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3/04 11:46:56瀏覽5216|回應4|推薦22 | |
我很喜歡劉家昌的歌曲,也買了一套他自唱的專輯。劉家昌的音樂,沒有話說;他的唱腔,屬於淺唱低吟,也很耐聽。 不過,音樂是一回事,他涉入政治又是另一回事。 直言之,劉家昌涉入政治的表現,就是一種典型的「政治幫派角色」。這種角色,儘管能夠觸及幫派核心,但其角色功能無非就是打手而已。 我們不能否認,劉家昌所交往的政治人物層級很高,普通大眾以及出錢買他音樂的歌迷反而難得跟他攀附;然而,事實所展現的,他就是一個政治打手,而且手段並不上流。 回顧前情,身為「演藝人員」的劉家昌,對於政治人物宋楚瑜的攻擊手段,並不亞於李登輝蘇志誠一派的「割喉」手段,也不輸給民進黨內外打手的「光碟」作風。這些,無庸詳細列舉,簡單說,就是政治打手、政治殺手、甚至是政治炸彈客的標準行徑。 演藝人員,與學界人士一樣,涉入政治而離譜的,所在多是,卻也是一種「常態」。大家熟知的如民進黨的江霞,而不大熟知的,就如白景瑞與劉家昌。 當年的「江南案」,也與名導演白景瑞有點牽扯。這些名導演,經常挾著影星與高官巨賈以及一班「公子哥兒」如蔣孝武等「應酬」,也難免涉及黑道的人際關係,發展下來,盤根錯節、相當複雜。聽說,當年執行江南案的陳啟禮就是白景瑞介紹給情報局長汪希苓認識的。 如果說,陳水扁政權熱衷於「政商勾結」、「金權政治」,那麼,在兩蔣時代,政治高層與演藝、黑道確實具有盤根錯節的人脈網絡;尤其,溯自革命建國,幫派與政治本來就是一家兩戶,關係緊密。 在這樣的傳統背景之下,劉家昌介入政治、扮演政治打手、從而在國民黨黨產上下其手牟取利益,這是非常「自然」的現象。這也是我們當初不滿意國民黨政府、而對「黨外」有所期待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惜,政黨輪替換上來的是一個更爛的政權! 劉家昌,除了音樂之外,已經是一個過時過氣的人物;今天,他還有一些新聞性,正好也由我們來把它說清楚。 「往事只能回味」,沒錯,這些狗皮倒灶的往事,但願永遠不會再發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