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06 12:14:09瀏覽1056|回應5|推薦0 | |
我在聽貝多芬的 Op.130 弦樂四重奏, 聽兩個版本的終樂章, 當年聽眾反應不佳, 被換下來的 "大賦格" 真的好長, 約要演奏 18 分鐘以上, 裏面有幾個不同的主題, 已經夠獨立成好幾個樂章了. 換上去的終樂章聽起來自然多了, 比較像個終樂章的樣子, 長度也比較親切一點, 約 8 分鐘. 不過這個版本也比較平淡. 以整曲來說, 第二版較有整體性, 以獨立曲來說, 第一版則有吸引人仔細聆聽探究的魔力. (不過我不大確定我什麼時候可以更加了解它. 我聽說過, 有位音樂老師退休後, 最大的樂趣是抱著巴哈跟貝多芬的譜來對照聽音樂) 之前看「達文西密碼」時, 裏面談很多黃金比率, 提到莫札特的奏鳴曲裏也有這樣的切割比率, 後來我找資料, 知道講的是莫札特的鋼琴奏鳴曲, 而且是在樂曲的長度上呈現這樣的比率. 當時覺得很困惑, 因為黃金比率一向是講視覺上的物件, 如希臘神殿或是鸚鵡螺貝殼, 而樂曲的長度相較於能看到的物件, 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型式, 卻也會有妥善的比率, 就很難理解. 不過現在聽這首弦樂四重奏, 比較兩個不同版本的終樂章後, 現在同意樂曲長度的確也要有適當的比率. 所以從小喜歡數學的莫札特, 在樂曲上玩這種密碼, 也算其來有自.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