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所使用的頭像(魯賓之壺)給我的一些胡思空想(四)
2013/12/06 16:59:12瀏覽1406|回應2|推薦29

當我們拋開中間的壺,聚焦在左右的兩張人的側臉,

這兩張臉,可以是相對的兩個人


首先讓我聯想到了對立或對抗的敵對關係。

提到對抗關係,古今中外可以聯想到的事例多到不勝枚舉,

這裡我只先提宏觀的時空的歷史大對抗為例

環顧人類歷史,貫穿時空,人類的歷史文明,上半場是由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南北對抗拉開序幕的。緊接著在哥倫布1492年地理大發現之後,人類歷史的大軸一轉九十度,成為東西對抗

上半場的南北對抗,多是在自然地理生活條件的農耕、游牧生活方式所制約而來。此階段求生求飽基本生存之爭。此時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主要還只是被動者的角色。到了下半場,則是東西方的工業社會與農業社會的大對抗。此階段人類已漸漸成為自然環境的主宰,基本上大部分時間裡,人類多已可飽足。所以此階段已滲入了更多人類的慾望與主動意志、而較少的受限於自然條件制約,是求富的生活條件之爭。


相對的兩個人也讓我聯想到了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

這裡我舉博弈論或稱賽局理論)為例。博弈論的基本精髓是,對於一次博弈,儘管全力的一次全拿的徹底的贏。但是如果的多次博弈,則應遵守我不先犯人的原則。不過人若犯我,我應該要相等程度地以牙還牙一次,然後暫停報復以觀後效。如果對方改變立場採取合作,我亦報以不計前嫌與之合作。

博弈論是經濟學裡有名的理論,囚犯困境就是博弈論著名的例子。還因為1994年諾貝爾得獎主奈許的精神分裂被拍成電影(the Beautiful Mind)而聲名大噪。不過博弈論是站在理性人的基礎上演繹出來的。但是人是理性的經濟動物這個前提假設,受到行為經濟學嚴重的挑戰。


相對的兩個人也讓我聯想到了相互合作的夥伴關係

信任是一切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這裡的信任,有兩個層面。

第一層面,是兩造互相信任對造,共同合作。

第二層面,是指兩造雖然不太信任對立的另一方,但是相信公正的第三人存在。

最基本的信任,表現在相信萬一有紛爭之時,有效的法律(司法)可以介入處理、並獲得定紛止爭實際效果。法律是社會的最基本、最後一道防線,擁有強制執行力在背後支撐。沒有了法律,我們必須將大部分的心力,放在防範他人的侵害,而非將精力專心地從事體力與智力的生產。沒有了法律,大概多數人都要綁在家裡看家,防範家裡遭到小偷、老婆被人擄走……


相對的兩個人也讓我聯想到了共鳴的朋友關係

說到這個,我就想到物理學的共振效應。當相互之間的tone對了,就會產生共振。中國成語的與我心有戚戚焉大概就有這樣的意思。

我記得我剛開始開部落格的時候,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裡面說,作者部落格開了一陣子,彼此之間tone類似的人會聚在一起。那篇文章裡用磁場相近來比喻。當時我還沒有玩部落格的經驗,無法體會驗證作者的話。但是我倒是對作者以磁場作為比喻頗不以為然(我覺得作者用共振應該比磁場更合適)。不過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實際經驗,驗證了作者的結論倒是與事實相去不遠。

至於為什麼會物以類聚呢?

社會心理學家對此提出了解釋。相似度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而最重要的影響關鍵是信念、態度、價值觀,比年齡、性別、社經地位、教育程度、、等的作用力還大。

究其原因:

一、是彼此志同道合,會對自己形成社會支持的效用。

二、是一般人會喜歡自己。因此會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而也會喜歡對方。

三、是彼此相互理解,溝通比較容易,衝突因此較少。


相對的兩個人也讓我聯想到了夫妻伴侶的親密關係

這個題目太大,即便成章成書也道不盡個中滋味。所以這裡只提出一點。

要建立短期的伴侶關係,能讓彼此相互吸引的指標是相似的價值觀,但是對於維持長期伴侶的關係而言,則彼此的互補性更重要。而彼此的互補,還是要建立在信念、價值觀、、等,有一定的相似度之上才能發揮作用。這個原則不論同性戀或異性戀皆適用。

