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2 07:36:14瀏覽1169|回應2|推薦36 | |
曾因發表詩作〈大屠殺〉被捕,四年監獄受盡屈辱與折磨的中國紀實作家、流亡詩人廖亦武,透過文字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真實面貌,以文字帶著真實沉重的中國走向世界,獲獎無數。
文 ◎ 周蕾
今年的6月4日,他的美國出版商New Harvest出版社選在「天安門大屠殺」24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正式推出了《證詞》的英譯本,取名為《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一個詩人的中國監獄之旅》(For a Song and a Hundred Songs: A Poet's Journey Through a Chinese Prison)。 用廖亦武的話說,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就是家人「幫助的對象」。廖亦武的父親是一位四川的古文老師。直到現在,他還會不時說起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如何把他抱起來,放在高高的桌子上背古文,背不下來就不讓下地。這個從小受古文教育長大的孩子卻不肯按照父親的願望寫古典詩詞,反而以現代詩歌開始了叛逆的青春期。 四年的監獄生活,廖亦武九死一生,曾經兩次試圖自殺。監獄裡的三教九流,把他帶進了一個陽光背後的「地下中國」。再次跨出監獄大門的時候,原來的那個「一 聽政治就睡覺」的行吟詩人,已經變成了一個底層社會的記錄者。出獄後,多次被抄家,被沒收手稿,廖亦武不得不訓練自己把寫作內容記在心裡,由此練出了一副 「超強的記憶力」,他習慣於把自己叫做「時代的錄音機」。
德國之所以接受《證詞》這本書,是因為很多德國人經歷過共產黨和納粹。菲舍爾(S. Fischer Verlag)是歐洲最大的出版社之一,很有道義感。但他們也只是覺得這本書很有價值,對這本書是否有市場並沒有把握。共產黨通過監控郵件知道了我和出版 社在談出書的事,他們找到我,說不讓我出書,要出就要面臨十年以上的監禁。出版社擔心我的人身安全,臺灣和德國的出版社都往後推遲出版發行期。最後,我面 臨的問題就是:要出書就得坐牢;想出書,就只能出逃。 記者:所以你前年7月2日,通過中越邊境,逃離中國。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