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妨寫古體詩──大馬薛君五絕〈丙申歲末有感〉四首指導
2017/04/05 14:43:50瀏覽412|回應0|推薦2

不妨寫古體詩──大馬薛君五絕

丙申歲末有感〉四首指導

 

 

先前有馬來西亞華人網友薛君毅君,以自作之五言絕句一組四首求教,自在老師乃為其指導,今再增補講評並整理發表於此。

 

【求教詩作】(2017年1月24日)

 

 

〈丙申歲末有感〉四首

 

窗外綿綿雨,

心中點點愁;

小年今已是,

歲月不堪留

 

詩稿能三易

隨心任意修;

人生非紙墨,

一瞬已千秋。

 

往者安能諫,

粧粧去不由;

前車當作鑒,

把水拭雙眸。

 

年關今勵志,

孔孟是師儔;

自許三千願,

餘生必壯遊。

 

 

老師,這是我的心境,好像有些詞不達意,不敢勞動您批改,但又忍不住想請您看。所以還是發給您。

 

.............................................................................

 

【自在老師指導】2017年1月25日

 

 

一、詩作指導

 

首先,這裡有個字打錯:

「往者安能諫,粧粧去不由」

粧粧」應該是「樁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樁」ㄓㄨㄤ:量詞。計算事情件數的單位。如:「小事一樁」。

 

 

你這四首,文句通順明白,用語自然,不造作、不雕飾,表達歲月流逝的感歎,很有魏晉古詩的味道。如:

 

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尤其你第二首的譬喻很好:

詩稿能三易

隨心任意修;

人生非紙墨,

一瞬已千秋。

 

這四首,能從感歎歲月轉為自勉發願,情感有昇華作用,很有意義。

 

不過,第四首:

年關今勵志,

孔孟是師儔;

自許三千願,

餘生必壯遊。

 

第二句提到「孔孟」,以孔孟為師第四句寫希望「壯遊」,則不知這「壯遊」與「孔孟」有何關聯?是要效法孔子「周遊列國」?還是?

 

再者,「三千願」會不會太過誇張?固然修辭學有所謂的「誇飾」,但要能與情境相諧,才不致突兀。

 

 

二、作詩體裁的選擇──不妨用古體詩來表現

 

你的創作,或許受限於「五絕」格律,所以分為「四首」,

但是讀來,感覺應該是「一整首」。

 

這四首並不能各自獨立成篇,而是貫串一氣,有起承轉合的層次,所以,雖是「四首」,內容情境和語氣,其實是「一整首」。

 

所以,建議你可以試著用「五言古體」來表現,會更加揮灑自如。

 

三、應以開放的態度來學習「古典詩」

 

中國文學上的「古典詩」,包含了「古詩」(作品時代上的區分,唐朝以前的稱「古詩」)與「近體詩」、「古體詩」(唐朝以後,依作品體裁格律上的區分)。

 

現代幾乎絕大部分學習寫作「古典詩」者,都只局限於學習「近體詩」,完全局限在「絕句」、「律詩」的框架中。

殊不知,唐朝詩歌大盛,近體詩雖然是「主流」,但是,古體詩依舊盛行不衰,自唐而降,歷代文人都有作品。

 

現代人學「古典詩」,只知「按平仄規矩填字、湊字」,以為「作詩」,而格律自由的古體詩,反而不會作,也不敢作。

 

那些徒事近體格律,只知嚴守平仄規矩的學詩者,不知是否為了「以合律誇人」,或是為了怕被指為「不合格律」,才幾乎完全局限於作近體詩?

 

這真是不知「詩」為何物的狹隘學習與創作態度。

 

家喻戶曉的《唐詩三百首》裡面,古體詩就佔了很大的部分,建議你可以好好讀一讀,不管古體近體,都好好讀一讀,就不會被近體格律所框架,而可以隨著創作的需要,以開放的態度,自由選擇體裁形式來表達表現。

 

《唐詩三百首》的註譯本,我推薦三民書局的版本,註解之外,還有格律用韻等說明,對於學詩者很有幫助,是臺師大中文系資深教授邱燮友所編著。

 

.............................................................................


【薛君回應】2017年1月25日

 

老師,您說得太好了,我真的除了格律以外就一無所知了。

您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自在老師指導講評

(原2017.1.25,2017/4/5增補整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tzaiMaster&aid=9987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