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叛漢一族,中華民族之始。
2010/07/18 18:07:53瀏覽1821|回應3|推薦1

近來老是看見有許多人,大方剌剌的使用中華民族去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又順便指向台灣人,稱台灣人是中華民族。這種現象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有,就是台灣人也很多,特別是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他們老是聲稱,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化,然而事實上,“中華民族”的觀念,只有百年歷史,大約一百零幾年而已,而在這以前,中國土地上從來不曾出現中華民族過。
那麽“中華民族”的觀念是怎樣形成的?中華民族這個說法,最早是由誰提出的呢?創造它的目的又是什麼?

其實查考古今中外的古籍可知,中國歷史上沿用“華夏”、“漢土”、中原、唐山、“炎黃子孫”的說法,乃至國外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上的古代住民為“大秦”、“震旦”、“支那”等,這些普遍是古代對於漢族人與其故土的稱呼,並不是現代民族學上的定義。
而所謂“華夷之辨”、“夷夏之防”,那也是千年以前,定居在中土的漢人對民族學的膚淺探討,它以文化界定了被認為是華夏諸部的特徵,總括為擁有漢文化的民族。不過那也僅是反映了千年前的中原種族意識,那種意識已經難以反映現代的中國領內民族現狀。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狀,主要是因為這個民族在不斷的戰亂與變動中,使這個民族遭到滅亡,而被編造了一堆扭曲的殖民意識形態。
基本上,元清朝代都是外國侵略中國的朝代,請參考「引用文章【轉帖】台灣人寫的對元清的認識 」,這是事實,但在「中華民族」這個名詞被締造出來的那個時後,大部分被殖民的漢族人並不知道,或者雖然知道,他們可能也樂於延續那些被殖民的歲月,已經習慣於那種生活方式。清日甲午戰爭慘敗之後,引發了革除滿清的革命思想,這個革命思想是以種族主義為取向的作為,他們揭發了歷史的事實,控訴了滿族對漢族的殖民態度,並提倡「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其主張,意圖恢復中國原住民漢族在中國的主權。
不過同一時代,另一種將滿清視為祖國而拯救的熱潮,也遍及滿清朝野,在“保國、保種”的危急呼聲中,嚴復《天演論》道出全世界各民族面臨生存競爭的“族群理念論”。梁啟超沿著嚴復提出的“保種”、“合群”的思路,假借解決民族問題而提出中華民族論述,並且還故意避開滿族侵略以及殖民漢族土地的事實與史實,無視於過往被殖民而犧牲慘重的漢族生涯,他以保障滿族對漢族的殖民利意為基礎,促進大清帝國的現代化主張,使梁啟超被當世人歸類為所謂保皇派。

