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人,明天過後,你(妳)將何去何從?
2009/06/26 08:23:48瀏覽420|回應0|推薦6

台灣經濟的問題出在:缺乏以台灣為主體性思考的經濟政策,導致高消費群的出走與流失!

這個問題癥結點不解決,開放三通只怕會加速台灣經濟的崩解。從馬英九施政一年以來,卻與問題癥結點背道而馳;

台灣人,明天過後,你()將何去何從?

1970年代,台灣的中小企業主,奔走世界各地,爭取訂單,以致1980年代之後,台幣逐漸升值。然而工資與原料,也隨之水漲船高,這是經濟發展之必然。為政者當思:長期發展政策,諸如:建構世界商情網、產業升級、全面建立跨國品牌…等。但數十年來,卻任令業者孤軍奮鬥,甚至使同業間產生惡性競爭,讓「MADE  IN  TAIWAN」產品一度淪為低檔貨的代名稱。

反觀同時期的日本,不但走出二戰敗戰的陰霾與廢墟,更成為威脅美國商業地位的經濟大國。

1980年代,中國領導者鄧小平,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政策,用優惠的條件,吸引外國資金、技術與管理經驗,來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俗云:「殺頭生意有人做」,此時部分台商開始偷渡到中國設廠,1980年代末期,台灣進入「後蔣經國時代」,台商化暗為明,公開赴中國投資

1989年中國的「六四事件」後,引發國際主流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卻無法阻斷台商的西進中國,因為政府不曾用心設法去營造建構一個有利的投資環境。直到台塑欲在中國投資「海滄計劃」後,因為台塑的企業龍頭地位而影響鉅大,故特例准許在麥寮開發,可是其他的中小企業呢?這更突顯了執政者未曾長遠規畫,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

台灣四面環海,地理位控西太平洋樞紐,十七世紀起,便成為西方海洋霸權國家所覬覦的對象;更成為日本二戰侵略南太平洋島嶼的南進基地。歷史一再的證明台灣天然優越地理條件,因而成為強權殖民與剝削的最佳選擇。也因此執政者當思以台灣為主體性的經濟政策思考,而非倚賴任何強權式的經濟發展。

如果台灣人民不能主導自我命運,營造規畫台灣國家未來發展方向,而任令政客偏東走東,偏西走西,台灣未來前途在哪裡?

強權統治的主宰者只有自我本位的利益考量,台灣土地只是其利用、擁有的天然資源,人民更是供其剝削利益、驅使戰爭的砲灰;當強權勢力不再,就是台灣人民災難的開始。台灣歷經荷蘭、明鄭、滿清、日本、中華民國的強權統治,有哪一個例外?

台灣已然走過強權殖民、威權壓制的時代,台灣人民必須開始學習當國家主人。

高消費群的出走與流失!

如前文〝「明天過後」。〞所述:

「…陳水扁上台,立法院的多數通過「工時法案」,讓包括大型企業在內的更多企業無法承受「工時案」增加成本的壓力,更大量出走到中國。這一出走,不僅帶走台灣更多數的大型企業;包含其中下游產業生態,並及其群聚效應,和整個管理階層的高消費人口,讓整個台灣消費市場,猶如日漸洩氣的氣球。」

出走的高消費群連帶的,使台灣中下層的消費市場,失去了火車頭動力,而日漸萎縮。

台灣十多年前的百貨公司、各類市集、或傳統市場,到處人潮鼎沸,如今呢?

當榮景不再,先進國家的高消費群,更不可能到台灣來。

你注意到了嗎?

台灣人在國際的光榮感逐漸消失;就如同香港人在1997年回歸中國之後,逐漸失去優越感一般。

你注意到了嗎?

台灣人,明天過後,你()將何去何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1955&aid=307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