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01 15:56:03瀏覽353|回應0|推薦15 | |
時間:2007年10月28日(日)10:40 「色戒」在拍攝期間,就有不少花絮報導,不過我都沒留意;後來在威尼斯影展大放異彩,張愛玲小說又漫天蓋地般佔據書店最明顯的位置時(尤其是惘然記),我才想起早在大學時代買的張愛玲全集中,的確有本「惘然記」,翻開來看,首篇故事便是「色戒」。 恍然想起,當年看張愛玲時,「惘然記」始終沒有看完,就是因為首篇故事隱去太多情節,我反覆看了幾次也沒看懂,索性就丟到一旁不看,難怪「色戒」從開拍到得獎炒得沸沸揚揚時,我竟不知自己早在十幾年前就看過小說了。 後來,趁著電影還沒上映前,趕緊拿出「惘然記」複習一下。 開場的麻將牌局很精彩,簡單幾句對白便刻畫出幾個角色的關係,加上冷靜沒多帶感情的敘述,就連描述環境,王與易的傳情,都用不肯多花筆墨濫情發揮,簡直把故事的冷僻發揮到了極致,只有開場第一段描述王佳芝的模樣還比較有人氣。 接下來的情節我也是反覆讀了兩三遍才把整個文章連貫成故事,然後才驚豔張愛玲好會藏!一般寫故事的人,總會把情節高潮起伏寫得活靈活現,偶爾隱藏些情節,好營造後面的柳暗花明,但卻很少像這篇隱去許多可以吸引讀者的情節,反而著墨在看似平常的描述中。這樣的後座力在讀了幾遍故事後才會爆發出來,然後腦海裡輕易串連起小說中原本輕描淡寫的敘述竟是如此驚心動魄,例如:十點不到就統統槍斃了。 故事的最後,張愛玲把時空拉回開場的牌局中,而且就在牌搭子的對話中結束故事。我看了幾次後才讀出趣味,原來那幾個女人的對話都有深意,尤其那句「不吃辣,怎麼胡得出辣子?」,語意雙關就連我這個麻將白癡都看得出來!不嗜血(或心狠手辣),怎麼出來幹特務?! 帶著這樣的閱讀經驗,終究進了電影院。雖然自己清楚小說跟電影是兩回事,不能相互比較,不過從電影畫面中,倒是更能幫我把小說中的模糊片段清楚呈現出來。 我很喜歡那幾場打麻將的片段,儘管我不會玩,但從鏡頭捕捉到四個女人的眼神飄過來瞅過去,對話中隱隱透出各自身分、彼此猜忌,甚至話中藏謎的設計,都令我回味再三;尤其是電影一開始的麻將牌局,不但清楚交代角色,還看出彼此的關係、曖昧,甚至連手上不停摸牌拿牌叫牌都算計在裡面,實在精彩!歷來企圖在麻將桌上表現人物個性、彼此關係,乃至於劇情縮影、社會反射、國家關係的電影不在少數,「色戒」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吧! 王佳芝的長相跟小說形容挺契合,不過小說說她的身材比較豐滿,電影版的學生味比較重。易先生的形象也做了改變,小說版比較顢頇市儈,電影版卻是斯文中帶著壓抑情感的表情,來去之間總顯得神祕,也營造出他的特務身分是不容易被捉摸行蹤的;妙的是,電影版易先生有了名字「易默成」,有人說是取「丁默屯阝」跟「胡蘭成」各一字而成,硬是把「色戒」影射當年「刺丁案」主角跟作者張愛玲前夫湊在一起,讓原本沒有全名的易先生,突然多了許多可能性,在替代某些角色或投射作者潛意識之間。 其他角色如鄺裕民、梁潤生等人,都因電影版而鮮活了起來;原本小說裡簡單幾段的描述,在電影裡卻展延成近一小時的情節鋪陳,使得暗殺的故事背景有了清楚明晰的交代;就連小說裡分量極少的老吳,在電影版裡都成了有血有肉有面孔的人物,甚至還扯上一家妻小被易殺害還要在飯桌前陪笑敬酒的橋段,好加強老吳在電影中的合理性,否則小說裡簡單兩句天外飛來一筆般的殺出老吳,若不靠讀者自圓其說,觀眾若僅憑小說裡的文字會難以連結,而且編劇還安排了老吳早在香港時期就留意易的一舉一動,所以鄺欲民等學生的愛國行為,自然就有了妥善的後續處理,甚至還因此將這批人納為情報分子,在情節安排上就能順理成章,而不顯有破綻。 這是編劇在小說原本三言兩語交代的香港時期過程中,揣摩出最符合故事的延伸發展,也正因為這一段的多加著墨,使得那批愛國學生的個性臉孔都鮮活了起來,就連那個小同鄉也有了生命,甚至後來還多了威脅那場戲,讓整個故事的轉折有了新衝突,也埋下老吳出場的伏筆。