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3 00:08:16瀏覽4580|回應19|推薦29 | |
網友「校長」發表有關「NHK殖民史節目」的文章,讓我也想起了一些雜感。 由上頭這張照片說起,請網友先仔細端詳一下照片的內容。 這張照片是1941年一對美國夫婦帶著三個兒女上街的鏡頭,身邊跟著兩位傭人,前面走的是一位不相干的華人兒童;當年底,香港淪陷,經歷三年的日本殖民統治(用現代的話來說,叫做「殖民輪替」。) 背景中間的建築物是當時香港的經濟操盤龍頭「英商怡和洋行」總部大樓,如今,怡和洋行總部落在那座有名的、滿是圓形窗戶的怡和大廈(起初叫做康樂大廈)。這座大廈1973年落成,成為香港的地標,直到1989年貝律銘設計的中國銀行大廈落成,香港的新地標才「換人做」。 香港地標的轉換,其實象徵著改朝換代的里程碑--從此,香港要回歸、進行ㄧ個「五十年不變」的歷史轉換工程。 既然「不變」,何以又說「轉換」?其實,哪有不變的道理?鄧小平真知卓覺,拿「五十年不變」來唬弄一下,求得天下太平,也不為過。殊不知,變得可厲害呢!如今,十年過後,百年來從來不肯說普通話的香港人,不是大半都會說普通話了嗎? 依我的觀察,「殖民後」的轉變,大概要25年才能成型,鄧小平給了一倍時間讓你自己轉變,已經綽綽有餘。更何況,「馬照跑、舞照跳」,乃是我上海要「後來趕上」的玩意,哪裡需要你來改變? 話說所謂殖民後25年的轉變成形,是我根據「台灣經驗」而來的看法。 我生在「光復後」,但是對於殖民餘絮的感受很深。在台灣,直到光復後25年,日本殖民餘絮才終於漸漸消散。 其中,除了建築物之外,語言是最主要的殖民痕跡之一,有些,幾乎是去不了的,永遠根植。例如,台灣閩南話還是普遍說「便所」,這是日本語言的「廁所」。說起來,「便所」還是「改良版」呢!因為,更早之前閩南話的廁所是「屎坑」啊! 說到語言,足足見證殖民時代的日本人是完全瞧不起台灣人的。(這應該算是理所當然、並不奇怪才對。) 到現在,有些本地人還是喜歡說一些生活上的日語單字,我總找機會解說,最好不要說這些日語。因為,日本人在台灣社會留下來的日語是「下等的日語」,就如同美軍在台灣酒吧留下來的美語是「下等美語」一樣,那些吧女的美語,能聽嗎?能學嗎? 日語,有一個特性,就是「分等級」。日語文法,有上對下、下對上、平行,共三種「語態」,因對象而異;日本人對長者與對下人講的話,絕對不同。有一次,我對一位日本長者說:「Wa-ka-da」(知道了),旁邊的同事立刻糾正我:「要說 Wa-ka-li-ma-si-da。」 日本的田中首相,號稱 WAKADA 桑,就是因為他總是很粗魯地把 Wakada 掛在嘴上。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社會對台灣人講的日語,正就是一些粗魯的「下等日語」,台灣人迷迷糊糊,不但跟著說,還留著當寶貝一直掛在嘴上,光復後遲遲不能改變。 這,才是台灣人最大的污辱。 總而言之,倘若說被殖民的感受,「被瞧不起」乃是舉世一致的殖民規則;無論肚子如何飽足、生活如何無慮,被瞧不起就是被瞧不起。這是整天高喊「人權、自由、尊嚴」的新台灣人所有意、無意忽略的一段歷史。 更糟的是,光復後的台灣人反過來「瞧不起」那些「外省老兵」,直到今天,部分台灣人又稱大陸人「阿六仔」、稱人民幣「草紙」。這種「瞧不起」的歷史輪迴,其實是台灣無法走出光明路程的一大障礙;可惜,政客不僅不知輕重,甚至還要刻意操弄。這,不僅悲哀,實是可惡。台灣人倘若甘于如此,也算宿命,也是活該!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