梁啟超為了保障滿族殖民漢族的社會秩序與利益,於是在1902年,提出了“中華民族”的說法。並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的觀念。至1903年他更於《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撰文指出:“吾中國言民族者,當於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於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於國外之諸族是也。……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1905年,梁啟超又寫了《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指出中華民族是我國境內所有民族從千百年歷史演變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結果。
梁啟超無視於滿蒙乃是侵略中國的外國事實,也無視於滿蒙殖民中國的殖民統治現實,他為了保障滿族殖民漢族的政治利益,鞏固滿族對漢族殖民的社會秩序,無視於被滿族殖民的漢族人民痛苦,毅然堅決的提出了中國原住民漢族與殖民中國的外國民族等融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統一大民族論述,這種論述就像是大東亞共榮圈的原版,並且還更早於大東亞共榮圈。在這種論述下,誰要是反對了延續被滿蒙殖民,誰就成了大漢族主義,要背負原罪與撕裂民族罪名,要接受類同於殖民地奴役的懲罰,即便那僅僅是反對外國人定居中國的想法。
通過這種後世所認知的法西斯論述,梁啟超當然會下了這樣一個荒繆的結論:那就是“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而一定包含了滿清入關而滯留在中國的外族,也就是滿蒙回藏等族。
由此,梁啟超從形式到內容,完成了“中華民族”這類同大東亞共榮圈的法西斯民族定義,此時滿清尚未崩潰,當時梁啟超所指的中華民族,便是指滿清政府殖民下的民族混合狀態,以此作為保皇派的民族核心論述。
當時,力主保皇保滿保大清的梁啟超,以措辭巧妙的批評了孫中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民族主義,是大漢族主義的偏頗,是小民族主義,是撕裂民族的作為。梁啟超利用大漢族主義這頂高帽扼殺了漢族獨立建國的思想,這些話辭對讀者可能不太陌生,在研究中華民族的內涵時後,這一句話也在許多文獻與論壇相繼出現過。讓久遠意外的,原來是從清末的論戰就已經存在過這樣的說法,並且這還是力主保滿保皇保大清一派的標準話辭。
接著,楊度在1907年發表《金鐵主義說》一文,把“中國”解釋為地域觀念,把“中華”闡釋為文化統一,把“中華民族”歸之為文化族名。共同生活在中國地域的各民族經過大融合,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但這種說法是一種缺乏民族人類學、種族學之根據的法西斯主張。並且在這主張中充滿著類同法西斯主義的種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與專斷霸權主張,《金鐵主義說》之下,便發生相當荒唐可笑的現象,例如,『蒙古』族,其體形、血統、語言、宗教、生活習慣,完全與漢族相去十萬八千里,倒反而與俄羅斯,建州女真等人,同一系統,俄羅斯沙皇家族有蒙古血統,伊凡大帝的母親椰列娜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一直到彼得大帝臉上還有明顯的蒙古特徵。如果擁有蒙古血統的蒙古人可以被冠上『中華民族』的稱號,則類同血統的俄羅斯人,是否也可以稱為『中華民族』?再者,與漢文化相去甚遠的蒙古人既然都算是『中華民族』,為何與漢族的歷史文化有相當因緣的朝鮮人、日本人、越南人,卻反而不屬於『中華民族』了呢?

於是擺在滿清的殖民論述下呈現了一個現實是,被貼上中華民族標籤的滿蒙回藏不具有中華文化基礎,而有中華文化基礎的民族不是中華民族。當時自甘於滿蒙等外國殖民下的漢人,也就一天越過一天,越來越符合「“華夷之辨”、“夷夏之防”」的文化界定的蠻夷,索虜,遠離華夏而為世界笑柄,猶不自知,但是這些留著髮辮的外國殖民奴才,還是能夠自稱是中華民族,並盜用被暴力加諸的殖民用滿蒙文化當做是中華文化來崇拜。


梁啟超通過這種虛構類同大東亞共榮圈的法西斯主張,創建一種虛擬的民族封號,而將五族一起歸在滿族的支配之下,即具象化的實體國家,實在即為大清帝國。
此後,在1905年到1907年《新民叢報》與《民報》的交互論戰過程後,在1912年的中華民國建立以前,孫中山等革命派在多次遭遇到挫折與傷亡後,排滿立場也開始鬆動,當時革命派因為懼怕革命的犧牲與傷亡,遂不得不轉向爭取因祖先掠奪與殖民漢人而持有豐厚祖產的滿人支持,於是從強調“反滿、排滿”轉為宣稱“反滿並非反對整個滿族”,而是反對滿族貴族的專制統治。一些收受滿族富豪支持的革命黨人也就紛紛撰文批評大漢族主義,幾乎全都倒戈相挺滿蒙異族,就以此界定了“革命排滿”並非要打倒所有滿族,而將革命目地定於“實滿族中愛新覺羅之一姓”,至此,革命派可說已經是投降倒戈,屈服於滿族殖民漢族的權勢之下。
因此,一向倡導“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孫中山也理所當然的接受了梁啟超關於“中華民族”的保皇保滿保大清論述,在1912年宣布中華民國成立時,孫中山亦提出了“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號召民族平等、民族團結,而革命後最初的國旗,就是橫排五條顏色並列,象征繼承大清帝國的中華民族“五族共和”。到了1919年時孫中山更發表了「壓迫漢人宣言」,當時,他在文言本的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中清楚明白的表示:「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治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以此主張,強迫漢族去數點忘祖,來投降於滿、蒙、回、藏之人民,遂行湊成叛漢忘祖之中華民族。

