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 朱宗慶:美感存摺
2012/10/23 10:29:45瀏覽114|回應1|推薦5

還有一種 人脈存摺也超級重要 ...  

談到存摺,一般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口袋深不深,銀行裡有多少錢。金錢是一種工具,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也是最表面形式的財產,但其多寡與幸福快樂並不是絕對等比的關係

其實人生還有另外三種存摺:健康存摺—高齡化的社會,要活得健康才有意義,存錢之餘也要存健康,有人保持運動習慣,有人則仰賴後天保養。知識存摺—透過閱讀、進修獲取知識,專業隨著歷練而精進、嘗試新事物等,都是一種學習及累積。美感存摺—從口袋、健康到知識,美感則是更進一步的生活體驗;這本存摺,並不只是去聽一場音樂會就能進帳,而是透過親身感受,因為觸動而喜愛,繼而主動追求。

(人脈存摺: 好的人脈存摺 可能是優化上述三種存摺 最好的方法 .. )

美感對有些人來說,可能較陌生,甚至顯得虛無飄渺,殊不知美就在生活周遭,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蘊藏著令人感動的因子。美的事物不一定只在音樂廳或美術館裡,美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質樸、未經雕琢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感官打開,切身感受這個世界的變化,關心社會和身邊的人,找回自己對生活的感覺,美就會從中發酵,逐漸發芽成長。

商業周刊幾年前曾以「美力時代」為專題,強調這是個美和風格決勝負的時代,美是一種競爭力,當競爭力迸發時,反映在企業面,是驚人的產值與利潤;反映在個人,則是倍增的職場競爭力。而累積美感存摺,則是有助於豐富組織或個人的創造力,以及培養敏銳的洞察力。

  ( 人散發的自信與氣質 是"美的"呈現嗎?)

各行各業的領導人及許多創意或設計工作者,都是 藝文的高度使用者,他們經由藝術人文的涵養或啟發,度過事業的瓶頸或產生精彩的創作。政府執行施政作為的人,不論是硬體建設,到服務提供,都構成民眾感受的直接來源,尤應注重團隊成員的人文素養、創意與活力,才能帶給民眾「生活幸福感」。

事實上,美感陶冶可從接觸大自然開始。大自然就像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景致,她的清新、寬闊與包容,不時撫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回到單純、平靜的精神狀態,任何細微的感知也能觸發深刻的體會,這就是最原始的本能。陽光、綠意、微風、溪澗、雲彩、鳥鳴等多元豐富的自然情境組合,都是隨手可得的美感素材。

另一方面,藝術與人文課程則是有系統的提供學生探索和感受生活的機會,啟發孩子創意,開展其視野,甚至引發其學習興趣;它是潛移默化的,需要時間醞釀,不是單純的知識累積;它沒有具體的驗收目標,重要的是主動去體驗,身歷其境,才能將實際的感受及被激發的創意與熱情,落實在生活中。當學生發自內心喜歡藝術,把它當作興趣或專業科目,「學習」於焉開始。

  ( 體驗 參與 身體力行 化無形於 生活中 過程中自high, ox ) )

或許有人會汲汲營營於追求有形的財富,忽略其他存摺的重要性,然而,愈忙愈需要為自己儲存美感經驗,在心裡留個緩衝空間,即使是平凡的日常小事,如好好為家人做頓飯、到戶外踏青、看本好書、定期運動等,它們和生存無關,卻能增加生活的價值與累積美好的記憶,有了它們才是真正的富足。

 ( 心中愉悅的源頭 !! )

全文網址: 朱宗慶:美感存摺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447939.shtml#ixzz2A5IW26ll 
Power By udn.com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ccoonL&aid=6973051

 回應文章

心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幸福感
2012/10/23 13:13

這和我最近不知在哪兒看到的  很有異曲同工之妙

它一樣是說存摺呢:

企業經營  看的是  錢~ 成本、資本支出、獲利

生命  看的應是幸福

每天每個作為

存入了什麼

支出了什麼

幸福感的累積 (餘額) 微笑

Sweet Raccoon(RaccoonL) 於 2012-10-25 18:50 回覆:

用笑幾次 ? 感動幾次 ? or 窩心幾次 ?  

or 驚艷幾次 ?  如何 ~~~ 

支出噢 ... 

心痛幾次?  欣慰幾次?  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