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面向公共領域的基督徒,該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丨8月創文雲端直播講座
2022/08/19 10:22:36瀏覽593|回應0|推薦4

詩歌泛濫的時代,好詩稀缺的時代,如何讓詩回歸詩意,讓文字凝視靈魂?面向公共領域的基督徒,又當怎樣進行詩歌創作?邀請您走進創文8月雲端講壇,聽聽榮光啟教授講詩的世界。

您閱讀現代詩嗎?

北大教授謝冕說:「數十年來,人們談論新詩,總感到有一種詩意的缺席,一些完美的東西被破壞了。」這位著名的現代詩學者指出,現代詩歌缺乏音樂性,「我們滿目所見,充耳所聽,全是不見盡頭,而且於人無涉的『個人話語』,時代生活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但留在當代詩中的記載卻十分微弱。」

這是一個詩歌泛濫的時代,卻也是一個好詩稀缺的時代。自媒體流行,人人都可以寫詩,所有的詩都可以發表。於是,「身體寫作」、「口水詩」大行其道,正如謝冕教授所說,「詩意的缺席」使一些完美的東西被破壞了。

但詩歌畢竟是詩歌,一方面要有介入性、批判性,它不是所謂的「身體寫作」,也不是小範圍的竊竊私語,而是要讓詩歌話語進入公共領域,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另一方面,它又必須有詩意、詩情、詩味等詩性,而不是那種大喊大叫的、標語口號式的街頭詩、牆頭詩。那些不能稱其為好詩的詩,可能缺少的正是「詩性」。

您在寫詩嗎?如何讓詩回歸詩意,讓文字凝視靈魂?面向公共領域的基督徒,又當怎樣進行詩歌創作?

第二屆「創世紀文學獎」評審、武漢大學教授榮光啟認為,基督徒文學所呈現的情感、經驗與想像,是獨到的文學風景。他說:「基督徒創作的文學作品,不應只是提供給教會內的讀者來閱讀,它也應該在公共領域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與傳播。」

如果,文學作品所呈現的是人的靈魂圖景,讓人感動或震懾的地方就是作者對人的生存狀況或生命經驗的個人化言說,那作者的身份是不是教徒、屬於哪一種宗教或信念的信徒,對讀者來說,不是首要問題;作品想要被讀者接受,作者都應先回到「文學是什麼」、「詩歌有何特徵」這些基本問題上來。也就是說,真正的寫作應該是公共性與文學性的完美融合。

榮光啟教授不但是一位出色的當代詩歌評論家,更是一位著述頗豐的詩人。他的詩簡單易讀、詩味雋永,不單有情感的自然流露,更飽含深刻凝練的思考,讀來每每令人動容。

不論社會之風朝哪個方向吹,時代之潮往哪個方向湧,我們始終身處文學書寫的現場,擔負真理異象與使命的基督徒創作者。讓我們從詩歌中感受時代,於書寫中認識自己,在文字中凝視靈魂。

8月創文直播會,邀請您走進榮光啟教授的雲端講壇,走進詩的世界!

直播時間

亞洲時間:8月27日上午 10:30-12:00

美西時間:8月26日晚上19:30-21:00

直播連結

Zoom會議:889 1377 6481

密碼:gcwmi2022

若有問題請洽詢:gcwmi622@gmail.com

敬請期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69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