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0 08:24:30瀏覽579|回應0|推薦3 | |
歡迎參加 《 Mr.Tatum的科普教室 》 前言:不要以為某些專業領域有成專家真的很厲害,一通百通,其實他們常常鬧笑話,常常是真正進步的阻礙者。可怕的是,領航者還威權日盛,自認是名校出身,智商高人一等,用自己有限的「常識」自我膨脹成為「知識」,動不動就斥責屬下「你給我試試看‧‧‧」弄到所有人都被「制約」到不敢告訴領航者不同的意見與做法。 ===【科普新視窗】=== 雖然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但一個領航者把所有精力都專注在這些雞毛蒜皮當中,往往是更大災難的前奏曲‧‧‧ 專注,是一種優點,當領航者,例如大客機機長「太過專注」於芝麻蒜皮的小事,副駕駛也同樣迎合時,卻馬上會變成浩劫災難,最無辜的就是那些被領航之人們。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百六十三名旅客從酷寒的紐約市搭乘「東方航空四○一號」班機飛往邁阿密,滿心期待能有一個充滿陽光的新年假期。 一路上平靜無事,飛機飛得很平穩,午夜過後飛機就已經到達邁阿密上空了,一百六十三名旅客充滿期待,元旦邁阿密就有一場大遊行,安格瑪麗特將在楓丹白露酒店登台、伍迪艾倫正在多維爾海灘酒店度假,真是個該預期的美好假期。 突然,飛機震動了一下級往上拉,然後,飛機就好像沒人控制般地快速下降,旅客們還沒有回神,一聲巨響、滿天火光,一百○一名旅客再也無思無想,魂斷邁阿密。 原來是要降落的時候,機長放下起落架時發現不對,機翼下方的兩個起落架順利放下,但機鼻之下起落架卻好像有狀況,駕駛艙內的只是綠燈沒有亮。 通常就是兩種情況,一是起落架沒放下與鎖定在適當的位置,另一個就是駕駛艙內的鼻輪指示燈故障了,但此時沒有選擇,只有拉起機頭重飛再降落,並且趕緊抓出毛病在哪? 機長緊急通報塔台要重新降落,塔台也通知四○一班機先爬升到二○○○英尺在聽候塔台指示再降落‧‧‧ 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塔台看到四○一班機拉升到二千英尺之後就好像無人駕駛了,飛機高度一直往下掉,塔台呼叫機長和副駕駛也沒人回應,四○一號班機就在眾人眼前墜毀了。 發生了什麼事?黑盒子的語音記錄器給了世人最不可思議的答案:原來機長和副機長專注忙著「檢查燈泡」,就放任飛機墜毀。 當飛機拉升之後,經驗老到、技術卓越的機長認為「系統不可能出錯」,只相信自己的判斷,不相信可能是起落架會有問題,他主觀認定就是鼻輪指示燈故障了。 機長和副機長拔下了鼻輪指示燈,放在手上反覆觀看,還用衣袖清潔燈泡外觀,然後又把燈泡放回去。 沒想到燈泡卡住了,插不進去也拔不出來,機長和副機長兩人手忙腳亂地一起調整燈泡,沒想到又誤觸「解除自動駕駛」按鈕,飛機變成必須手控。 但機長和副機長都「專注」在燈泡上面,渾然不知飛機正在下墜,在語音記錄器中清楚地記載著「高度不足」警鈴聲大作,「專注」的機長與副機長竟然都沒有聽到,他們還在討論燈泡的問題。 此時,飛機已經在搖晃,機長和副機長沒有注意到;當夜月光皎潔,駕駛窗外的景色快速轉變,機長和副機長還是沒有注意到,他們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之上,其他的一切都「視而不見」! 直到最後瞬間,副機長才驚覺高度有問題,但此時只剩下驚呼,浩劫發生。 當所有人都專注在單一問題上,而且是毫不重要和機上乘客生命安全無關的事,浩劫就會發生。 