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8 18:14:03瀏覽813|回應0|推薦5 | |
時間:2008年8月16日(六)14:30 到了現場,看到觀眾席上有很多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媽,有點詫異。看了節目單後,才知道這齣戲早在65年前就演過,是當年頗為轟動的戲劇。這也才了解為何會吸引許多長輩前來看了。 不過,令我更好奇的是,這齣戲全劇以臺語發音,講的也是六十幾年前的臺灣故事,怎麼觀眾席中會有不少外省老人來看呢?看他們邊看邊嘟噥「聽不懂臺上在講什麼」來看,是什麼原因吸引他們來看的呢?(怪怪) 閒話一段,回到正題。 故事講述1920年代的北臺灣,一家中藥舖和貨運行之間與土地開發和利益相交的關係,衍生出來的故事。中藥鋪老闆鄭三桂是個吝嗇刻薄的人,因為西藥房興起,使得店鋪生意沒落;恰好他有位經營貨運行的遠親林清標喜歡研究漢醫中藥,加上鄰里傳言鐵路鋪設將會經過清標的土地上,於是有意將中藥鋪跟清標換取土地,藉以蓋樓租屋,樂當包租公。同時將兒子阿勇與清標女兒月里送做堆,成了親家。 阿勇與月里結婚後,三桂期待已久的房子也即將完工,這時卻傳來鐵路鋪設改道的消息,使得企圖牟取暴利的三桂大受打擊,竟然倒地不起而亡,留下一堆債務,土地、房子都被查封,使得阿勇一家一盆如洗。阿勇母親受不了打擊,也相繼去世,加上阿勇患了瘧疾,身體虛弱不堪,一家生計全仰賴月里一人。 月里為家庭付出甚多,吃了不少苦,後來竟和半殘的畫家相戀。為了這段不可告人的戀情,兩人最後投潭(碧潭)殉情。 戲名「閹雞」取自三桂中藥鋪以柴製閹雞雕像為招牌,即便鄭家破產,閹雞依舊在,甚至到劇末潦倒窮困的阿勇抱守閹雞的氛圍來看,作者藉由閹雞的象徵意涵似乎才隱隱透出,像是固守什麼傳統或信念或家規,但卻又那麼不肯定!老實說,我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就本齣戲而言,實在看不太出來故事的重點為何,勉強抓到一些主軸,似乎想藉月里的一生帶出那個時代的人事物及情境,但月里又並不是一以貫之的串連每一場戲,甚至上半場的戲份都在父執輩(三桂、清標)身上,下半場莫名其妙跑出來的半殘畫家跟月里相戀,既沒伏筆,也沒衍生,像是硬生生灑狗血製造高潮般的怪異。要不是開演前看了節目單的劇情大綱,我還真不太了解故事轉折間,漏了這麼多情節,需要觀眾自行去連結、想像! 我喜歡舞臺設計,穿透性強的景片營造了不同環境的屋舍,還巧妙出現屋裡屋外的變化,豐富視覺層次,是很具用心的設計。 音樂設計也很棒,把「四季紅」、「月夜愁」、「一隻小鳥哮啾啾」等早期臺灣歌謠編入,加上現場演奏的感染力,很能引導觀眾進入那個年代的氛圍,是帶動看戲情緒的key man。 然後,幾位老演員的功力確實為戲劇加分,像是三桂、清標、媒婆,一舉手一投足都有牽引到觀眾的情緒,反而讓阿勇、月里這兩位年輕一輩的相形失色了。 不過,下半場才是主戲的阿勇、月里,發揮空間不夠,難以出現令人驚豔的表現,非常可惜。(其實姚坤君飾演的月里在有限的戲份裡發揮得很好,下半場劇情全都繞著她跑,但受限故事,這個角色終究沒有讓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我想,這是劇本改編的困難處,在原汁原味呈現的前提下,又少了主軸的架構,似乎衍生出來的故事會多受限制,讓這齣戲不太容易獲得年輕觀眾的青睞。 這是台南人劇團第一次踏上國家劇院的表演,看得出他們傾全力製作的用心,但我更喜歡他們原劇團演員的演出,那才是默契十足的表演。這次跟王友輝、韋以丞、姚坤君等前輩合作,雖然機會難得,但也多少端倪出初次合作的些些不順。不過,我很樂見不同團體的合作,可以激發更新鮮的火花。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