對於這個,我把它理解記憶為,對方必須先跟我們一樣是個人類(相似度),然而要發展成進一步的關係,則對方必須能跟我們在某處是互補的(互補性)

^O^


最後相對的兩個人讓我聯想到了沒有任何主觀關係,而只是偶然的路人甲與路人乙的完全無心的交會。

人類社會要有效運作,最基本的條件層面在於對他人行為的可預測性,這就是所謂補充法律規範之外的倫理道德的功能,是沒有強制力的社會規範

例如我們都約定俗成地接受在葬禮上不會穿五顏六色的衣服出席。

在這裡所謂對他人的行為可預測性,是社會能夠運作而不至於崩潰的重要基礎。

而人類預測他人的行為的意向的這種功能,有一大部分來自於人類大腦前額皮質處的鏡像神經元的運作,心理學家稱之為“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例如,我們如果看到林志玲對我們回眸一笑,看到一個陌生人莫名地對我們扎個眼,使個眼色,我們就一定不由自主地努力去猜想她到底是什麼意思,她有什麼意圖?!

事實上,一旦我們開始推測別人的意向立場,就再也停不下來了。更為驚人的是,我們身為人類的這種能力,不是只有對人類或動植物這種生命有機體產生反應而已。

心理學家的實驗證實,我們對於沒有生命的無機物(例如氣球)以及大自然的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現象,人類也演化出將之擬人化地賦予生命性的意向及意圖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只有在人類以及少數的靈長類才有,這種能力讓我們判讀他人的意圖與心思、對他人產生同理心、看A片會興奮、看悲劇會流淚……

自閉症(autism),據研究跟這個鏡像神經元也有關係。

所以有心理學家聲稱,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差異,不必強調是“工具的製造者”,而是這種天地有情、萬物皆靈的特殊能力。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8541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UDNYU&aid=9552541

 回應文章

3031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9 14:34

是壺是臉?

自囿罷了!

把外框的正方形給撤了?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1-09 16:20 回覆:
您的您的回應頗有禪風,讓我想到馮友蘭的這篇。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1-09 16:19 回覆: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已经是第二十八代。达摩于梁武帝时,约520—526年,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禅宗传述的宗系

达摩将心传传给慧可(486—593年),为中国禅宗二祖。如此传到五祖弘忍(605—675年),他有两个大弟子,分裂为南北二宋。神秀(706年卒)创北宗,慧能(638—713)创南宗。南宗不久超过了北宗,慧能被认为六祖。禅宗后来一切有影响的派别,都说它们是慧能的弟子们传下来的(参见道原《传灯录》卷一)。

这种传述的早期部分可靠到什么程度,是很可怀疑的,因为还没早于十一世纪的文献支持它。本章的目的不是对这个问题作学术的考证。只说这一点就够了:现在并没有学者认真看待这种传述。因为中国禅宗的理论背景,早已有人如僧肇、道生创造出来了,这在前一章已经讲了。有了这种背景,禅宗的兴起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在用不着把神话似的菩提达摩看作它的创始人。

可是,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却是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的不同,代表性宗与空宗的不同,如前一章描述的。这可以从慧能自序里看出来。从这篇自序我们知道慧能是今广东省人,在弘忍门下为僧。自序中说,有一天弘忍自知快要死了,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说现在要指定一个继承人,其条件是写出一首最好的“偈”,把禅宗的教义概括起来。当下神秀作偈云: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针对此偈,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据说弘忍赞赏慧能的偈,指定他为继承人,是为六祖(见《六祖坛经》卷一)。
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现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现了后一句。

第一义不可说

后来禅宗的主流,是沿着慧能的路线发展的。在其中,空宗与道家的结合,达到了高峰。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禅宗谓之为“第一义”。我们在前一章已经知道,在第三层次,简直任何话也不能说。所以第一义,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说的。文益禅师(958年卒)《语录》云:“问:‘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

