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牛的故事
2010/01/16 19:13:52瀏覽406|回應0|推薦5

記得小時候我的家是住在新竹光復路上,光復路是新竹市東西向的一條重要道路,往東向是到竹東山裡,往西是南寮海邊。至今我仍記得小時候光復路的光景是;行人比騎單車的人多,騎單車的人比騎機車的人多,騎機車的人比趕牛車的人多,趕牛車的人比開汽車的人多。

我家是住在光復中學西邊200,再往西走離我家約1公里有一家規模很大的磚廠,由西往東行是上坡路段,我家剛好是住在這個上坡的中間,每天我都看到一群人趕著要上班或上學,費力的騎著單車往上坡行包括我自己也是,我每天也是要騎一個多小時的單車到竹東的一所初中上課,都是上坡路段真得很累。寒暑假是我最快樂的時段,可以去大河游泳,也可以搬張小板凳坐在家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著牛拉著一車磚或是一車製糖的甘蔗,努力的往東的上坡走。牛隻總是會在上坡的途中因為吃重的關係,大便、小便拉的一地都是,有時甚至會口吐白沫跪倒在地,無法前進。這時候牛主人,除了鞭打牛隻加油外,也無什計可施,有時我也會日行一善的幫忙在後面推著牛車助牛一臂之力,雖然無什落用,但也會感動一群大人,一起來幫忙推著牛車,最後我總會告訴牛主人,要愛護動物,不要讓牛載這麼多的東西讓牠拉不動。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凡事都會物盡其用,牛隻會因為年紀大了拉不動車、或無法再耕作,而被送到屠宰場宰殺。牛隻辛勞一生,最終還是被送進屠宰場,當作牛肉送進人們的胃裡。我從來沒看過、也沒聽過,有農人把自己養的牛在牠死後把牠埋起來,牛要想起這勞苦的一生一還是任人宰割死路一條肯定是十分的哀怨。

台灣的經濟快速的發展是在我們70~80年代開始,那時我們也正值年青。積極的建設發展,需要快速且大量的運輸工具,牛隻的運輪模式被貨車取代,牛隻逐漸消失在街道上。農牧場也開始飼養食用牛,食用牛是不用工作的,就像養豬一樣,是專門提供給市場食用的。大量的肉牛湧入消費市場,吃肉牛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享受,吃牛肉就像是和吃豬肉一樣平常。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是沒有什麼機會吃到牛肉,慢慢長大了有一段時間因為想到牛隻的辛勞、心存感恩而不吃牛肉。但我不是素食論者,先前對吃牛肉的道德感也逐漸降低,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勵下,慢慢的開始吃牛肉湯麵,進而牛肉麵、火肉火鍋。之後在美國軍隊待了一年,幾乎天天都有牛排吃,最後自己也變成了牛肉的愛好者。

敬愛的國人想不想知到底是台灣牛好吃、澳洲牛好吃、還是美國牛好吃?如果要我客觀的說;我吃過最好吃的牛排,是在美國紐約長島的一家叫做(Piterlugger彼得魯格)的牛排舘,牛排好吃的真是沒有話說,十幾年過去了至今都還沒有忘懷它的美味,烤的冒油香味老遠聞到、入口香脆柔軟,就是到台灣頂級的牛排舘

如絲葵也找不到那種滋味。

台灣在美國牛沒有進口前,COSCO賣的都是澳洲牛肉,每次去都是賣一大包放在冷凍櫃中慢慢吃。澳洲牛用煎的滋味也是不錯,但還是比不上自己想念的滋味。

政府要讓美國牛進口是一種國與國間的商業考量,百姓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況且市場機制是可以決定商品的成敗,只要衛生單位為國人的健康嚴格把關,消費者有了多一份選擇又有何不可。

在台灣長大的人都知道,任何事只要沾到一點政治就沒完沒了,國內的政客總是可以把事情搞的很複雜,很多百姓也很少去發揮自己的想法,而喜歡哏著這些政客瞎胡弄。最近為了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在政治上搞的腥風血雨,把美國牛搞得像是要我們吃毒藥,造成國人很大的恐慌與爭議。連消基會都插上一腳,要搞個什麼牛肉公投,我個人的感覺是有點玩的太超過,但也真想看看公投是否可以過關。馬政府也為了美國牛肉進口事件,也被在野黨搞的沾了一身的牛血。國人如果不信任美國進口牛肉的科學的驗証,及國內衛生單位的把關,那就就繼續吃澳洲牛吧!但也希望讓想吃美國牛的人有多一份選擇吧!很煩吔,不要再鬧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angchen&aid=369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