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29 08:29:25瀏覽655|回應0|推薦1 | |
所以,你是否活在自己的故事裡呢? 小時候,我是生活在夢裡的女孩,只會跟著社會劃好的軌道走。唯一的大志就是把自己嫁掉。很奇怪,這志向說實在不大,怎麼還那麼難成?經過一些坎坷,最後,終於「有志者,事竟成」,把自己嫁掉了。 大學主修的學位,也是盲目地跟隨潮流走,什麼好找工作便學什麼。那時剛來美國不用聯考,美國大學科系隨便我挑,但卻悲哀地發現:雖然現在終於有了選擇的自由,但是台灣填鴨式的教育卻從未訓練我們作選擇的能力。 適時,一位阿姨建議:「在美國,女孩不是學護理,就是會計!」這個選擇何其容易,因為我怕血,所以便選擇了會計。 四年後唸了一個學位,畢業後在華盛頓首府一家銀行作會計經理。但發現那種跟著時間趕報表的日子很累,而且人與人之間的複雜也讓我敬而遠之,便想換一行業。又有人適時獻計:「在美國,中國人不是學會計,就是電腦!」便又轉行學了電腦。也唸出個學位。畢業後,在南加休斯飛機公司找了份工作,就開始系統工程師的生涯。 那時候,休斯飛機公司是兩個人一間辦公室。每天下班時,會關掉桌上檯燈,和另一同事彼此互道”See you tomorrow!”(明天見)有一天,正在扭那盞燈時,忽然有個想法冒進來:我是否會在同一間辦公室、同一張辦公桌上,每天扭掉燈和同事說:”See you tomorrow!” 一直說到65 歲?65歲正是美國退休的年齡。 一下子,忽然把自己這一生的地平線好像看到底了,這是很可怕的事!因為,這一生好像還沒有真正為自己的生涯好好地思考過、做過甚麼決定。我只是跟著社會的軌道走。結婚了、也有了一般老中都認為不錯的專業工作,那麼下一步呢?就這樣走到65歲? 就在那一刻的領悟裡,提早開始了我的中年危機。於是我開始積極地尋求自己的生命方向,才從電腦轉上了寫作,成為一名用文字來服侍神的作家。 也可說是在想要找到餘生真正要走的路之前,我都是活在社會文化所規劃好的故事中,沒有真正地為自己生命作過一個決定。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認為跟隨眾人的路走,會有一種很安全的感覺。然而,那卻是一個很差勁的作決定方式,以為大家都作的就不會錯!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走的路,不見得是屬於我們個人的道路。我們只是在活出社會、家庭的故事版本。 所以,你是活在誰的故事裡?是你父母的故事麼?還是你親戚朋友的故事?是你同學或同事說服你的故事版本?你,到底是活在誰的故事裡? 若不清楚、沒想過,就會輕易地讓出個人生命故事的版權,或放棄自己故事的主角,反而成為自己生命故事裡的一個龍套。那也還好,要糟蹋最多只糟蹋自己的故事。最怕的是跑到他人故事裡去攪局,很多父母親搞不清楚狀況,把孩子的故事硬給活成自己的故事。 但這還只是走錯軌道的事,是浪費自己生命去走一些冤枉路。一生都在為他人作嫁、在寫他人的劇本、演他人的戲。 還有更嚴重地,是被他人竄改我們的故事。如果不懂得分辨自己手中正在作的事或一生走的路、不常自我分辨或作靈魂內省,我們的故事就會變得很脆弱,很容易被他人劫持、竄改,或者中途轉向! 很多人可能不知,生命雖然屬於自己,但是決定權交出去卻常在不知不覺中。 海明威有本小說叫《太陽照樣升起》,其中有一個角色問:「你是怎麼破產的?」另外一人回答說:「有兩種方式:漸漸地和突然地」。 這裡面有ㄧ個巨大危險,就是「漸漸地」。豐子愷因此還寫了篇文章就叫「漸」。文中提到:ㄧ個人如何能忍受境遇的變衰,就全靠這「 漸 」的幫忙 。巨富的紈褲子弟因屢次破產而「漸漸」蕩盡其家產,變為貧者;貧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變為奴隸,奴隸容易變為無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兒 … …這樣的例,在小說中,在實際上,均多得很。因為其變衰是延長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麼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饑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歡喜。 反過來說,「突然地」發生一件事,則勢必會抓住你全部的注意力,可以警覺地採取解決措施。但「漸漸地」發生就很危險了。因為像「滑坡」效應,一點一點不覺得,一旦發現已經太晚了!無法挽回。無論是道德感的低落、時間的流逝、承諾的消失、感情的出軌,都很少一步到位。常常是一步、一步漸漸地下滑,最後就摔落到谷底了。 比如說,老闆要你不報賬或報假脹,雖覺得怪,不知為何你也作了。很快地,就自覺已經跨過了危險的一條線。因為如果作了第一次,再作第二次又有什麼差別呢?不再作又抹殺不了已作過的紀錄。然後三次、四次…..作作就過了百次,很快地就發現記帳也可以是一種「說故事」,只是現在是用數字來說一個不真實的故事。也是在此時,你已不再活在自己的故事裡了,而是活在老闆和整個貪汙系統的故事裡。 不只如此,我們的故事有時也可以有價出售。選擇朋友時,很可能會和他們的身分地位有關。在教會裡也一樣。今天如果原本從事清潔服務業的姊妹,在教會裡志願去廁所打掃,我們就會說:「也對呀!妳一定打掃得比我們乾淨,因妳比較專業嘛!」 但是如果今天是一位外企高級主管表示:「讓我來打掃廁所!」可能我們臉上的表情就會馬上一變,「真的?啊!你真讓我敬佩!這麼願意像耶穌,降身到廁所為人為我們打掃!」 清潔服務業的姊妹可能打掃了多少次廁所,眾人皆視而不見。然而主管弟兄每作一次,眾人心中便感動一次,都會美譽不斷。即使是基督徒,心中還是都有一把尺,會為身分地位給左右。 而且,我們的故事還有可能被出最高價的人給標到。選擇公司會選擇出價最高,福利最好,但價值觀不見得和我們茍同的公司。選擇職位很可能是自己厭惡,但卻有公司配車,還有紅利等福利的配套。 今天若有人給我們關說,問他:「給多少?」若回:「一萬塊!」我們會說:「那你也把我看得太小了!」於是對方慢慢加價,待加到一百萬,想想,還不錯,就一槌定音:「賣!」價錢一百萬,就成為你靈魂的賣價。 人被蠱惑從自已的故事出走,說實在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就像滑坡效應,一次一小步,但每一小步,卻也是你人生的一大步。很快地,就發現自己並沒有活在屬於自己的真正故事裡,反而東一點、西一點,寫來寫去全是斷簡殘篇,不成章法,活成一篇寫得極爛的小說。 你,是否活在神要你活出的真正故事裡呢?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