更悲哀的是,機長與副機長只相信他們駕馭的「系統」永遠不可能出錯,有錯都只是燈不亮、沒有擦乾淨等等雞毛蒜皮,這樣的悲劇已經背棄了乘客對它們之付託。 所以面對那種自認自己是在寫下歷史、改變成真,永遠不認為自己或團隊有問題、自己控制的系統早就逐步失靈、仍是那種有錯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宣傳不夠力所以有灰塵的傲慢領航者,大夥兒真的要提高警覺了‧‧‧ 更可怕的是,領航者還威權日盛,自認是名校出身,智商高人一等,用自己有限的「常識」自我膨脹成為「知識」,動不動就斥責屬下「你給我試試看‧‧‧」弄到所有人都被「制約」到不敢告訴領航者不同的意見與做法。 不要以為某些專業領域有成專家真的很厲害,一通百通,其實他們常常鬧笑話,常常是真正進步的阻礙者。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哈利‧華納﹝Harry Warner﹞曾經在一九二七年時宣稱「有聲電影」根本沒有意義,哈利‧華納當時鐵口直斷:「世界上有哪個傢伙會蠢到去聽演員說話?」 專家說蠢話也不只是哈利‧華納,一九四三年,IBM公司創辦人老華生也宣稱電腦不是好生意,老華生說:「我想全世界大概只需要五部電腦就夠了。」 專家通常是「權威」,被捧久了,卻很容易變成是「專斷」且「威權」! 一九○○年,當時全球物理學界領導者與宗師普郎克,自信滿滿地在物理學年會上宣稱「物理學已經終止」,認為人類已經掌握了物理學的所有發展,物理學已經完備,足以解釋世界上所有的原理了。 結果,一個當時尚不被「主流」學界重視的小發現,讓普郎克必需吞回他的自信,那是一八九五年,由德國學者倫琴(Rontgen)發現的「X Ray」,在當時「主流」物理學上找不到完整的解答。 倫琴的發現,在科學史上被稱為「X Ray 災難」,這個「災難」帶動了物理學界的「典範」(Paradigm)移轉,加上居禮夫人、愛因斯坦‧‧‧前仆後繼,現代物理學讓世界進入另一個新境界。 不要談這麼高深,曾經,許多人都相信「攝式一百度」就會讓水沸騰,但是,高山上為什麼不能?巴斯卡不受制約,他才因此發現原來還有「壓力」也是關鍵變數之一。 科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精神「否證」在此最重要,當有「例外」出現,不是去「否定例外」,而是把例外當成「否證」,重新檢驗既有學說之不足。 願意去面對「否證」,巴斯卡才對「大氣壓力」有了卓越之貢獻,居禮夫人、愛因斯坦‧‧‧也是一樣的態度。 這就是科學哲學大師孔恩(Kuhn)的巨著「科學革命的結構」所彰顯的精神,也是科學進展的核心要素。 當「例外」發生,往往會對既有理論形成挑戰,對現有的科學「典範」產生危機。危機來臨時即意謂著科學革命的到來,科學革命是一個新典範取代舊典範過程,有時是實驗的結果與理論不合,或者理論的內部發生矛盾。這些異常現象或許會惡化到發生該學科的危機,從而導致百家爭鳴、觀念混雜。 直到全新而根本的理論完成一場革命,使得科學家有了迥然不同看大自然的眼光, 於是舊典範與新典範之間產生了不可共量的轉移,之後再次進入另一輪的常態科學。 真正的有科學精神的專家,絕對不是以「自己相信的理論」去否定更多的可能性,而是真誠地去面對「例外」,把「例外」當成「否證」,檢驗並體認他們已經滾瓜爛熟的「既有理論」可能「有時而窮」。 面對「否證」解析「否證」,正是歷年來諾貝爾物理學、醫學、化學等獎宗師的共同心法,眾多譏諷庶民「無知」的高傲專家與自許是絕頂智商的名校畢業生,請收起習以為常的傲慢與偏見,發點心思去看看「科學革命的結構」,也許,眼界和成就將因此不同‧‧‧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