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國媳婦碎碎念_餐前酒篇 (刊於換日線網站)
2020/01/24 07:45:46瀏覽6061|回應0|推薦27

大學唸了四年法文系,看了很多新浪潮電影,後來碰巧嫁了法國人. 但是即使對法國文化略知一二,也和很多法國人打過交道,十幾年來還是有些我覺得很難理解,也不知如何拿捏的事物 餐前酒(lapértif,暱稱lapéro)就是其中之一.

餐前酒顧名思義就是飯前的開胃酒,通常是在傍晚時分,或是晚餐前等開飯的時候,家人朋友隨興圍坐,喝點小酒吃點小零嘴聊天. 時間短至半小時,長至幾小時都有,視談話的熱烈度和下酒小點的豐盛度而定. 一般喝的是比葡萄酒稍烈一點,偏甜的酒,例如馬丁尼(Martini),康帕利(Campari),Kir(加了黑加侖糖漿的白酒),法國茴香酒(Pastis – 一種帶八角和香料味的烈酒,喝時加入冰塊和水,視個人喜好調濃度,原來透明的酒加了水,馬上變成像養樂多質感的乳白色液體)和當地特產的甜酒例如公婆度假屋所在的Oléron島的皮諾酒(Pineau).

一般來說喝啤酒也可以,但是比較不正式,給人感覺像窮學生而不像個成熟有品味的成年人除非這啤酒是有名的比利時修道院精釀,或是市面上很難買到的限量版. 有閒情逸致,或是在假期中,調幾杯雞尾酒,飲料當場升級豪華版,更加增添情趣. 如果剛好有什麼事值得慶祝,香檳就會在這時候拿出來開,而不是等到晚餐的時候.

至於下酒小點,一般家常是橄欖,洋芋片,起司棒等等鹹的零嘴. 如果有客人或是重要節慶,就會再豐盛一點,可能會有一些現烤的熱點,例如一口份的小三明治和夾餡料的酥餅之類. 再講究一點,連宴客級的(他們覺得很有異國情調的)小烤肉串,炸春捲,湯匙和小杯裝的開胃小點都有. 這個需求之大,從法國超市裡有專屬的lapéro零食區,就可以看得出來冰箱與冷凍櫃裡也有各式各樣的現成小點,只要買回家擺盤或烤箱熱一下就可以.

這樣聽起來很有法式浪漫風情,好喝又好吃對吧? 的確是這樣沒錯,所以法國人才會這麼熱愛他們特有的lapéro傳統,大概就跟我們台灣人喜歡逛夜市吃消夜一樣,是飲食文化,社交活動和生活情趣中很重要的一環. 但是對我們外國人而言,這實在是一門很難掌握的學問.

飲食文化的部分,我總覺得既然是開胃酒開胃小點”,也就是正餐的序幕. 但是對法國人而言,這個部分是可以獨立出來的區塊. 他們會在餐前開始喝lapéro,大家坐下來吃喝聊天一陣子後,才慢慢進入用餐這件事. 有時候餐點不管準備到什麼程度,只要有人開始揪人喝lapéro,大家就會拋下廚房裡切到一半的菜或煮到一半的食物,乖乖圍坐一圈喝起來. 這樣的情況下,喝完lapéro還要等餐點煮好才能晉級正餐,中間的空檔不知道要幹嘛,只能乾等,繼續找話聊,或是繼續喝酒.

另一種情況是喝完lapéro,大家才發現晚餐不知道在哪裡,這才開始翻冰箱找東西出來弄正餐. 但是我個人最討厭的情況是,輪到我掌廚,煮了幾道亞洲菜,又辛苦的用一鍋水煮好白飯(沒有電鍋只能用原始的方式煮飯,這時就覺得沒有大同電鍋我活不下去!),飯菜都可以上桌時,突然大家決定要喝lapéro,然後一喝喝半小時以上,飯菜都放到涼也絲毫不覺得怎樣,只有我一個人喝著悶酒,全心盤算著之後要怎麼熱菜

社交活動上, lapéro是一個法國獨有的交際方式. 在台灣,如果大費周章請人來家裡,一定是盛情招待午/晚餐; 就算不是特別邀約,朋友如果剛好在用餐前/時來訪,我們也會客氣的留人下來吃飯,而對方除非另有要事,否則也都會給個面子一起吃頓飯. 對台灣人而言,多一個人吃飯不過就是多加一雙筷子. 但是法國人對請人來家裡用餐這件事很慎重以待,交情沒有好到一定的程度,是不會被邀請的. 加上法國酒館和咖啡廳消費很高,一般人不會一天到晚約在這些地方,因此就有了請人來家裡喝lapéro這樣的邀約出現.   

