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管理筆記─激勵員工的看法
2005/09/04 16:17:52瀏覽5657|回應2|推薦13

 管理有所謂的激勵理論 

    為什麼要激勵員工,激勵理論告訴我們,應將激勵視為個人與情境互動的結果,所有的激勵作用,對於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結果,每個人感受激勵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在分析激勵作用的同時,必須牢記在心的是,激勵作用不僅在不同的人有所差異,即使是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出現。 

   激勵定義中的三大要素

一、努力程度:是強度的衡量。

二、組織目標:和目標一致的方向。

三、需求:意味著某些內在的心理狀態,使得某種結果顯現出具有吸引力。 

  激勵的過程:

未滿足之需求>>緊張>>驅力>>搜尋行為>>已滿足之需求>>緊張降低 

    早期需求層級理論,最有名的是亞伯拉罕‧馬斯婁的金字塔需求層級理論,他的假設中,認為人類中有五個層次需求。即最基層的生理需求,再來是安全需求,三是社會需求,四是尊重需求,五是自我實現需求。 

    金字塔的需求理論,可以獲得廣泛的認可,特別是經理人。這可歸功於此一理論,合乎直覺上的邏輯性與易於理解。不幸的是,研究的結果,通常無法證實其效果。 

    相較於金字塔理論,還有道格拉斯‧麥克里哥提出,對於人性的兩種不同截然觀點,稱為

X理論與Y理論。 

    X理論:對於人性持負面的看法,有四項假設如下:

一、員工天生不喜歡工作,如果可能儘可能避免。

二、因為員工天生不喜歡工作,所以要強迫、控制或處罰。

三、員工會逃避責任,可能的話要儘量指揮行事。

四、大多數員工認為安全,是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少有野心。 

    Y理論:對於人性持正面,也有四項假設如下:

一、員工視工作為生活一部分,就如同休息、玩樂般。

二、如果認同於責任或目標時,員工會自我要求與控制。

三、一般而言,人們學習如何接受責任,甚至於主動去肩負責任。

四、群體之中,普遍具有良好決策的能力的人,並非侷限於經理層級。 

    激勵─保健因子理論,是由心理學家佛德烈‧郝茲伯所提出。理論中認為,個體與其他工作之間的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而且員工對於工作的態度,乃是決定責效的關鍵因素。 

    換句話說,只有人們內在的報酬的因素,例如成就感、認可、責任感和成長等,才具有激勵作用及導致工作滿足。    

  當代的激勵理論,都有一個共同點,每個理論的效度,都有相當的實證。 

三需求理論 

    大衛‧麥克里南等人,提出三需求理論,判定人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種主要的動機或需求。 

一、成就感需求:企圖超越別人,達到某些標準,追求成功驅動力。

二、權力需求:能夠令他人做其非志願之事的需求。

三、歸屬感需求:追求友誼與親密人際關係之欲望。 

    目標設定理論  

 

    指的是特定的目標會增進績效,困難的目標若被接受,也會比容易的目標獲致更高的績效,這就是目標設定理論。 

    朝向目標的意圖,是激勵的主要來源。 

   增強理論

 

    與目標設定理論相對的是增強理論,它的重點是忽略了諸如目標、期望、和需求等因素,而僅強調一個人採取某些行動時,會發生什麼事在身上。 

   公平理論

 

    員工並非在真空中工作,他們會做比較。實證的資料顯示,員工會拿他的投入和結果,與他人比較,若他們認為不公平,會影響到努力的程度。 

   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認為,個人採取某種行為傾向,取決於以下二點: 

一、對採取該行為所導致已知結果的預期強度。

二、此一結果對於個人吸引力大小。 

因此期望理論中,包括以下三項變數:

努力─績效關聯性。績效─報酬關聯性。吸引力。  

這些觀點,看起來很複雜,事實上並不難了解。 

綜合激勵理論的各家之長,可以得出以下建議: 

一、承認個人之間的差異。

二、適才適所。

三、使用目標。

四、確定員工認目標可以達成。

五、視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報酬。

六、聯結報酬與績效。

七、查核系統之公平性。

八、不要忽視金錢。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316&aid=56339

 回應文章

慶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佩服
2005/09/05 11:45
整理的好完整
佩服佩服

蒙娜丽莎的微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目标
2005/09/04 16:19

目标一定要定得不低不高!

才最有效果!


想知道我是谁?直接点击我的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