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05 09:09:43瀏覽463|回應0|推薦8 | |
片名:穿牆人(The wall-passer) 劇情介紹:(轉錄2007年台北電影節) 初看簡介時,以為是部充滿未來感的電影,但看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美了,因為電影故事在幾十年後的未來,但科技並未進步(反而停滯在此刻現有的科技狀態),想是籌拍電影的資金不夠所致。後來的座談中導演也說了資金不足的困境。 這樣也好,雖然跟想像中的未來世界有些出入,但對觀眾來說,卻有種熟悉感(或可笑):原來幾十年後的電腦跟現在沒什麼差別,原來幾十年後的車輛跟現下沒有差別,原來幾十年後的生活跟現在沒什麼差別! 故事講一男兩女的故事,像是開啟愛情的最初,從三人身上流轉,其間經歷的甜蜜、衝突、掙扎,卻像電流一樣傳遞到下一位身上,彷彿愛情經過體認能夠學習、成長,就像諾諾說小鐵不夠體貼,不懂得站在別人立場想,到後來小鐵遇見雅虹,卻主動關心起對方,才恍然自己對感情的諦悟。 雖然故事繞著小鐵追尋諾諾一路發展下去,但其間流動的畫面、音樂、情境卻像詩一樣,很美,很跳,很多意象。有時候,我懷疑導演是不是刻意把許多對白(或情節)刪掉,利用這些音符與畫面構成的影像給觀眾自行想像故事發展或角色情緒,甚至刻意引導觀眾跟著鏡頭東奔西跑,然後投影在事後的腦海裡回味,像影像詩般令觀眾各自獨立,各自連結。 我欣賞導演選擇的場景,雖然有幾處讓人很容易找到原始地點,如:淡水老街的扭蛋店、月世界的荒涼地、七股鹽山的世界盡頭,但這些場景搭配劇情氛圍的營造挺不錯的!除了小鐵出遇俠女雅虹的菜園竹林太KUSO外,其他場景都算過關。 而故事中衍生出一個有趣的念頭,就是小鐵藉由魔法石進入另一個世界遇到雅虹後,才訝然發現自己的世界竟是她所創造!瞬間讓他也讓觀眾混亂原有的邏輯,迷惑在真實與虛幻的境地。但這個橋段呈現得太單薄,很容易被看慣好萊塢科幻片(或說被好萊塢洗腦)的觀眾質疑。諸如此類的橋段還有很多,不知道該說是資金不足難以後製呈現,還是編劇的考量所致? 另外,我覺得導演把男主角小鐵設計得太濫情了,才因諾諾開啟戀愛,隨後又跟雅虹親嘴,情緒轉變好快,實在感覺不到他對諾諾的心意(或說他對諾諾的心意瞬間消失)。這一點挺糟糕的! 而世界盡頭的處理與氛圍,很像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後來導演也承認受到這本小說影響。不過我還挺喜歡導演營造出來的氛圍,雖然一直覺得那個世界末日太好笑(因為我已看出拍攝地點而笑),但就畫面呈現來說,的確有種末日盡頭的荒涼單調。 我也喜歡導演玩弄攝影技巧的手法,例如多處場景事先拍攝,然後再安排小鐵入鏡重拍,造成小鐵與環境的疏離與格格不入,很有意境,而且適當的呈現小鐵的心理,與不合於世的孤獨。 還有音樂,這似乎是鴻鴻電影裡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部分。除了影像充滿詩意外,鴻鴻電影的音樂也很有看頭。如同導演自己所說,他覺得許多國片用得音樂太少,這次他索性用過多的音樂來搭配畫面,讓彼此輝映或干擾或交纏成的影像能給觀眾不同的思維刺激。雖然覺得這次的音樂很雜,但處理得挺不賴,很有畫面,甚至某些時候會以為是MV而不是電影了。哈! 相關資料: 柏蔓的網站:http://www.wretch.cc/album/jessebibi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