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02 17:05:09瀏覽3090|回應4|推薦66 | |||||||||||||||||||||||||||||||||||||||
劇情概要:《十二怒漢》(12 Angry Men)為一出於1957年由米高梅公司製作之美國黑白電影。瑞吉諾•羅斯(英語:Reginald Rose)原著,希德尼•魯邁特(Sidney Lumet)執導,主演為亨利•方達。電影內容為關於一個12人陪審團之討論過程。全劇深刻探討美國法律正義及陪審制,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12位陪審員將作出決定他一生的選擇。 12陪審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他們當中有廣告商,有銀行員,有推銷員……。美國的陪審制度要求所有陪審員必須取得一致意見才能做出判決,所以當第一次11票:1票認定少年弒父罪名成立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屈服的會是那個唯一的1票。但亨利•方達出演的工程師以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勇氣開始提出疑問,放大疑點,逐漸說服每一個陪審員(摘錄於百度百科)。詳細內容有興趣的人請看: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86323/5243899.htm *該片於1997年重拍成彩色電影版本,由奧斯卡金像導演威廉·佛烈德金執導,已故影星傑克·萊蒙主演。香港曾有話劇團公演過《十二怒漢》的中文舞台劇版,由張可堅翻譯兼導演,演員包括馮祿德、龔國強、周偉強、何文蔚、歐錦棠、喬寶忠等等。 *12陪審員的簡單介紹:主要演員[摘錄於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6%80%92%E6%BC%A2_(%E9%9B%BB%E5%BD%B1)
※個人感想: 3. 看點:對於要決定「無罪有罪(關係著他人未來的一生)」的重大抉擇時,透過(秉公認真負責,客觀冷靜的8號)vs(對兒子的主觀成見情緒化的3號)的對峙,突顯了「合理意思決定」和「移情意志決定」的正反軸心對比,再穿插有具洞察力、謹慎、凡事求證據的人,漫無關心自私的人,中立、沒意見或見異思遷的人,寬容、尊重他人或帶有色眼鏡、具偏見、歧視別人的人等等。教育素質生活環境不同的12個人物集聚一堂,討論中個人情感的奔流,如片名的「12怒漢」,焦躁忿怒爭執衝突與打開僵局的和事佬等,展現人性,使劇中高潮迭起,人生百態的反映,社會的小縮影。 4.舉證質證中「證據能力」與「證明力(證據價值)」的重要性:「證據能力」就是訴訟時「人」「物」「書面」等證據具有證明的能力;而「證明力」是指即使證據具有「證據能力」,但如果內容不能信用或者無關,證明力就低。在劇中有2個證人(老人和戴眼鏡的女人)的證詞和一個凶器(彈簧刀),對白中共出現了5個合理的懷疑。在舉證質證階段與多次表決中,雙方針鋒相對,寸步不讓。而使情勢表決結果逐漸改變的分歧點,例如發現老人這個證人的證詞不太可靠也許是偽證,所以「老人的證據能力」不值採信;或者①彈簧刀的使用法和②女證人睡覺不會戴眼鏡,合理推斷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等來判定,證據的證明力(證據價值)低,所以改變了表決結果。 5.依法依據與「疑罪從無」的精神:究竟兇手是不是男孩,從展現出來的證據來看,仍有存疑,但力爭被告人生命權益的8號,雖然起先也沒充分理由,只是憑著不能草菅人命的信念與非凡的勇氣,在討論過程中,以寡敵眾,逐一發現疑點,邏輯推理,注意微小細節,細心求證,一一解決問題,增加盟友,終於逆轉形勢,這種「疑罪從無」的精神,可以避免一個冤罪悲劇的產生。 7.陪審制的優缺點。 A優點:①國民直接接觸司法,增加對司法的關心和信賴度,可深刻了解法官的立場。 ②比起專業法官,審查速度快,反映民意判決更接近國民感覺,省時省錢。 B缺點:①無法律專業素養的一般人,容易受個人素質情緒輿論等影響②冤罪的可能性或無罪判決的偏差不公等。 ③陪審員將來的安全或對判決結果的一生影響④陪審員被拘束,增加國民負擔等等。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