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1/26 15:28:38瀏覽754|回應0|推薦22 | |
小妤決定退休了, 加上她的生日要到, 因此我們幾個潛水夥伴相約到高雄聚餐, 恭喜她榮退; 我則提前半天先到高雄, 順便來個小小旅遊一番. 1 月 21 日星期日 我當年服兵役是海軍艦艇, 所以對左營和旗津比較熟; 但退伍後, 已經 26 年沒去過旗津了. 因此, 這次旅遊, 便以旗津為主要目的地, 當作懷舊之旅. 下火車後, 搭捷運到西子灣站, 再走路到渡船口, 發現這渡船口已經重新規畫過. 分流的動線, 變得比較清楚, 渡輪也乾淨許多; 船票 30 元, 但用一卡通, 只要 20 元 (當年有軍職身分, 好像只要 5 元). 船一開出, 高雄港的港岸風光盡入眼簾; 八五大樓依舊沒變, 但渡船口附近的建築美多了 (主要是駁二特區的建築), 甚至還有彩繪房屋. 不到 10 分鐘便踏上旗津半島. 今天是星期日, 旗津市集裡擠滿了人! 我以前怎麼不覺得旗津的觀光客有這麼多啊? 而且還有這種可以拍 "到此一遊照" 的英文牌子! 我先去一家小吃店, 點了一碗虱目魚羹米粉, 後來發現我點錯了, 應該是土魠魚羹比較好吃! 吃過後, 再買一杯 20 元的綠茶 (居然還買得到 20 元的綠茶, 老闆太佛心了), 便開始沿著沙灘往南方漫步過去. 在幾株椰子樹後, 居然有一大叢文殊蘭. 二十幾年前的旗津海岸, 就是簡單的沙灘. 但現在多了許多藝術裝置和建築物, 還有乾淨的公廁以及砂石沖洗室, 看得出來, 在商業化中, 兼具了親民及美化的走向. 我只走 100 公尺左右, 立刻認為旗津進步許多. (當然, 可能以前是在這兒當兵, 心情不一樣, 所以感受也不一樣吧!?) 我早上從台北出發時, 氣溫 15C 還下雨; 但此時旗津居然 25C, 熱得要命, 逼得我脫到只剩短袖 T-shirt, 只有在陰影下, 才會覺得剛好涼涼的很舒服. 多了一個彩虹教堂可拍照, 好不容易在別人換場拍照時, 趕緊拍下一張沒有其他遊客的畫面. 這教堂還刻意做個小水池, 可以拍倒影; 而且此時從後面拍, 才剛好是順光且沒有其他人. 教堂旁邊這棟建築物, 應該是官方的行政大樓, 但我看不到任何牌子註記. 從旁邊的步道繞過來, 透過很像蓬蓬草的植物拍過去, 頗有歐洲古堡的感覺. 再往南走, 有間貝殼館, 門票只要 20 元, 但我沒有太大的興趣, 便繼續往南走, 看到這旗津海珍珠. 對我而言, 又是一個新的地標景點. 海灘邊的餐廳, 兩組老外坐在外面邊曬太陽邊喝酒, 我們國人則還是習慣坐在裡面, 避免曬到太陽, 呵呵. 沙灘上有幾組人馬在衝浪, 站在雙螺台這兒吹風, 看著海上遊客在衝浪, 相當悠閒. 我走回到廣場處, 看看地圖, 想去參觀星空隧道. 途中看到這藝術裝置, 讓我覺得旗津海灘有 "活起來" 的感覺. 一旁有人在展示他們養的金剛鸚鵡. 走到星空隧道, 看著門口的解說牌, 滿心期待地走進去. 這裡原本是軍事防守通道, 後經藝術家彩繪, 以海洋, 星空為主題, 做出像藍色多瑙河的味道. 我本以為會用小 LED 燈作出星座的圖案, 沒想到, 竟然只是一堆小燈泡充作滿天星星! 中間穿插許多海洋生物的繪圖, 但跟 "星空隧道" 這名稱給我的遐想很不一樣, 讓我有點兒失望. 感覺比較像是模仿李安導演的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 電影, 裡面那一幕夜間鯨魚出場的畫面. 走出隧道, 這珊瑚岩的海岸, 被海水沖刷出非常獨特的外型. 順著步道走過去, 海邊看到不少仙人掌, 還開花了呢! 從這兒的沙灘看過去, 就是有名的西子灣. 轉了一個小彎, 看到西子灣周邊有許多釣魚客, 並看到通往高雄燈塔的步道. 