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他们着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这个做法,后来新儒家也采用了。在这些语录里,我们看到,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话。例如,他也许回答说,白菜值三文钱。不了解禅宗目的的人,觉得这些回答都是顺口胡说。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明白了许多东西。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落入了“言筌”。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语录》卷一) 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同上)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事实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地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什么人”呢?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来表示无,即第一义。例如,慧忠国师(775年卒)“与紫磷(无此字:ocr)供奉论议。既升座,供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供奉曰:‘是什么义?’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传灯录》卷五)慧忠立的义,是静默的义。他无言说,无表示,而立义,其所立正是第一义。关于第一义,或“无”,不可以有任何言说,所以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静默。

从这个观点看来,一切佛经都与第一义没有任何真正的联系。所以,建立临济宗的义玄禅师(866年卒)说:“你如欲得如法见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古尊宿语录》卷四)

修行的方法

第一义的知识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据说马祖在成为怀让(744年卒)弟子之前,住在衡山(在今湖南省)上。“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怀让“一日将砖于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师云:‘磨作镜。’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古尊宿语录》卷一)马祖闻言大悟,于是拜怀让为师。

因此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作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
黄檗(希运)禅师(847年卒)说:“设使恒沙劫数,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古尊宿语录》卷三)
他还说:“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同上)

他还说:“若未会无心,着相皆属魔业。……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钱,极止小儿啼。……但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同上)不造新业,并不是不作任何事,而是作事以无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作事。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这就是慧远的理论的意思,也可能就是道生的“善不受报”义。这种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作事以求好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本身可能有多么好。无宁说它的目的,在于作事而不引起任何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引起任何结果,那么在他以前积累的业消除净尽以后,他就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

以无心作事,就是自然地作事,自然地生活。义玄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语录》卷四)有些人刻意成佛,却往往不能顺着这个自然过程,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自信。义玄说:“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它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你欲识得祖佛么?只你面前听法的是。”(同上)

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它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 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这里有一个问题:果真如以上所说,那么,用此法修行的人,与不作任何修行的人, 还有什么不同呢?如果后者所作的,也完全是前者所作的,他就也应该达到涅盘,这样,就总会有一个时候,完全没有生死轮回了。

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虽然穿衣吃饭本身是日用平常事,却不见得做起来的都是完全无心,因而没有任何滞着。例如,有人爱漂亮的衣服,不爱难看的衣服,别人夸奖他的衣服他就感到高兴。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滞着。禅师们所强调的,是修行不需要专门的行为,诸如宗教制度中的礼拜、祈祷。只应当于日常生活今无心而为,毫无滞着;也只有在日用寻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结果。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无须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无心;正像为了忘记,先需要记住必须忘记。可是后来时候一到,就必须抛弃努力,达到无须努力;抛弃有心,达到无心;正像终于忘记了记住必须忘记。

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种知。这样的知。不同于原来的无明;不修之修,也不同于原来的自然。因为原来的无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产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创造。

顿悟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只是一种准备工作。为了成佛,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就是顿悟,如在前一章描述的,好比飞跃。只有发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这样的飞跃,禅师们常常叫做“见道”。南泉禅师普愿(830年卒)告诉他的弟子说:“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也。”(《古尊宿语录》卷十三)达道就是与道同一。它如太虚廓然,也不是真空;它只是消除了一切差别的状态。

这种状态,禅师们描写为“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后两句最初见于《六祖坛经》,后来为禅师们广泛引用,意思是,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在这种状态,经验者已经抛弃了普通意义上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假定有知者与被知者的区别。可是他又不是无知,因为他的状态不同于南泉所说的无记。这就是所谓的不知之知。

一个人若到了顿悟的边缘,这就是禅师最能帮助他的时刻。一个人即将发生这种飞跃了,这时候,无论多么小的帮助,也是重大的帮助。这时候,禅师们惯于施展他们所谓“棒喝”的方法,帮助发生顿悟的一跃。禅宗文献记载许多这样的事情:某位禅师要他的弟子考虑某个问题,然后突然用棒子敲他几下,或向他大喝一声。如果棒喝的时机恰好,结果就是弟子发生顿悟。这些事情似乎可以这样解释:施展这样的物理和生理动作,震动了弟子,使他发生了准备已久的心理觉悟。 禅师们用“如桶底子脱”的比喻,形容顿悟。桶底子脱了,则桶中所有之物,都顿时脱出。同样地,一个人顿悟了,就觉得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也顿时解决。其解决并不是具体地解决,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悟后所得之道,为“不疑之道”。