如果法國人請你去他家喝lapéro,先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這基本上是一種人際關係上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 對方欣賞你這個人,彼此也聊得來,所以會想請你來家裡喝酒聊天,但是你們之間的交情還沒有好到可以留下來吃飯,所以將來的交情取決於lapéro當中的互動. 如果相談甚歡,彼此都想更進一步做朋友,那麼下一次也許就是請吃飯; 如果沒有太大進展,那麼你可能就被留在lapéro名單上,甚或被除名! 換句話說, lapéro就像友誼的”first date”!

那要怎麼樣才不會失禮呢? 最基本的一點其實就是注意時間,識相告辭,不要一杯接一杯吃喝一整晚不走人,讓對方沒辦法吃晚餐我們夫妻還真的遇過這樣的人,怎麼都不走,連我把晚餐都拿出來煮了還一直坐著,請他們吃飯也不是(沒準備他們的份),不請也不是(對方沒有想走的意思),尷尬到一個極點後來當然也就不敢再請他們啦!

我個人覺得lapéro本身是一個很詭異的邀約: 被請的人知道彼此還不太熟,或是熟但是交情不夠深,所以受邀去對方家,禮貌性的喝一兩杯酒,吃點點心就打道回府. 也可能是主人請一整家人,但是吃飯太搞剛”,所以以開胃酒代替省事. 雙方都知道這是一種有所保留的邀請,但是不會說出來這樣約定俗成的默契,大概只有法國人會懂.

某次去巴黎,我們受邀去先生表哥的前女友瑪麗安(因為有兩個孩子,分手還是一家人)家喝lapéro,席間還有其他在巴黎的家人,一屋子擠滿大人小孩. 女主人準備了很多烤箱加熱的小點心,眾人邊喝邊吃邊聊,晚上六點開始到九點才結束. 我一方面忙著和大家聊天,一方面想留點胃給晚餐,所以只喝了一些香檳和意思意思的吃了點東西. 離開後我問先生是不是回公婆家吃晚餐,沒想到先生一家人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口徑一致的說:”什麼?妳剛剛沒吃飽嗎?那就是晚餐了啊!” “那不是lapéro而已嗎?“ “lapéro沒錯,但是有熱食而且食物夠多的話,也是可以取代晚餐的.”先生這麼解釋. 這我一個外國人怎麼可能知道啊?! 就這樣,我在以為已經了解lapéro的藝術的時候,再一次的翻了船!

為什麼法國人這麼熱愛lapéro? 我問了身邊的法國人,大家都聳聳肩,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以我的觀察和猜測,大概是因為法國人平日的飲食習慣很規律,三餐之外不會吃核果洋芋片之類的零食,吃正餐時又大多是正襟危坐的配紅白酒,所以lapéro提供了一個比較輕鬆隨興,可以喝不同酒類,吃各式零嘴點心的機會,也讓拘謹(龜毛)的法國人能名正言順的請人來家裡,但是少了準備前菜主菜甜點和配酒的壓力. 法文裡”joie de vivre”這個詞,翻成中文就是我們說的生活情趣”. 如果法國有個joie de vivre排行榜, lapéro絕對名列前茅!

不過最後我要註明一下,這邊說的法國人是我認識的家人朋友,不是每一個法國人都這樣,就像不是每個法國女人都窈窕有品味,每個法國男人都浪漫又多情,每家法國爸媽都比較會教小孩一樣. 法國東西南北有不同的飲食文化,每個家庭也有各自的飲食習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我只能建議,如果有機會到法國人家喝lapéro,赴約前先墊墊肚子,這樣如果酒量不好,不至於一杯就醉; 如果酒量好,喝起來肚子餓猛吃點心也不太禮貌,所以盡量不要讓自己處在飢餓的情況下出席,因為你不知道這頓lapéro會喝多久,會有多少食物(有可能只有一碗洋芋片). 總歸一句: 桌上東西吃得差不多了就該告辭,千萬不要以為主人沒有送客的意思就一直待下去畢竟你還沒通過觀察試用期那一關啊!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vetteinLondon&aid=131598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