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2/04 06:29:46瀏覽1139|回應11|推薦77 | |
2023.09.22 國中同學阿滿定期北上複診,擇日不如撞日,說走就走。我這廂曲曲折折的捷運路程費時一個鐘頭,本以為阿鈴那廂的午休時間只能小聚1.5小時,沒想到這天整個公司她最大,平白賺得悠閒的午後時光。不論是兩個人、三個人還是八個人,我們都像群快樂的小麻雀,嘰嘰喳喳話不停。 相隔一個月的周末,國中時期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阿雪班長邀約大夥兒到她的好宅,原定一人一菜各展廚藝,也可減輕主人準備料理的負擔,最終演變成她一人包辦11道佳餚。婚後二十多年遠庖廚,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強人,今來只為同窗做羹湯,謙稱這一年來看YT學做菜,請我們來打分數。年過半百之後陸陸續續有人退休,隨著子女外地求學或成家,逐漸走向空巢期,於是有更多時間重溫少女時代封存的美好回憶(哈,儘管只是每天被藤條伺候,壓力爆表的暗黑升學班日常),不管是台中場還是台北場,大家不辭辛勞一日往返,珍而重之地延續純真年少建立的情誼。 從荳蔻年華相識至今,那一天,我們框在微涼的初秋風景裡,恬靜又動人。 2023.10.25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大概沒人記得了。小時候會唱光復節紀念歌,至今沒忘記旋律和歌詞。 四年多沒上圖書館,中午出門前特地帶了圖書證,回程也來圖書館光復心靈,充充電,再帶兩本書回家,看看人家寫什麼。 上圖書館的年輕人,不是滑手機就是坐在窗邊使用筆電,中老年人瀏覽報紙或雜誌,其中不乏捧著書專心閱讀的。對面一位資深大姊專注於報紙財經版,研究股市資訊和線圖,看她戴著三只鑽戒的忙碌雙手,有點明白胡適說的,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勸學詩》有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愁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愁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雖說近四十年來台灣人民快速致富的方法之一是祖上買對良田,然而對於市井小民來說,紙上總能讓我們收穫閃閃發光的黃金或鑽石,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 PS.不同時期以不同心情,流連於不同的圖書館,下圖是三年前造訪高雄市立圖書館,館內陳設讓人十分驚豔,館外散步的居民生活似乎也閒適愜意。相較於台北之居不易,高雄的房價非常吸引人,曾經起心動念考慮在附近置產,等先生退休後移居至此,天天就近上圖書館。 2023.11.26 歸還上個月借閱的兩本書,再借三本,頗具厚度,份量很足,自我期勉一個月內可以看完。 因為上次沒蓋到期章以致於忘記歸還日期,所幸當時有寫臉書可供紀錄,得以在期限內歸還。借書時詢問圖管員可不可以幫忙蓋到期章以茲提醒,他指指角落:「要自己蓋喔!」啊!原來現在這事也得DIY。 想起求學時期,圖館員總是手腳俐落地翻到書本最後一頁,在借書單慎重其事地蓋上日期章和填寫借閱者姓名,誰何時借、何時歸還,日期壓得清清楚楚。那一格一格神秘十足的日期和名單,讓我甚感好奇,天馬行空地揣想這本書的生命歷程。工具書除外,一般書籍被借走的頻率大致代表受歡迎程度。熱門書籍通常貼著多張借書單,有的只有一張且借閱者寥寥可數。儘管如此,看著那些陌生名字,什麼時候借出,被誰借出,書頁被什麼樣的愛書人翻閱和撫觸,閱讀時是否與我產生相同的悸動或共鳴,還是別有感受……如此這般,足夠讓好奇寶寶饒富興味地想像。 然而有些書籍雖稍具年代,但外觀簇新且借書單空白,表示從未開張,一輩子從未離開偌大的圖書室,成為名副其實的館內「藏書」。有時在填寫借書申請單之後,拿到書才發現湊巧成為第一個借閱者,借書單第一空格便是我的名字,實在太神氣啦!自己跟這本書彷彿同時熠熠生輝,散發出耀眼光芒。 其間也碰過完全吞不下的硬書,只好速速歸還。由於是圖書館常客,借書頻率甚高,高到畢業多年回來任職圖館員的學姊一看到書名,懶得找書便直接告訴我這本書妳不會喜歡(都不好意思說妳看不懂),啊啊,也是啦!堅持借來之後,果真讓人消化不良,因為那是一本很硬的純理論哲學。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