看似交代香港時期的戲份,但實際上卻是情節、角色大轉變的開端,是很精彩的劇情安排。 王佳芝來到上海的舅媽家,也是從小說中她「沒跟他們提起有個親戚住在愚園路」中延伸出來的,剛好也把王佳芝首次跟易太太交談時提到幼年住上海,以及在英國的王父欲把王佳芝接去未果的戲份延續下來,確立王佳芝的家鄉在上海。 後來王佳芝與易先生搭上線後,那三場性愛場景的確很駭人,看得出易先生壓抑的情慾跟性愛的濃烈,這可能是易太太沒辦法感受到的吧?!而王佳芝也由當年覺得自己受辱到後來產生報復之類的心態後,在面對易先生的態度竟然從被動受縛到主動挑逗,儘管自己都是處理等待的立場,但她卻擅用女人的嬌態企圖跟易先生爭主動,讓兩人的主動被動位置在情慾顛覆間不斷輪流,最後成了各擅勝場的結果,王贏得了易的心及某種程度的信任,而易也深深鑽進王的身體、心裡,教她無法自拔,最終因她的心軟,他逃過這個美人劫。 其實,易是很狡猾的,儘管他身陷美人障,但他卻時時提防,處處小心,就像他跟王幽會時都說:「只要留心,任何事都不是小事。」可見他的謹慎與不輕易信任周遭。所以在跟王的相處上,他始終處於主動,就連送個定情禮,也顯得神祕,雖然他的安排有部分是要替王製造驚喜,但更多部分是從珠寶店到派車接送,都是他所能掌控,這是身為特務很要緊的一部分,唯一沒有預料到的是他算計好的時間,卻被長期埋伏的她跟同黨安插了暗殺橋段,讓他在自設的時間內,踏進危機邊緣,要不是最後王心軟叫他走,可能暗殺已經成功了。 說到王跟易的幾場戲,我很喜歡日本料理店那段,王唱了首「天涯歌女」,在歌聲、眼波與易款款深情的流動中,傳達了纏綿的情意,彷彿也為兩人的情感作了一個見證,尤其是讓易認了這份婚外情。而且,王藉歌詞告訴易,兩人三年前就該相守,如今怎好再度蹉跎?從今兩人猶如針線情,永遠不分離。 人生呀 誰不惜呀 惜青春 可惜的是,小說裡的易太太戲份雖然不多,但舉手投足的描述卻都有含意,而電影版中的戲份反而被稀釋掉了。儘管如此,易太太的出場還是很引人注目,尤其她的態度、反應,不但牽動了麥太太的心思,也拉著觀眾的情緒一起走,著實厲害。陳沖飾演的這個角色十足搶眼,儘管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總會不由自主把重心放在她身上。 梁朝偉去易先生,陰沉內斂中流露一股神祕的權勢氣息,頗有特務頭子的味道,而他每次出場的演出都很精準,一舉手一頭足都十分到位,說他爐火純青一點都不虛(看來今年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非他莫屬了)。 湯唯以新人之姿演出女主角,的確讓人眼睛一亮,而且在跟梁朝偉對戲中,難得沒有多餘的表情或慌亂的眼神,不知道是導演會教,還是她本身功課做的足?或是天生好演員? 眾所爭議的王力宏去鄺裕民,雖然比起其他演員,角色力道弱了很多,但並沒有太糟糕。我喜歡籌組愛國劇時演技,青澀、衝動、熱血,王演的挺到位;後來加入老吳陣營後,就顯得焦躁、浮動,王似乎沒有隨著故事經過三年後而在性格、人生歷練上有所成長,比起湯唯在香港及上海兩個時期的表現出現層次上,明顯被比了下去。 庹宗華飾演小說裡只有幾句話帶過的老吳,沒有原著的性格依據,只好憑藉編劇及個人經驗發展角色性格。我對庹詮釋的老吳沒什麼意見,只覺得他挺稱職的演出,倒是對他跟易的關係糾纏感到好奇,如果「色戒」變成電視劇,這一段會如何加油添醋?我覺得編劇在老吳說妻小被易殺害這段寫得太露了,無端衍生出不必要的枝節。(還好,只是點到為止啦!) 最後,我很好奇,不知道色戒故事年代是否已經流通簡體字?因為我發現麻將牌上的「萬」字都是簡體字「万」,還是上海地區的麻將牌向來如此?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