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喜晤張心漪 (下)
2007/02/01 07:34:02瀏覽401|回應0|推薦9

這件事給我很美的感受:原來,王文興曾經那麼幼小!也曾年輕過、稚嫩過,當他立志在文學道路馳騁的時候,還只是個會遲交作業的學生。他不是天生的巨人,文學巨人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用一生去實踐的。

張心漪更專注作一位「生活家」

至於張心漪自己,無可諱言,前瞻性要落居這幾個學生之後。除了遭逢離亂,還得相夫教子、操持家務,這些都分割掉不少時間。她嫁給費驊先生,費先生後來一直當到財政部長,一位官夫人,有整個社會加諸的枷鎖,是不允許太前衛的。

可是,她在文學的道路上,還是留下深遠的影響:泡特女士冶意識流與鄉野傳奇於一爐,對白先勇和王禎和產生巨大的啟發;台灣這十五年來模仿南美流行的「魔幻寫實」已經氾濫成災,其實類似技巧凱撒琳‧安‧泡特早在七、八十年前就用過。只可惜,無論是泡特或是張心漪,作品都嫌太少,沒能造成「魔幻寫實」那樣風行草偃的狂潮。泡特後來因為《愚人船》大賣而提早結束文學生命,張心漪則連這本磚頭書都沒翻;她最喜愛的,還是富於人情味的小品,包括後來由林海音先生出版的《媽媽的銀行存款》、《妙爸爸》……比起文學志業,似乎她更專注作一位「生活家」。

說起「生活家」,我覺得張心漪真是當之無愧。那天看到她,穿著粉藍色套裝,耳聰目明、腰桿筆直,一臉可愛的神情,粉妝玉琢的,真像個洋娃娃。和我談天的時候,不時哼著歌。

「魚來了,您嘗嘗,這對健康好。」我舀起一匙石斑,正要遞去,張心漪卻搖搖手:「不,我看過菜單,下一道是牛筋,我要留著胃口吃那個。」

「牛筋!您嚼得動嗎?」我正狐疑,卻見她張開一口牙說:「可沒有一顆不是自己的哦!」

全桌一片驚呼,那一刻,可真真是「甘拜下風」。白先生不在國內,趕緊把陳若曦找來,用「師叔」來替補「師父」,留下一幀「三代同堂」的合影。一位是「生活家」,一位是「文學家」,以後該往哪條路走,我回去可得好好想想。(下)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a2028anna&aid=70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