叛漢,降滿,那便是中華民族之始。雖然這個被編造的虛構民族在1905年以前並不存在,但在被編造出來以後,熟悉漢學的知識份子竟前俯後繼的不斷協助編造,擴大解釋。雖然他們可能並未意識到這是在延續滿蒙殖民漢族的民族建構,但在充斥著漢族投降滿族的中華民族歷史觀中,卻是一代延續著一代,教導著每一個新生漢族人,要祭拜侵略中國之屠夫成吉思汗,要歌頌被滿族殖民漢族而剃髮結辮,兼被文字獄構陷而使漢族文人生不如死的康乾盛世。
雖然大清已經解體,但是原本用來延續滿族殖民漢族用的謊言,卻能歷久不衰,能使漢人自墜於其中,立百年不墜且不可自拔。
美哉,梁啟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666a444a13&aid=4238657

 回應文章

Nikolai
國共之間非內戰
2012/11/24 14:10
1926至1949年,國共兩黨之間的戰爭,並非一般國人認知的「內戰」,本質上是蘇聯的侵略戰爭,國共雙方不過是蘇聯一手操控的、布袋戲的戲偶罷了,國共雙方無論誰輸誰瀛,對於蘇聯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事。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國民黨的祖師爺孫中山,他為了對抗「北洋政府」,奪回失去長達13年的「大總統」的寶座,不惜引狼入室,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使中共得以寄生、坐大、反撲,最後把國民黨趕出大陸,以致生靈塗炭,神州陸沉。可嘆我們還在黨國體制教育洗腦之下,遵奉他為偉大的「國父」。
久遠(a666a444a13) 於 2012-11-29 09:01 回覆:

謝謝您的指教:

假設當年孫中山不引入共產黨。那麼孫中山號召興起的護法戰爭,有可能無疾而終。取而代之的,或者沒有憲法,或者是其他憲法。

今天在台灣所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可能就在陳炯明棄孫文而片面與北京和解然後夭折,久遠所認識的,那可能是不全的歷史,顯示當年北京政權的政治立場是不承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以及希望廢憲的。而之後是不是有曹錕憲法取代還很難說。

畢竟曹錕憲法是因應內戰而產生的聯省自治憲法,沒有護法戰爭,可能就沒有後來的聯省自治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

神州陸沉的原因有很多,久遠以後世人的眼光來看,沒有袁世凱明目張膽的廢憲稱帝,沒有段祺瑞堅持廢憲的立場,就不會有護法戰爭的二次革命需求,自然也就不會有共產黨介入的餘地。

就維護憲法與行憲的立場來觀察,孫文作為國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高度的。


uu
還不錯
2010/08/24 18:51

還不錯。

只是孫中山的主張是要民族同化,蔣中正也把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稱為宗族,是漢族的支系。不是民族。

中華民族被曲解,是共產黨所為。

久遠(a666a444a13) 於 2010-08-28 15:25 回覆:

孫中山最終沒能為漢族復國,三百餘年至今,漢族依然被殖民。


小肉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久遠兄的文字功力很好
2010/07/19 11:39

讀了,不同意。

文字很好,邏輯不好。

再加油!


名偵探柯南名言:真相只有一個!
久遠(a666a444a13) 於 2010-07-19 20:35 回覆:

謝謝~

久遠又修正了一些。但還是覺得辭不達意。僅能說,要戳穿這個「被編造的謊言民族」,實在不容易。

久遠經常尋思,孫中山先生是粗心大意而上了梁啟超的當?還是故意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