无得之得

顿悟之所得,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舒州禅师清远(1120年卒)说:“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的,在什么处?所以道,向前迷的,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的。”(《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在前一章我们已经知道,按僧肇和道生的说法,真实即现象。禅宗有一句常用的话;“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禅师们还有一句常说的话:“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盘。舒州说:“只有二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驴不肯下。你道骑却驴了,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觅。灵利人当下识得,除却觅驴病,狂心遂息。“既识得驴了,骑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山河大地是个驴,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去,心下无一事,名为道人,复有什么事?”(同上)若以为悟后有得,便是骑驴觅驴,骑驴不肯下。

黄檗说:“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安嘴。”(《古尊宿语录》卷三)只要悟了,则尽是佛事,无地无佛。据说有个禅僧走进佛寺,向佛像吐痰。他受到批评,他说:你指给我无佛的地方吧!(见《传灯录》卷二十七)所以在禅宗看来,圣人的生活。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圣人作的事,也就是平常人作的事。他自迷而悟,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又必须从圣再入凡。禅师们把这叫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象征着悟的成就的顶点。更进一步,意谓既悟之后,圣人还有别的事要作。可是他所要作的,仍然不过是日用平常的事。就像南泉说的:“直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古尊宿语录》卷十二)虽然圣人继续生活在这里,然而他对那边的了解也不是白费。虽然他所作的事只是平常人所作的事,可是对于他却有不同的意义。如百丈禅师怀海(814年卒)所说:“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无此字:ocr),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异旧时行履处。”(《古尊宿语录》卷一)最后一句,看来一定有文字上的讹误。百丈想说的显然是:“只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

人不一样了,因为他所作的事虽然也是其它平常人所作的事,但是他对任何事皆无滞着,禅宗的人常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曾接着一缕丝(《古尊宿语录》卷三,卷十六)。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还有另外一句常说的话:“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传灯录》卷八)我们可以问:如果担水砍柴,就是妙道、为什么“事父事君”就不是妙道?如果从以上分析的禅宗的教义,推出逻辑的结论,我们就不能不作肯定的回答。可是禅师们自己,没有作出这个合乎逻辑的回答。

SJW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07 14:51

版主使用的魯賓之壺左右的兩張人的側臉幾乎是左右對稱的,所以,聯想到同一個人的左右兩個鏡像﹝如同版主這一系列文章中的第三篇﹞雖不容易但還算直接,但要聯想到像這篇文章中提到的相對的兩個人就更不容易了。

有趣的是在魯賓提出他的想法之前一百多年的版畫中竟然有類似的圖像,而且左右兩張人的側臉還是不同的人。

http://figuresambigues.free.fr/ArticlesImage/Resources/louisxvi.jpeg

當時或許是處於法國大革命時期,作者可能因為害怕文字獄,於是利用隱藏的方式將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圖像置入版畫中。

版主從左右對稱的兩個人聯想到夫妻伴侶的親密關係很不容易,可是卻有充分的佐證。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3-12-08 10:17 回覆:

您太厲害了。你所附上的這張圖,如果未經您點出,我想包括我自己,大部分網友可能看不出來這裡躲著兩個人臉,而且還是一男一女的路易十六與瑪麗皇后!?

說不定當年同處歐洲的丹麥籍魯賓也有從這張圖裡得到靈感也說不定喔?!


至於說到夫妻伴侶的親密關係,

我想到侯文詠的書。他的書文筆風趣幽默,像大醫院小醫師、親愛的老婆、、、等,當年我們大學時正當被學校課業重壓到喘不過氣的青澀年代,這些書在同學間傳頌的程度,早已直逼金庸甚至或有過之。

我記得好像是她的老婆在為他的“親愛的老婆”一書作序時,提及侯文詠的家裡四處是書,到處看,基本上吾心嚮往之。自己也常看書之餘,漸漸培養出能在不同的地方交叉聯想,相互參照驗證所見所學與生活心得連結起來,也是一種極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