟然可以講出這麼玄的話?

甚至還形容當只剩下右腦可以運作的時候,感覺到非常輕鬆,此時就像是從瓶子中釋放出來的精靈,而如果可以,希望自己永遠都不要回到瓶子裡(身體裡),後來吉爾還是克服萬難,撥通了求救電話,曾經思考,自己要不要把這段經歷講出來?因為是一個理性務實的腦神經學家,而這段經歷一點都不理性,無法向大家證明,當只有右腦可以運作時,人的意識會脫離身體,感受到靈魂出竅的感覺,也無法證明,當只剩下右腦時,會感覺到與世界融為一體,此時人就會明白,這個世界沒有你、我之分,大家都是一體的,更無法證明,當只有右腦的時候,將可以感受到涅槃,也就是終極的平靜與解脫,但後來還是決定要將的經歷分享出來,因為:

吉爾:我相信,如果我們多使用右腦裡的和平系統,那我們就可以把更多的和平帶到世界上,然後地球就會有更多的和平,而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的念頭。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cdefg2010&aid=18065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