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客家文化典範與衝突
2006/12/06 19:41:43瀏覽1197|回應1|推薦27

沒有產業,就沒有文化,客家文化與產業間的密切關聯,近幾年來疑被偏狹地域觀念切割,相同的產業,相似的文化意涵,一經開枝散葉的結果,產業失焦、衝突日起;如涓涓細流般的客家文化,即使在各地文化館舍日增,若缺乏全貌發展的雄心,豈能建立典範。

新竹地區客家人文鼎盛,百年來,文有吳濁流、龍瑛宗;武有姜紹祖;樂有鄧雨賢;畫有蕭如松等前輩走上舞台,揮灑亮麗人生。豐富的文化內涵,對於新竹產業扎根卻助益有限,究竟是人為因素,還是文化少了活水?文化與產業間的失聯,應是不爭的事實。

十二月二日,新竹縣文化局在竹北市召開「花鼓暨城市論壇」,大聲疾呼「社區營造與城鄉美學的實踐」要落實;同一天,新竹縣新埔鎮推出粄條節、湖口鄉有水芋節、關西鎮是酸菜甕節,如果把五峰鄉的賽夏矮靈祭也納入,可以想見這一天的新竹,該是如何的熱鬧。

事實卻非如此,假日過後,新埔老街上的粄條業者反彈,為什麼花大錢辦活動,2天的粄條節人潮,卻比平常假日還要少。 

要知道,新埔除了粄條美食外,今年的柿餅、柑橘,無一不是饕客所欣賞;在休閒產業方面,新埔九芎湖、巨埔里的休閒農村,也具有全國性知名度;至於古蹟文化,如一年一度的義民節所在的義民廟、廣和宮,甚至於文壇大老吳濁流的故居也都在新埔。

產業活動得不到青徠,不少文中工作者認為,突出客家庄都有的粄條,絕非是行銷的上上之策。

單就地理條件來看,新埔與關西靠著118縣道暢行,湖口與新埔依117線道而通,三地直線距離在1小時內可達;新埔有粄條,關西、湖口也同樣有粄條,同一時間三地推出的產業特色,全缺乏「不可取代」的特色,行銷上彼此牽制是在所難免。

值得思量的是,居上位者的縣府農業局、文化局、觀光局,當鄉鎮推出產業特色的「粄條節」、「水芋節」,是否曾經協調過各鄉鎮,是不是能夠思量集中力量,拉出更高的舞台,來吸引新竹縣以外的鄉親參與。

顯然,縣府並沒有盡到這樣的責任,卻只有「高談闊論」來描繪文化遠景之所在;這種情況,就像新瓦屋聚落辦過稻草人迎親後,人群散了,稻草人的迎親隊伍依舊在,文化與產業合作,恐怕還差一大截。(之一)

圖片說明:文化活動與產業間的關聯,一旦失聯就像在稻田間演出喜迎親的稻草人般,韻味全失。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316&aid=580396

 回應文章

Color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市長投4號
2006/12/07 15:27
 
經國先生說:這個人可靠又會做事,我肯定他!

『良心有時會不見,但我們會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