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26 23:33:47瀏覽534|回應2|推薦24 | |
人類的學習,常常是印象思考學習◦ 頭腦會把一個繁複的觀念理論,經過重複反芻濃縮,到後來,越是熟悉的東西,就會變成一個不假思索的習慣了◦ 比如高爾夫球的揮竿,若要把整套揮竿得注意的事項,寫下個標準化作業程序,一定不只三十個重點◦ 忘了正確執行任一點,結果常常很悽慘◦ 惟有遵守程序確實執行練習,才可能把複雜的程序,變成個好習慣,下場時才能揮灑自如◦ 文言文,正是溝通語言的濃縮精華所在◦ 就像音樂,年輕人一定喜歡嚐新奇,比如說重金屬,恍客, Rap等◦ 但是一過二十五歲,大都會走回古典,或已經過洗鍊的音樂◦ 最近美國有個年輕女孩,是個ABC,但唱個老歌綠島小夜曲,震撼力確遠及台灣◦ 重點是,精華是時間篩過來的,是歸屬,不是該去除的東西◦ 你可以加東西,讓時間去除掉加進的垃圾,剩下的是精華◦ 學理工科學,也是從經過洗鍊留下來的精華理論下手◦ 博士生做突破性研究時,常得搞通各家論述,確定自己創見的價值,以免遭受遺珠之憾◦ 而大學生呢,讀讀經過時間考驗留下來的精華可也◦ 濃縮的精華,儲藏搬運傳播都極方便◦ 可樂攤子買濃縮可樂,加水來賣,濃淡自如◦ 假若可樂公司宣稱不賣濃縮的,先灌水,一定譙聲連天◦ 一個公司碰到灌水的阿斗,就此泡了,也就算了◦ 語言是基本溝通工具,中華文化的文言文,已經過幾千年篩選◦ 有限的語言學習時間內,當然要加強精華◦ 然後,使用者可以自己灌水,加上火星文或甚麼跟甚麼的,使用時加日文英文閩南話客家話都可,溝通對象看懂了就好◦ 但教大家一定得上課得多學那麼多語言,那不是%#&*@??? 只為了溝通,我們每個人都得當博士生,學通各家,有此必要嗎? 也請把短期的政客心態,擺到一旁吧◦ 政客分贓大家繳的稅,已經夠可惡的了◦ 又斗膽來分贓我們快樂的學習時間,去學那麼多分支方言,情何以堪? 那我們為甚麼不強迫大家在客堂上也學點字和手語,以益全民溝通?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