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1/30 15:55:32瀏覽245|回應3|推薦3 | |
曾碰到一個老外奶奶 健步如飛的靠過來 問: "有沒有發現好玩的?" 這是在一個郊區人不多的森林小徑上 她一個人 背著背包 帶著快樂的神情 輕快的走著 ... 想 當一個人 能夠在頭髮蒼蒼的年紀 能怡然漫步林間是份幸福 看歐債問題發酵 美國失業率不降 這與福利政策與社會從業人口不無相關 當550萬近20%的中產階級要從職場隱退 我們要去哪兒找到國家新的稅收 我們該正視問題的未來 有計劃的因應 !! 或許 該 多生小孩 晚點退休 多貢獻點智慧 (當然少領點$) 適當的資產配置 找到中產階集持續成長的標的 吸納國外優秀藍領人才 特色人文與創意發展與"商品化"的持續投入 比擬 tacheles berlinz 氛圍的優化 是值得細步思考的!! 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 所謂「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是指一個國家內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7%以上,我國從1993年9月起,即進入高齡化社會,截至2008年底,65歲以上者240萬2,220人,占總人口數10.43%。根據行政院經建會推估,我國於2018年,老人人口比例將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至2026年老人人口比例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 高齡化社會三項指標 老人人口比例、人口老化指數、扶老比為高齡化社會之三項指標。「人口老化指數」是以65歲以上人口數,除以14歲以下人口數,所得出的比率,至2008年底,我國人口老化指數為61.5%,雖仍較歐美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為低,但較其他亞洲國家為高。「扶老比」則是以65歲以上人口數,除以15至64歲人口數,所得出的比率,截至2008年底,我國扶老比為14.4%,呈平穩上升趨勢。 高齡化社會之對策 有關我國高齡化社會對策,包括:(一)支持家庭照顧老人; (二)完善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體系; (三)提升老年經濟安全保障; (四)促進中高齡就業與人力資源運用; (五)推動高齡者社會住宅; (六)完善高齡者交通運輸環境; (七)促進高齡者休閒參與; (八)建構完整高齡教育系統。 結語 我國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的速度比其他國家快,法國需時115年、瑞典85年、美國73年、英國47年、德國40年,預估我國將與日本相似,只需歷時25年左右,約2018年就達到「高齡社會」,而至2026年左右,達到「超高齡社會」。我國高齡化社會問題已不容忽視,需要全體國人瞭解此一議題,並尋出解決之道。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