這步道頗陡, 雖然第一段只有 52 階, 但大概已經算是從 1 樓爬到 6 樓了. 此時剛好有一艘商船進港, 所有遊客幾乎不約而同地停下來拍照. 接著爬過一段斜坡後, 再爬 52 階 (好巧, 都是 52 階), 便來到高雄燈塔. 高雄燈塔, 又名旗後燈塔 (因為這兒是旗後山), 建於清朝, 當時是請英國人設計, 於 1864 年開始使用. 日據時期, 又新蓋一座更高的燈塔, 但二者都在二次大戰時被炸毀. 後來重新整修, 改建成 "燈塔園區", 於民國 111 年重新開放, 變得親民又不失其功能. 裡面的介紹, 除了燈塔本身的規格和功能, 還順便講解了世界各地的特殊燈塔, 譬如全世界最北的燈塔, 最南的燈塔, 最古老的燈塔等等, 相當有趣. 從另一邊步道下坡一小段, 來到旗後礮台. 旗後礮台建於 1875 年, 清朝時的沈葆楨因應牡丹事件, 才來台請英國人建造的. 但於二次大戰中炸毀, 現在只剩零星的建築遺跡. 從這兒俯瞰旗津半島, 我覺得相當美. 此時夕陽西下, 我發現這裡是看夕陽的最佳地點, 雖然海風很大, 開始冷了, 但已經上來的遊客, 似乎沒人想在此時下山. 走到步道邊拍夕陽, 以及遠遠的另一艘商港 (應該是在進港). 從另一邊步道下山, 回到旗津老街, 緬懷一下當年服兵役時吃過的番茄切盤. 當年一盤 30 元, 現在竟然 70 元, 漲了一倍有餘! 在大排長龍的隊伍之後, 搭渡輪回到高雄, 旁邊一座人行道天橋, 對我而言是新的建築物, 看起來也滿美的. 從天橋上看向高雄港, 這個角度的景觀沒有想像中的漂亮, 應該要再轉個彎過去, 駁二特區那邊的建築和燈光, 才是美麗的高雄港. 在等待公車的空檔, 從另一面再來拍這座天橋. 接著搭車到湛盧中餐廳, 今天大夥兒幫小妤慶生並祝賀她退休. 我和小兔買了一組琉璃送她, 巫主任買一組韓國的保養品, 阿凱則真的買了一個金盆, 號稱給小妤的金盆洗手! 晚餐在不斷的歡笑中結束, 我到城市光廊拍夜景, 發現 "光廊" 的感覺, 沒有想像中的璀璨; 反倒是一旁的一些藝術裝置, 比較吸引我! 1 月 22 日星期一 早上搭公車去中都濕地公園, 這座公園蓋了十幾年, 曾在 2012 年榮獲 "全球卓越建設獎的環境類首獎". 園區佔 12.5 公頃, 跨越兩條馬路. 我剛走過去, 幾株洋紅風鈴木還開著花, 但有一棵已經長出綠葉了. 只見落英繽紛, 不輸櫻花之美. 公園的步道指標還算清楚, 沿途有介紹紅樹林的概念; 順著步道, 走到遊客中心, 發現這遊客中心的外型很特別. 裡面有影音展覽, 還介紹了高雄市各地的濕地公園, 我這才知道, 原來光是高雄市, 就有十幾座濕地公園. 其中, 又再度詳盡地介紹紅樹林中常見的植物. 綠建築的設計, 圖文並茂地介紹, 讓我覺得這座公園很用心, 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走出遊客中心, 接連三座吊橋, 讓這公園多了幾分樂趣. 台南的四草公園也是有名的紅樹林觀賞區, 但在高雄這兒, 不用花錢, 也不用坐船, 就可以拍到這紅樹林的綠色隧道. 繞了一圈, 走到 "花架區", 居然只是九重葛, 讓我有點兒失望. 幸好再往前走幾步, 另一架鮮花拱門, 種的是三星果藤, 哎呀, 立刻把分數加回來! 中都濕地公園, 我覺得很棒, 當下馬上傳照片到我們潛水群組, 一方面祝賀小妤生日快樂, 另一方面推薦她要帶媽媽來這兒逛逛. 中午簡單吃過午餐後, 到薛師傅那兒按摩; 跟他認識快 10 年了, 他還是保持一小時 600 元, 按摩技巧也不錯, 實在是個佛心來個的好師傅! 這一趟在高雄只短短逗留半天, 但我覺得高雄進步很多, 觀光景點變豐富了, 大眾運輸系統也便利. 在商業化的同時, 卻不乏人文教育的推廣, 值得好好來旅遊一番.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